摘要:10月22号晚上,这位大名鼎鼎的升学规划老师,在全网禁言28天之后,终于在抖音“张雪峰讲升学规划”账号复播,当时在线看的人就超4万。
之前还嘴硬“文科全是服务业”的张雪峰,这回解禁复出后直接换了副样子,反过来夸文科就业路子宽。
10月22号晚上,这位大名鼎鼎的升学规划老师,在全网禁言28天之后,终于在抖音“张雪峰讲升学规划”账号复播,当时在线看的人就超4万。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出了名的“文科黑”,连“孩子非要报新闻,我肯定把他打晕”这种话都敢说,现在却改口称“文科在社会上就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反差感拉满。
复播当晚张雪峰明显放得很谨慎,一边反复感谢观众,一边特意强调“今晚不卖货,就只连麦”,明眼人都看出来,他是不想再出岔子了。
有人问他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他没像以前那样批判,反而主动数了一堆新兴出路——网剧编剧、自媒体文案、高端销售都算。
还举例子说现在新媒体、跨境电商、文化产业特别缺文科人才:英语专业能做海外运营,新闻传播能搞数字营销,心理学毕业能做用户洞察。
这跟以前那个把文科归成“服务业”,还说总结就一个字“舔”的他,简直是两个人。
之前他还咋咋呼呼说:“所有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甲方说啥都对,你就得顺着来,还得陪笑,这就是服务业”,现在回想起来,反差也太大了。
早在9月24号,张雪峰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账号就全“哑火”了,一禁就是28天。这几个号加起来有6500多万粉丝,当时动静可不小。
虽然他复播时轻描淡写地说“我回来了,啥事没有,其实一个月前就知道现在会没事”,但谁都能看出来,这次禁言肯定让他长了记性。
不少人分析,他这次突然改口夸文科,其实就是想跟“怼文科”这个曾经让他火遍全国的话题,彻底撇清关系。
说起来,他这两年争议就没断过:2023年因为“新闻无用论”吵上热搜,后来又说“文科都是服务业”,每次都能把舆论搅得沸沸扬扬,这次禁言也算给了他个教训。
就算张雪峰可能是被迫改口,但文科生的就业路,真没他以前说的那么惨。
看2025年的就业数据就知道,ESG、老龄化、AI应用这些领域需求涨得特别快,很多企业都愿意高薪招文科生。
还有调查显示,经济、社会、心理学背景的毕业生,市场需求直接涨了66%,增幅特别明显。
而且现在国家推文化保护,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这些以前看似“冷门”的专业也缺人,能去做博物馆管理、文物保护。
有些省份还专门搞了“地方文物全科定向培养计划”,给文科生留了稳定的工作路子,根本不是他说的“没出路张雪峰从“怼文科”到“夸文科”的转变,其实也暴露了社会对文科价值的误解。有评论就直接说,他之前对文科的那些言论,“基本都是胡说八道、荒腔走板”。
其实文科的价值,从来不在好不好找工作,而在它那种没法被替代的思维能力。就像有人说的:“算法工程师能设计系统,但得靠懂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的人,去定义什么是公正、什么是偏见、什么是有效沟通”。
科技行业里,文科生也少不了。比如做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最关键的不是会编程,而是懂人——好的设计师大多有社会学、哲学、传播学背景,因为他们知道技术怎么用才让人喜欢。
还有社会治理这块,一个政策能不能落地,不光看执行力,还得让人懂、愿意配合。这背后就得靠公共沟通、传播、心理学、社会研究这些文科领域来撑着,少了文科生还真不行。
对文科生来说,想在就业市场上站稳脚,变成“复合人才”是关键。2025年职场趋势里说,现在复合人才缺了150万,尤其金融、法律、经济这些领域最缺。
比如“法学+外语”“新媒体+数据分析”这种搭配,能让文科生跨领域的本事直接翻倍。考证也管用,要是能拿到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这些证,找工作时会比别人吃香不少。
说到底,文科生想脱颖而出,就得让技能“复合”起来——法学搭外语、新媒体加数据分析,跨领域能力一强,自然就有优势了。
以后技术可能会过时,但懂人、会表达、能判断、有共情力这些文科生擅长的本事,肯定不会被淘汰。
就像有人说的:“要让这个世界更聪明,需要理科;要让这个世界不至于冷酷,则需要文科”。
张雪峰的转变,可能只是个信号:社会重新正视文科的价值,才刚起步呢。
素材来源:潇湘晨报【文内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路边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