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烈兀:伊利汗国的缔造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16:29 1

摘要: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帝国军事家,伊利汗国的建立者。他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与后来的蒙古大汗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为同母兄弟,均出自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

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帝国军事家,伊利汗国的建立者。他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与后来的蒙古大汗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为同母兄弟,均出自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

旭烈兀生于1217年,漠北。18岁时,他随堂兄拔都远征欧洲,参与了蒙古长子西征。1241年,他与速不台分兵五路,大败匈牙利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1248年,贵由汗去世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的忽里勒台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旭烈兀出身于蒙古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作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六子,他与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他的妻子脱古思可敦信奉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派),这一婚姻使旭烈兀在宗教政策上展现出对基督教的包容态度。旭烈兀本人则信奉藏传佛教,尤其是萨迦派,这使得他在波斯统治期间积极扶持佛教传播。

1252年,蒙哥汗命旭烈兀统领阿母河以西地区,率军西征。

1253年,他率主力军渡过阿姆河西征波斯。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首先攻陷了木剌夷国(亦思马因派)的教主忽儿沙的城堡,灭掉了这个以"刺客"闻名的宗教组织。

1256年,他成功灭木剌夷,随后在1258年攻陷巴格达,灭亡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被处决,巴格达遭受浩劫。

1259年,旭烈兀继续进军叙利亚,攻占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

1260年春,他得知蒙哥汗在四川战死的消息,决定率主力东返。他留下先锋怯的不花继续进军,自己率军返回波斯。不久后,他得知忽必烈已即位,便决定留在波斯建立自己的政权。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册封旭烈兀为汗。他以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为都城,后又以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为都城,称伊利汗。旭烈兀在波斯建立的伊利汗国,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1262年,旭烈兀与钦察汗国别儿哥在高加索山脉太和岭发生激战,双方争夺阿塞拜疆地区的控制权。这场冲突反映了蒙古帝国各汗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旭烈兀的宗教政策体现了蒙古统治者的实用主义。

作为藏传佛教徒,他支持佛教在波斯的传播,邀请藏传佛教僧侣到波斯传教。

同时,由于妻子信奉基督教,他允许景教在波斯自由传教,并给予基督教徒特殊地位。在巴格达陷落后,他虽然对伊斯兰教采取了压制政策,但对不同宗教的统治者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使波斯地区形成了多元宗教共存的局面。

旭烈兀的西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地造成了破坏,但也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在伊利汗国时期,波斯与元朝保持了友好外交关系,通过联姻与周围政权建交,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大交流。旭烈兀的军事征服改变了西亚历史的走向,使蒙古势力深入伊斯兰世界,建立了伊利汗国,这一政权在波斯地区持续了约一个世纪。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波斯去世,葬于尔米亚湖。他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西亚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国家,。

来源:棱镜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