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絮语炉火,闲暇之余从事自媒体写作,专注个人成长,分享人生经历、生活感悟,持续发布有温度、有情感的文章,期待你的关注。
我是絮语炉火,闲暇之余从事自媒体写作,专注个人成长,分享人生经历、生活感悟,持续发布有温度、有情感的文章,期待你的关注。
中国古诗词,穿越千年风雨,依然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
总有人在焦虑中奔跑,生怕错过机遇、落后于人。失业、失恋、失败……每一次事与愿违,都像一记重锤敲碎脆弱的信心。
可活得越久越发现:命运从未许诺人生必须按计划行进,那些看似偏离的轨迹,或许藏着更深的慈悲。
宋代文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用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道破了命运无常中最豁达的智慧: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何必执着于得失对错?真正的从容,是接受命运转弯处的馈赠。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诗的大意是:
世人皆羡慕王定国如美玉般高洁,上天更赐他聪慧灵秀的柔奴姑娘。
她歌声清越如冰雪消融酷暑,让漂泊万里的灵魂找到清凉。
岭南的瘴气与风霜未曾摧折她,归来时笑容依旧如梅花凌寒绽放。
若问岭南是否艰苦难熬?她只淡然一笑:心若安定,四海皆是故乡。
人生真正的豁达,是接受命运转弯。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好友王定国受牵连流放岭南。
临行前,歌女柔奴毅然随行。三年后重逢,苏轼见柔奴非但未显憔悴,反添几分超然气度。
他问:“岭南荒蛮,如何能安?”
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世人眼中,流放是灭顶之灾,柔奴却将困顿活成修行。岭南的瘴疠之地,成了她栽种梅花的庭院;北归的颠沛路途,化作她吟唱清歌的舞台。她教会苏轼:人生最深的智慧,不是对抗命运的无常,而是在破碎处种下希望。
现在人们常困于必须如此的执念:30岁必须成家、40岁必须立业、计划必须完美、人生必须步步为营……
可命运偏偏爱开玩笑——你拼命考取的职位,可能让你日夜煎熬;你苦苦挽留的爱人,或许早该相忘江湖;你精心规划的蓝图,转眼被现实击碎成尘。
但请相信:上天从未亏待任何人。
它让你错过夕阳,是为让你看见繁星;它推你跌入谷底,是为让你触摸清泉;它折断你的翅膀,是为让你学会飞翔。
事与愿违,是命运最温柔的提醒。
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十年,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宋代词人辛弃疾壮志难酬,却在田园中悟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明代才子杨慎流放云南三十载,终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千古绝唱
作者最后想说:
人生真正的圆满,不是万事如意,而是与无常共舞。
若事与愿违,请对自己说三句话:
允许一切发生
转身即是新生
心安即是归处
关上门,点一盏灯,读一首诗。
明天的晨光里,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炉火不熄,文字常暖,期待与你下一次的思想碰撞。)
来源:有文化的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