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拉克,曾经自称是全球第四军事强国,为何却在短短42天内,被美军打败。那时候很多人以为,伊拉克好歹能撑一段时间,但没料到,美国这一出手直接让全球各国懵了,也彻底打醒了中国。
伊拉克,曾经自称是全球第四军事强国,为何却在短短42天内,被美军打败。那时候很多人以为,伊拉克好歹能撑一段时间,但没料到,美国这一出手直接让全球各国懵了,也彻底打醒了中国。
当时,美军为什么要打伊拉克?表面原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那时候的伊拉克特别嚣张,直接派出大军占领科威特,想要抢占领土和资源,同时还要赖一笔账,紧要关头,美公开表态,认为伊拉克有杀伤性武器,这也为美国出兵找了个“借口”。
但真正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具体可拆解为3个目标:
首先,掌控石油命脉,巩固美国经济。海湾地区的石油是出了名的多,那时候的美国也从该地区进口大量石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将控制大量石油储备,一旦再次将目标盯上沙特等国,这会直接威胁到美国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能源安全。只有“按下”伊拉克,美国才能掌控定价权和供应渠道。
其次,巩固地位,强化全球霸权。海湾地区是战略要地,也是美国强化全球霸权的重要支点,美当时攻打伊拉克,就是要在中东建立新秩序,就算是现在,美国也在中东有大量驻军。
最后,对萨达姆政权的敌对,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认为萨达姆政权支持了恐怖主义,将其推翻有助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美军这次的行动,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现代战争!也让各国见识到了,多兵种联合作战、信息战的可怕。
1990年,伊拉克突然下令入侵科威特,没多久就抢占了大部分地区,同时对外宣称科威特将是伊拉克的一个省。那时候的伊拉克为了发展军事力量,付出了很多代价,其中经历了多次战争,不仅很多人死亡,也欠下大笔钱,其中一部分是欠的科威特的。萨达姆不想还,干脆耍无赖,找了个理由就发兵了。
科威特军事力量不强,在伊拉克的攻打下一路溃败,而伊拉克的这种行为,也引发了全球各国的不满,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彻底愤怒了,直接要求伊拉克赶紧撤出,但刚打了胜仗的萨达姆飘了,一点也不在意美国的警告,觉得美国也不过如此,毕竟美军在朝鲜、越南都吃了亏的。
而且那时候伊拉克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自认为实力也不错,通过石油收益,兵力飙升达到了120万人,装备也很豪华,光坦克就有五千多辆,装甲车更是装备了七千多辆,战机则有七百多架,按照这样的配置,确实能让萨达姆如此自信了。
但美国没有惯着,联合西方各国准备出兵,当时美国大概出兵四十多万,其他国家则一共7万人,即便没有伊拉克多,但那时候各国都觉得伊拉克会输,美国也不会轻松。可是美国只用了42天的行动,给全世界各国好好上了一课,也彻底打醒了中国。
1991年1月17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起攻击。那时候的伊拉克或许以为美军会从地面攻击,为了拦住美军,在海岸部署了几十万军队,同时还搞出多道防线,大量的坦克也让他们自信心十足。然而一切努力全白费了,美军围绕“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以制空权为关键、以快速部署和协同作战为支撑”的思路,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冲突。
美军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打破自身设定的部署预期。装备方面,集结了当时全球顶尖的武器装备集群,特别是空中力量,更是强大,光作战飞机就达到一千七百多架。同时战舰也有二百多艘,在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及波斯湾游弋,为空中打击和地面作战提供海上支援。
战争开始后,主要目标就是获得绝对制空权,美军先投入电子战装备,搭配数颗电子侦察卫星及几十个地面无线电监听站,在几小时内完成对伊拉克电子信号的截获、干扰与压制:一方面干扰伊拉克雷达通讯系统,让其彻底瘫痪。另一方面发射导弹,直接摧毁伊拉克的雷达站,让对方的防空预警能力也没了。
在这样的优势下,美军出动了大量轰炸机,越边境直抵巴格达,重点打击通信中心、供电厂及萨达姆私人飞机,截断伊军指挥链。同时,另一边的机场、军事基地等战略目标也遭到轰炸,这些动作让伊拉克都没反应过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联军接连对伊拉克展开针对性的轰炸,伊军倒是想反击,但是雷达站被摧毁了,空军飞出去多数都像“无头苍蝇”一样被击落。这段时间内,伊拉克直接失去了一半军事力量,而联军则彻底掌握了制空权,让伊拉克的空军成了摆设。
2月24日,联军没了空中威胁后,直接开始了地面行动,以“多路线合围、空地协同突击、快速突破”为策略,仅用100小时左右就击溃伊拉克陆军主力。
首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对伊拉克发起袭击,以“坦克+武装直升机+轰炸机”三位一体打击,仅用几十分钟就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一旦碰到雷区,美军先通过炸弹引爆地雷,再确认安全并清理路径,快速开辟进攻通道,保障装甲部队推进。
在之后,通过“直升机导弹+装甲部炮击+轰炸机空袭”的协同模式,直接将伊拉克军队打的节节败退,不少人选择投降,因为根本打不过,仅仅4天的地面战,3000辆坦克被联军摧毁,十多万士兵被俘虏。
这次的陆地战,联军为了保障前线,在大后方也做了不少准备,首先建立了5个保障基地,里面放了可供作战2个月的物资。其次是装备、抢运人员,在准备陆地进攻前十天,联军就做好了紧急行动,随时可以发起地面进攻。最后是在伊拉克境内建立保障基地,为前线作战的士兵提供补给。
可以说,这一次美军打了漂亮的一战,萨达姆眼看局势不行了,立马下令军队撤离科威特,却遭到了美军打击,伊拉克军队毫无还手之力,纷纷四散而逃。
这一战彻底结束了,伊拉克损失惨重:超10万人伤亡、8万多人被俘,5100 辆坦克装甲车被毁,经济损失达 2000 亿美元;而联军仅阵亡三百多人(其中美军战斗牺牲不足200人)、美军通过“电子战+制空权+精准打击+快速部署”的组合拳,不仅实现了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更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展示了现代战争的颠覆性模式,彻底打破传统陆军主导的战争逻辑。
那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影响呢:首先,认识到了信息化战争的决定性,以前的人海战术这种类似模式已经落后;其次,需要全面发展高科技武器;最后,必须要确立现代化战争体系。
总之,这场战争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深刻意识到信息化、立体化作战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选择将“外部冲击”转化成动力,加速发展高科技信息化军事力量,使整个军事水平迎来全面跨越,也迎来了三航母时代,军舰更是跟“下饺子”似的。同时,在太空、网络方面也进行了强力发展,比如北斗系统等前沿技术,早已经应用于军事方面。为国家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也为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钱亚旭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