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当周:绝美的生态画卷——天赐久治在哪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04:48 1

摘要: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乏感受美的行动。如果我们去过了一个地方,那里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就悄然留在了记忆深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悄然来到你的眼前,把你又带回当时的场景中,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成为珍藏和滋养我们生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云雾缭绕似仙境的年保玉则山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乏感受美的行动。如果我们去过了一个地方,那里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就悄然留在了记忆深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悄然来到你的眼前,把你又带回当时的场景中,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成为珍藏和滋养我们生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和美好。

有人说,“最美的黄河在果洛、最美的雪山在果洛、最美的圣湖在果洛、最美的传说在果洛。”美丽中国、大美青海之果洛藏族自治州,被誉为“雪域净土、秘境果洛”,雄踞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至今保存着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最原始完整、壮美绚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浓郁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这里山势雄浑、草原广袤、地貌雄奇、风光绮丽,高耸入云的陡峭雪峰,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蜿蜒流淌的雪原溪水,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一望无际的玛域草原、繁星云集的牛羊骏马,这一切,构成了大美果洛独特迥异的地域文化符号,以“中华水塔、江河之源、万山之宗”闻名于世。

远眺年保玉则山峰

走进果洛,你会发现,目之所及、皆是美景,但最美的风景还是在有“生态画卷、天赐久治”美誉的果洛州久治县。说起久治,名不见经传。但提起“年保玉则”,不知多少人心向往之、倾慕已久。久治,地处青藏以东、青海之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山奇水秀,是青海唯一县名藏语意为“团结”的县,是青海唯一和川甘两省交界的县,是青海唯一年均降水量在760毫米以上的县,地处高寒草甸向灌木丛草原、纯牧业区向农业区、安多文化向康巴文化区过渡地带,是青海名副其实的“东南门户”。

高山、冰川、湖泊、草甸、灌木、河流,还有点缀其间的特色民居,珍珠般铺撒在万顷碧野之上的无数牛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这是进入久治地界后映入眼帘的第一道风景。头顶蓝天丽日、满眼绿水青山,从壮美的自然景观再到独特的民俗文化,你会发现,在这里尽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厚重沉淀的人文历史,体验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

聪明智慧的藏族先民们对自然万物赋以神秘的力量,自然崇拜习俗应运而生,神山圣湖、神兽神鸟、神水神土、神树神石遍布县域。人们保护大自然就是感恩他们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收。牧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珍爱一切生命的朴素生态观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直秉承着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构成人间美景,雪域高原才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块净土,才使得年保玉则这样的绝美之地能以最原始的状态呈现给世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享受美,是人类对美的极致追求。走进久治、了解久治,徐徐展开“天赐久治”这个生态画卷,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美无处不在、处处都美;这里的美,美得不可方物、清丽可涤尘世;倘若徜徉其中,会忘却世俗的浮华和纷扰。

赛池山顶天湖

久治之美,美在山势巍峨、雄浑壮观、神奇瑰丽。莽莽昆仑山,在青藏高原分为西段和东段。东昆仑山的南支是巴颜喀拉山,年保玉则被誉为巴颜喀拉山“瑰宝”,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泛、保存完好,以冰蚀地貌为其特色,集雪峰、湖泊与沼泽型湿地、草甸、藏族风情于一体,体现了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科普价值,是进行第四纪古冰川、构造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最理想场所,称为高原冰川发育的“万卷书”。65万年以来,致密坚硬的年保玉则山地,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冰川消融以及冰蚀作用,演化成了众多的峭壁石崖、峰林谷梁等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传说有3600座山峰、360个湖泊,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艺术感受,最使人流连忘返的是海拔5369米的洁白峰顶,苍然凝重的山体,飞来卷去的云雾,宛如一位艺术大师精心制作的瑶池仙境,或是一座神秘的仙山园林,为中外之罕见。

鄂姆措湖畔

久治之美,美在碧水泱泱、静穆秀美、源远流长。研究表明,人类几乎所有文明都是起源于水边,而现代文明也大部分发起于水边。果洛部族起源的故事也在水边,是在年保玉则山峰下的鄂姆措湖畔。久治县城所在地也在三条河汇流的智青松多镇,藏语意思是“马鬃状的河”。青藏高原上的水,既有固态、也有液态,蜿蜒流淌的山间溪水,亘古不化的高原冻土,雄踞千年的雪线冰川,或汇聚于湖泊,或涵养于湿地,或渗透于地下,共同构成一个高原水的世界,组合而成一座巨大的“水塔”。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与青藏高原季风两股气流的猛烈交汇而源源不断地降雨,为这片亘古高地成为江河的源头创造了条件。在这里能感受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原天气;能沐浴青海降雨量最大、具有江南湿润的独特气候。能登顶右边黄河、左边长江的分水岭,能看到著名且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源头没有手指粗的涓涓小溪,能观赏黄河首次出青海省境时蜿蜒流转、眷恋回头的“黄河首曲·女儿湾”。青山绿水间的众多河流湖泊,不仅是地理的存在,更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奔流不息的生态血脉,都被赋予某种使命或美好向往的独有故事,有了故事后的河流湖泊不再冰冷,尽力展现着她的美也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冰川漂泺石

久治之美,美在奇石嶙峋、见证万年、傲视苍穹。不同时期的冰川消融、漂移及冰蚀作用不断叠加,逐步演化成为千奇百怪的山崖石林,或如冰斗,或如角峰,或如刃脊,或如冰谷,山体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直立,雄伟壮观。一些小石山,似人、如兽,有的象物,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神功鬼斧之妙。这种地貌姿态奇美、景色丰富,远远望去,绿影石山,宛若世外桃源。在公路沿线你会看到,无数块灰白色泽巨石,如“天外来客”突然出现在年保玉则山峰周边的草地上。这些千姿百态的岩石和漂移石,是亿万年地质变迁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时间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丰富的造型,构成了奇特的天然“石林”景观。有一种黑色的石头更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走进乱石头垭口周围的万石园,怪石纵横,危岩高耸,景色壮美。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映照在雪山苍峰之间,晚霞云海相间,形成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西姆措湖畔

久治之美,美在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肆意绽放。每年夏季,久治草原花草荡漾,五彩斑斓的野花铺天盖地、肆意绽放。随着季节的变化,花的颜色也在变化。走进西姆措湖畔,六月,遍地黄花盛开,如金色地毯渲染在天地之间;七月,各色知名的不知名的花竞相盛开,五颜六色、香气弥漫;八月,草原上盛开的蓝色的花,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美得令人窒息。肋柱花、高山龙胆、山莓草、七叶龙胆等不常见的植物在这里随处可见,特别珍贵的久治绿绒蒿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俊美威武的山峰相比,湖泊、草地、鲜花为这片美丽的天地更增加了几分柔和的美。在花岗岩峭壁上也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色彩斑斓,散发出浓郁的芬芳。碧蓝的湖水倒映着雪峰,草地上野花怒放,山间雾霭缭绕,如同人间仙境。

夕阳下的黑牦牛帐篷

久治之美,美在天神垂顾、史诗传承、动人心魄。与果洛其他各县一样,久治也是享誉世界的格萨尔文化浸润流淌之地,雪山草原之间流淌着人间大爱,江河湖泊述说着史诗英雄格萨尔策马扬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动人故事,也赋予了这片土地以“史诗故里”的文化符号。有人说,年保玉则是诗人永远的素材,是背水姑娘一路的歌喉,是大自然赐与人类静谧优美的永恒画卷……“湖因山而逾显娇媚,山因湖而更加雄伟”,山谷里大大小小的海子尽显仙姿玉态、柔美圣洁,如镜湖面轻波微漾,高原裸鲤水中游弋,一泓澄碧倒映雪峰神山,使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还有赛池神山、年保花海、牦牛公园、白玉寺院等许多人文自然景观熠熠生辉、令人惊叹。洁白云朵和湛蓝天空之下,大片大片绿地毯般的草原上,牦牛信步、俊鸟飞翔……还有那黑牦牛帐篷升起的袅袅炊烟,点缀着如诗如画的大自然。这里山水相兼,共同形成了动静相容、刚柔并济的天然美景,既有峥嵘嶙峋的山峰和深邃的蓝色湖泊,也有飞流倾泻的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河流,这些共同勾勒出“天神的花园”。

久治俊男靓女传统服饰

久治之美,美在人文厚重、底蕴深厚、源源而来。久治,融合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传说之美,除了冷峻的山峰和明镜般的湖泊,还在于它蕴含了太多传说和故事。在果洛部族起源之前,其他部族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意为“蒙古族部落”的索乎日麻乡,就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藏族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格萨尔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久治儿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居住、饮食、衣着习俗,以及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还有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艺等文化积淀,这片土地的自然人文之美如同画卷上的颜料,为这幅文脉悠长的画作添上了浓墨重彩,让人过目终生难忘。

久治特产商品

水草丰美的牧场

久治之美,美在民心淳朴、勤劳智慧、敦厚善良。在历史的长河中,世居久治的藏族先民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的世界屋脊坚韧不拔、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传统伦理道德观中有一个重要的伦理观就是慈悲。慈悲对人、利益他人,交友以义、诚实守信,恪守本分、谦逊礼让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藏族有句谚语“孔雀是森林的骄傲、客人是家中的自豪”。客人上门就会敬献洁白的哈达,迎到上座热情相待,无论相识于否均一视同仁。这一行为习俗彰显了藏族人民真诚友好、众生平等、崇尚和平的优秀传统品质和精神追求。每当重要节日,藏族群众会在附近的山顶悬挂经幡、煨桑祈福、飘洒隆达,祈愿祖国国泰民安、村寨风调雨顺、村民幸福安康,展现了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全身黝黑发亮的久治牦牛

雪地里的雪豹

久治之美,美在物产丰饶、奇珍罗列、资源富集。久治是青藏高原绿色无污染、超级无公害净区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多样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资源生物类群。拥有畜牧业、旅游、水能、矿产、野生动植物、中药材等六大优势资源,是久治牦牛、欧拉藏羊、河曲马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暗紫贝母的唯一主产地,境内佛手参和大黄驰名省内外。青藏高原品质优异、具有国家地理标志和绿色有机认证、全省首家“特优”气候品质认证的“久治牦牛”,完整保持了“生态、绿色、有机”的底色。这里是珍禽异兽的乐园,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物多达20多种。麝、马鹿、白唇鹿、棕熊、雪豹、猞猁、岩羊、雪鸡、黑颈鹤等常出没于林海雪地中,野鸭、斑头鸥、秃鹫常嬉戏于蓝天碧水间,还有中国特有的稀有鸟种“藏鹀”经常在这里飞翔;这里又是植物的王国,野生植物多达450种,有冬虫夏草、川贝、雪莲、红景天、圆柏、高山杜鹃……丰富的动植物一起生活在草原上,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圈,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中国特有鸟种——藏鹀

深秋的女儿湾

久治之美,美在同心筑梦、砥砺奋进、愿景成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神州大地处处绽放着山明水秀的诗画美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的需求。源头各族群众牢记总书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殷殷嘱托,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绝大多数群众端上了“绿色碗”、享起了“生态福”。如今的久治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向好、人民幸福,世世代代祈愿以求的虚幻来世生活在当下转化为美好现实,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人间仙境”。

格桑花丛中的久治绿绒蒿

追根溯源,天赐久治的美是苍天的恩赐,更是党的领导下细心呵护的结果。久治之美,美在原始与宁静,美在苍劲与雄浑。久治之美,美在绚丽与多彩,美在深远与厚重。久治之美,美在昨天与今天,美在明天与未来。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体验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洗涤心灵,收获美好的回忆。

我和小牦牛一块成长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5周年,也是果洛建政70年。70年在人类历史上是沧海一粟,但在果洛历史上是跨越千年的进步。这70年,雪域果洛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久治各族群众生活与全省全国一样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再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过上了丰衣足食、现代文明的新生活,浓墨重彩地画出了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果洛的壮丽画卷。

新时代的久治感恩奋进,三果洛的故乡百业兴旺。星空流转,如今的年保玉则景色依然无与伦比,这里的一切仍保持着亿万年前的洪荒与古朴。我坚信,天赐久治这幅生态画卷会更加艳丽,“天神的花园”会持久绽放,大美青海、美丽中国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也许只有邀您亲临久治,才能体会到那惊叹于一方水土的感动和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至美。朋友,请背起你的行囊,来这黄河长江浪漫牵手、奔腾希望和梦想的地方吧!让我们相聚天赐久治,在这生态壮美的画卷、天神眷顾的花园里,塑造美的心灵、点亮美的人生——

来源:轻舟一号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