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工诗善画,所作山水,好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之景,意境萧散简远,画境多是太湖一带江南风景。元四家中,王蒙的“繁”与倪瓒的“简”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蒙繁山复水而有深秀苍茫之致,倪瓒逸笔草草营造出幽寂清旷的
倪瓒 《容膝斋图》,元,纸本水墨,横35.5厘米,纵74.7厘米,作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工诗善画,所作山水,好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之景,意境萧散简远,画境多是太湖一带江南风景。元四家中,王蒙的“繁”与倪瓒的“简”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蒙繁山复水而有深秀苍茫之致,倪瓒逸笔草草营造出幽寂清旷的情致。
倪瓒《容膝斋图》 纸本水墨 74.2x35.4cm
《容膝斋图》绘磊石疏树,平坡虚亭,江山平远。从图中完全可以领略到倪瓒山水的构图特点,树法、皴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倪派山水独特氛围。倪云林布景喜用两段式,《容膝斋图》近景的一带以坡岸以及坡上略植几株疏树瘦竹,中景以湖塘相隔,远岸岚岫绵延,处于整个画幅最上方。这种平远构图成为倪瓒山水布局的典型章法,也是云林独造,在他中晚年后用得最多。
倪瓒山水中树是主角,山峦土石反为配衬,所以他画树的笔墨反成了简中之繁了。《容膝斋图》中五株树。偶用蟹爪、鹿角枝法,但用笔方式有别李、郭而近赵孟頫、黄公望,以干笔为主,树身多复笔,干而松,松而毛,松毛生出秀色,所谓“柔隽”。淡逸的墨色,松毛的笔致,复用横、圆、介字、垂藤布点,墨色亦浓淡枯润有致,所以倪氏树木造型极精括,不尚层出错综,点叶仅寥寥数笔,虽则疏简,而从中幻化出箫索的意趣才真正是李成一派所一贯追求的。《容膝斋图》中近岸远山以折带皴为主,并兼用披麻皴,皴擦并行,墨法时枯时润,不事渲染,稍用浓墨于石隙间寥落醒出,净朗清淡,惜墨如金,看似随意实则功力极深湛。《容膝斋图》款署“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生写”。此图倪云林先赠友人檗轩,檗轩收藏二年后又携图请云林题诗,以赠仁仲医师。“容膝斋”为仁仲居处,图作于1372年,时倪瓒七十二岁,画已入高妙之境。
来源:玄赏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