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4日,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苏州开幕,3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齐聚,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披露的一组数据引发关注:我国风光发电装机占全球近半,新增装机占六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60%左右。但规模领先的背后,中国能源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到底
据新华社及论坛官方消息,10月24日,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苏州开幕,3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齐聚,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披露的一组数据引发关注:我国风光发电装机占全球近半,新增装机占六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60%左右。但规模领先的背后,中国能源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不少人疑惑,中国能源转型何以能跑出"全球最快速度"?《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给出了答案:中国是全球能源变革指数前十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转型速度全球第一。
这背后是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国能智深刚在新疆完成10MW风机主控国产化项目,从硬件到软件全栈自主可控,79天就实现从研发到并网,还能在极端环境稳定运行 。
就像该公司总经理占磊说的,这填补了大兆瓦风机主控的国产化空白,给能源供应链上了"安全锁"。
规模之外,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体现在哪里?国际能源署(IEA)早有定论:去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没有中国的进展,全球能源转型目标更难实现。
论坛发布的"中国能源好物"清单显示,我国风电光伏产品已出口200余个国家和地区,仅去年就帮全球减碳26.5亿吨。英国学者马修·艾夫斯更直言,中国光伏、风电涡轮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90%和65%,欧美很难撼动这一地位 。
但快速发展中没有隐忧吗?其实转型早考虑了"稳定性"问题。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亿千瓦,占全球40%以上,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等"巨型充电宝"正解决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问题。
王宏志在论坛上也强调,要"共破技术瓶颈",推动更安全的转型。现在连核电都加入了绿色阵营,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超110台,WANO满分机组占全球四成多 ,形成了多元互补的格局。
从荒漠里的光伏板到深海中的风机,中国用十年走出了独特的能源转型路。这不仅是装机数字的增长,更是技术、产业与生态的协同突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中国能源转型从"规模领跑"到"全面领跑",还需要突破哪些技术或市场难题?你身边有哪些新能源应用改变生活的例子?
(http://m.toutiao.com/group/7564743544620057103/?upstream_biz=doubao, http://m.toutiao.com/group/7564793516589711878/?upstream_biz=doubao, 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510/21/WS68f74c55a310c4deea5ed7db.html, https://english.www.gov.cn/news/202407/02/content_WS668364f1c6d0868f4e8e8c3d.html)
来源:F知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