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好多地方的麦子都得晚播了。这晚播可不是小事,土壤里水分一大,根腐病、茎基腐病这些土传病害就容易抬头,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也跟着凑热闹,加上草害,麦子想长好可不容易。不过大家别慌,只要把"四补一促"技术和病虫防控结合好,照样能育出壮苗。
导语:今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好多地方的麦子都得晚播了。这晚播可不是小事,土壤里水分一大,根腐病、茎基腐病这些土传病害就容易抬头,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也跟着凑热闹,加上草害,麦子想长好可不容易。不过大家别慌,只要把"四补一促"技术和病虫防控结合好,照样能育出壮苗。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剂拌种是防控病虫的第一道关口,这一步做不好,后面麻烦就大了。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二元、三元的成品悬浮种衣剂,选择时需根据目标病虫害类型: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可选用含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的配方;防控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害虫,宜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成分;针对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等。常见配方如苯醚·咯·噻虫(防病+防虫)、吡醚·咯·噻虫(广谱病害+害虫)、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真菌病害+增产)等,均能实现病虫兼防,省工高效。
不过选药剂也有讲究,得看土壤情况。若土壤黏重、湿度高,应避免使用戊唑醇、三唑酮等抑制生长类杀菌剂,以防种子萌发受阻;沙质土壤则需适当提高用药浓度,确保药效持久。这就好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衣物,种子也需要适配的"防护衣"。
除了选对药剂,拌种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提升种子活力与抗逆性。有经验的农户常说:"好种出好苗",科学拌种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保障。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草也是个技术活,不能一刀切,得看田块情况来。翻耕或者旋耕播种的田块,墒情好是个优势,可以用砜吡草唑、二氯异噁草酮这些药进行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这种方法就像给土壤盖了层"防护罩",杂草刚冒头就被挡住了,省心又省力。
可要是土壤太湿没法翻耕,那就得换个法子。播种前3-5天,先喷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防除已出土杂草,减少前期草害竞争。施药时需确保田间无积水,避免药液流失降低防草害的效果。
还有些撒播晚播的田块,麦播期就先别忙着除草了。这时候麦子刚种下去,还很娇嫩,等它长壮实点再说。就像照顾小宝宝,得等他稍微大点再做一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四补一促"技术需与病虫防控深度融合,具体措施如下:
补肥控病: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旺长。可在基肥中添加硅钙肥增强抗病性,追肥时混入咪鲜胺等杀菌剂,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
补水防虫:采用滴灌或喷灌补水,避免大水漫灌引发病害。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破坏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生存环境,必要时撒施毒死蜱颗粒剂。
补光抑草:通过宽幅精量播种优化群体结构,提高田间透光率。搭配使用异丙隆、甲基二磺隆等土壤封闭除草剂,抑制杂草与小麦争光。
补温抗病:采用秸秆覆盖或地膜栽培提升地温,缩短麦苗缓苗期。低温来临前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增强抗寒能力,减少冻害后病害侵染风险。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年秋汛特殊,大家在种麦子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应变。药剂拌种和分类除草是防控病虫草害的关键,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点来做。选药剂要看土壤条件,除草要分田块情况,不能图省事一刀切。
同时,需将"四补一促"技术与病虫防控措施一体化推进:补肥时添加杀菌剂,补水后监测地下害虫,补光中优化除草方案,补温后强化病害预警,形成"促控结合"的管理闭环。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些技术要点,把病虫草害防控好,让晚播小麦也能茁壮成长。等到明年夏天,看着金灿灿的麦子,那心里才叫一个踏实。
您还有什么更好的种植管理经验分享呢?评论区聊聊!
来源:方寸农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