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河岸边的千年密码 贺兰山东麓的岩画记载着三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痕迹,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器见证着旧石器时代游牧部落的迁徙。商周时期,“猃狁”“羌戎”等族群在此逐水草而居,秦朝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宁夏平原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黄河灌溉的农耕文明开始萌芽。汉武帝时期,
黄河岸边的千年密码 贺兰山东麓的岩画记载着三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痕迹,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器见证着旧石器时代游牧部落的迁徙。商周时期,“猃狁”“羌戎”等族群在此逐水草而居,秦朝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宁夏平原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黄河灌溉的农耕文明开始萌芽。汉武帝时期,六万移民带着中原农耕技术涌入河套地区,青铜峡北岸的汉渠至今仍在滋养稻田,唐朝诗人韦蟾笔下“贺兰山下果园成”的盛景,正是这片土地最早的“塞上江南”写照。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中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处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它与甘肃、陕西、内蒙古接壤,对于一个自治区来说,宁夏在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宁夏的独特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行政区划中的少数民族身份上,也体现在地理位置上,还与它的历史以及曾经发生过的多次政治变动有关。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中,宁夏发生过一次特别的变动,1962年,宁夏被撤销,1966年被重新建立,这是宁夏历史上的一次变动,是中国行政区划一直变动过程中的历史因素和社会背景所呈现出来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宁夏会发生这样的一次消失与复活事件?这样一个西北小省的特殊位置,如何塑造现在的宁夏?未来的宁夏又会走向何方?
宁夏的历史背景,它是回族自治区这一点埋在了中国的土里,宁夏从古到今都是中国西北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处在中间位置,往东往西都有路,这个地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卡,宁夏境内的人口成分当中有回族这个少数民族,而且数量不小,回族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中国不同的朝代里面,唐朝和元朝的时候,宁夏就是回族主要居住的地方,这里住着许多回族人,他们在土地上生活繁衍,回族文化同中原地区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才开始成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之一,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这时,宁夏的行政地位才被普遍接受,不过,这时的宁夏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在整个中国行政区划以及历史变动的情况之下,宁夏更像是一个不稳定的存在,1962年,宁夏曾经进行过一次行政上的调整,被撤销,分给了甘肃省和陕西省。
其实宁夏被撤销背后有各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国家,当时行政区划的原因,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很多地方都进行了行政区划的划分,而且在进行行政区划时,为了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所以对于当时的国家的自治区来说,就面临着一些问题,宁夏作为一个自治区,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1950年代末期,国家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大跃进,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经济形势问题,很多地方都是资源匮乏的地方,但是当时国家的行政区划并不是因为宁夏是少数民族,是回族,而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而且当时国家对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当时交通、工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明显。
在宁夏的决策上,撤销宁夏是在当时中央政府对于整个全国的行政区划做出的一个决策,撤销了宁夏之后,并不代表宁夏就不存在了,在1966年的时候又恢复了宁夏,恢复为自治区,当时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策,实际上从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政府不断的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不断的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不断的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进行重视,为中国宁夏未来的决策奠定一个基础。
宁夏复建与国家整体改革步伐相联系,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政策落地以后,宁夏便迎来新的时机时刻,宁夏处在一个比较独立的自治区当中,渐渐地,宁夏开始改变自己的经济结构,因此本地经济也开始向前迈进,经过几十年努力奋斗,宁夏在农业、煤炭这些传统行业上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近年来依靠发展新能源产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来推进当地经济转型进程,尤其在政府相关政策举措之下,宁夏慢慢地加深同国内其他地区合作力度,吸引外来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发展,渐渐形成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模式。
但是,虽然宁夏这几年也有一部分发展,但是因为自身的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底子等原因,总体的经济水平还是很低,和其他的像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内陆省份相比,宁夏面临的经济发展压力就更大了,特别是在人口,教育,医疗这些社会资源的分配上,和其它一些更发达的省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从发展前景看,宁夏将来可能会变成经济增长点的地方大概也就是那么几处,第一点,宁夏是资源型地区,宁夏本身就有许多资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近些年,国家愈发看重清洁能源,绿色经济,所以宁夏也慢慢发展风能,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能源产业,改变能源产业构成,推进绿色能源发展,将来大概率会在新能源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宁夏有着较为雄厚的农业基础,在民族文化上以回族等民族为主的民族文化,在农业发展上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宁夏特色的农产品枸杞、葡萄酒等在国内外都有着不错的口碑,能够在未来更好的推动宁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宁夏的农业产业链上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
“一带一路”发展起来以后,宁夏这个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同中亚,西亚等地形成了更为密切的贸易联系,依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独特的地理条件,宁夏大概会成为中国同中东,南亚等地展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一个关键桥梁。
但是宁夏的发展也不能忽略,由于地处内陆,交通就是宁夏发展的一大难题,宁夏近几年虽然加强了与周边省份的交通建设,但是还是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人口不足,教育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也让宁夏的发展困难重重。
宁夏算得上是中国比较特别的一个自治区,尽管它经历过许多次的行政区划变动和重建,但它在中国的大环境发展进程中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只要持续改进经济结构,改良绿色能源,改良特色农业,改良文化旅游产业等等领域的情况,那么宁夏在将来就有可能做到更为稳定而且可持续的发展,不过宁夏还要在交通,社会资源安排,产业变革等诸多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可能在以后与其他地方的竞争当中崭露头角,充分发挥出自身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