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档案柜中存放了五十年的秘密,在2000年之后的解密文件里有了线索,一张张发黄的汇款单据,一行行工整的签名笔迹,牵出了台湾政治史上最具趣味的人情故事。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档案柜中存放了五十年的秘密,在2000年之后的解密文件里有了线索,一张张发黄的汇款单据,一行行工整的签名笔迹,牵出了台湾政治史上最具趣味的人情故事。
1965年3月5日,台湾行政院长陈诚病逝于台北。葬礼上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孩子默默站在人群后方,泪如雨下。
这位妇女名叫王碧奎,其丈夫吴石在十五年前被枪决,罪名是“为匪谍工作”,诡异的是,在那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时代里,这家人不但存活下来,而且生活还比较体面。
保定军校三期的学员吴石,有“小诸葛”的名号,他的军事理论功底非常扎实,教官常常把他的课堂笔记当作范例来用,陈诚比他晚五期入学,刚入学的时候,连基本的地形判读都还不怎么精通。
每当夜深人静,总能看到这个瘦小的学弟抱着一堆图册敲开吴石的宿舍门,“学长,这个等高线我怎么也看不懂”
陈诚红着脸说自己笨,吴石就会停下手里的活儿,在油灯下头回回耐心地给陈诚讲战术要点
在1926年的南昌战役,这种同学情谊就变成了生死之交,国民革命军去攻打南昌的时候,陈诚所在的部队让敌军给包围,他自己还中了两枪,而且还发着高烧。
当军医认为陈诚已无救治希望之时,吴石主动请缨前往敌后营救陈诚,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吴石带领三名死士潜入包围圈,找到奄奄一息的陈诚,背着他在枪林弹雨里突围而出,整整一夜,吴石端着步枪坐在床边,守护着这个发着高烧说胡话的学弟。
二十四年后的1950年,这段救命的恩情遭遇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吴石因卷入“朱枫案”而被逮捕,蒋介石狠了心要将他杀害以立威。
三名为吴石求情的法官当场被革职,连辩护律师都不敢接这个案子。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被执行枪决,时年57岁。
吴石离世之后,他的家人立刻就成了众人喊打的对象,妻子王碧奎被判处九年徒刑,16岁的女儿吴学成以及7岁的儿子吴健成流离失所,在街头流浪。
原先称呼吴石“长官”的部下,此时见了他纷纷避让,孩子们也一个个躲得远远的;兄妹二人靠捡废品勉强维持生活,到了晚上,便蜷在火车站的长椅上,拿捡来的旧报纸当被子盖在身上,台北的冬天格外的冷,俩孩子老是冻得直哆嗦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吴石一家将彻底沉沦的时候,转机悄然而至。王碧奎的九年徒刑莫名其妙地改判为七个月,出狱时还有人给她安排了住所。
吴健成被所有学校拒绝后,建国中学忽然主动录取他且免学费,每个月初,总有位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给他们送生活费,问及来源,那人仅称:“是故友委托的”。
那些看似偶然的善意背后,有着陈诚暗中编织的保护网,他用年轻时的化名“陈明德”去办各类手续,资金全都来自自己的工资。
1952年一份财务记录显示,陈诚当月支出200元,备注“给吴石家属的补助”,字迹清晰却夹在层层文件之中难以被察觉,情报部门曾针对这些异常的资助情况展开调查,最终一无所获
陈诚非常的谨慎,他压根儿不在公开场合提吴石,就算在私人日记里,也就稀稀拉拉写句“吴次长那事儿涉及敏感,他家属可是没啥罪过的”这么简短的话。
身边的副官试着去问陈诚,陈诚就淡淡地说:“有些苦不能让别人知道”,就这么低调地坚持着,一直到1965年陈诚走了,总共十五年。
蒋经国作为情报体系的实际掌权者,不可能没有察觉到陈诚的行动,毕竟保密局的探员遍布台北的大街小巷,这种持续多年的“巧合”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关报告肯定已经摆在蒋经国的办公桌上,但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如此默许可不是简单的疏忽,这里头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那边局势不太稳当,陈诚可是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手里头握着不少政治资源和军事力量。
虽然蒋经国已着手接过部分权力,但根基还不稳固,难以跟陈诚正面较量;要是贸然去追究这事,反倒也许会让矛盾激化,给那些政敌留下可乘之机
往更深层次说,是要考量军心稳不稳,吴石在军队里那可是非常有威望的,他写的像《军事地理》这类教材被大范围使用,好多中高级军官都曾得到过他的指点。
蒋介石处决吴石是为震慑地下组织,不过若连其家属都赶尽杀绝,必定会引发军队内部的恐慌与不满,陈诚暗中保护,实则起到了缓和作用,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危机。
1958年金门炮战开始时,吴健成正在建国中学读高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防空演习,别的同学一边紧张一边兴奋地议论战事,唯独这个瘦弱的小伙子静静地待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他不知晓,当下在金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中,有不少人曾是他父亲的学生或是部下,历史有奇特之处,那些往昔敬重吴石军事才能的人,如今却在为要诛杀他的政权效力。
1965年陈诚去世之后对吴石家人的资助没间断,陈诚的副官依照遗嘱接着操办这“特殊事儿”,直到吴健成年能自食其力才停止
1968年,吴健成考上了台湾大学化学系,过了四年,他有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办理护照的时候,监护人那一项填的还是“陈明德”。
2000年,台湾地区开始分批次解密历史档案,在一堆发黄的文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诸多与“陈明德”相关的汇款记录以及签名文件。
经笔迹鉴定,判定名为“陈明德”的神秘人就是陈诚本人,消息传出后,已六十多岁的吴健成落泪,他终知晓,在最黑暗日子里守护他们一家的“陈伯伯”,竟是父亲生前的学弟。
2013年,吴石夫妇的骨灰自台湾迁回大陆,安葬于北京西山,墓碑上刻有“丹心在兹”四字,此乃对这位地下工作者的赞许,亦是对那段复杂历史的阐释,吴健成在墓前献花时,特意携来一束自台湾带来的百合,那是当年陈诚最喜爱的花
一个跨越两岸三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故事,至今仍在史学界引发争议,有人认为陈诚的行为是私人感情,是报答救命恩人;也有人觉得这彰显国民党高层内部的政治博弈,蒋经国的默许到底是因政治考量还是人性善良,或许永远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那满布恐怖与猜疑的岁月里,权力争斗每每以最残酷之态展开,不过即便在极黑暗之处,人性的光辉仍可穿透重重黑暗,使那些无辜生命觉获温暖。
来源:鸿毛有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