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纽恩泰大型标杆供暖案例《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集中供暖清洁项目》成功入选能源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典型库(2025)代表性案例,这标志着空气源热泵技术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
今年,纽恩泰大型标杆供暖案例《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集中供暖清洁项目》成功入选能源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典型库(2025)代表性案例,这标志着空气源热泵技术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
项目概况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空气能集中供暖项目是新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实现大规模清洁供暖的示范工程。项目位于托克逊县伊拉湖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9.6℃,冬季最低温度低至-28.7℃。在长期依赖燃煤供暖的背景下,当地供暖能耗高、污染重、稳定性差。该项目通过空气能热泵集中供暖系统建设,实现了政府建筑、住宅、学校、医院、商铺等多类型建筑共26万㎡的清洁供暖。
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自治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中推动清洁能源连片应用的典型实践。
项目建设采用“分布式空气源站”模式,共设4个能源站,安装纽恩泰空气源热泵机组127台,其中包括112台顶出风型(NERS-G60KD)与15台侧出风型(NERS-G30KD-C),所有设备均由纽恩泰研发,具备超低温喷气增焓技术,提升机组在低温条件下的制热性能。
为适应托克逊地区大风和极端寒冷气候,项目在系统设计中优化了蒸发器结构与风道布局,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末端系统采用地暖与暖气片结合的供热形式。所有设备安装均符合国家节能标准,并配套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组运行状态与能耗数据。
项目根据托克逊地区的气候特征,创新采用多项适应性技术:分布式集中供暖布局,通过多能源站布置降低管网热损耗,提升供热均衡性与系统稳定性;化霜与防冻设计,应用AI辅助判断与高效四通阀控制,实现低温高湿环境下的快速化霜;冷凝水管理系统,设计冷凝水集中排放及电伴热防冻措施,确保设备全周期安全运行;纽恩泰自主研发的NAC云控系统,有效解决热泵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自带系统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实现对大型系统所有数据点的远程监视和控制,有利于运维决策和调整。
项目投入运行以来,整体供热效果稳定,居民与公共建筑供暖舒适度显著提升。根据统计,覆盖区域内约73%的用户室温稳定在24℃-26℃之间,供暖稳定性较传统燃煤方式明显提高。在节能减排方面,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970吨、氮氧化物329吨、粉尘5975吨。此外,项目也直接带动当地人员培训、系统安装等就业岗位,更为当地冬季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支撑,助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系统高效运行实现了节能、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目标。
示范意义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集中供暖清洁项目,是极具代表意义的空气能供暖典范工程,标志着我国空气能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重大突破,为全国极端气候地区推广清洁供暖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从能源革命层面看,该项目以新能源替代传统燃煤供暖,是新疆落实“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的战略实践。从乡村振兴层面看,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冬季取暖难题,改善了民生环境。从行业发展层面看,纽恩泰创新性打造该项目,为全国清洁供暖工程提供了新思路,为我国空气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总的来说,新疆吐鲁番托克逊集中供暖清洁项目在实现清洁供暖、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多重示范效应,对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目标落地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来源:慧聪暖通舒适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