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歼-20模拟舱的操控杆被青少年稳稳握住,当无人机载着研学证书精准投递,彭州正以“航空博览馆+低空经济”的创新组合,铺就一条连接科技启蒙与产业实践的研学新路径,让“逐梦蓝天”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成长体验。
当歼-20模拟舱的操控杆被青少年稳稳握住,当无人机载着研学证书精准投递,彭州正以“航空博览馆+低空经济”的创新组合,铺就一条连接科技启蒙与产业实践的研学新路径,让“逐梦蓝天”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成长体验。
作为彭州工业研学的“理论课堂”,四川航空科技馆这座国家3A级景区已成为青少年追捧的打卡地。10月23日,1500名青少年来到四川航空科技馆,参加航空主题研学活动。在室外广场上,观看运-7J、歼教-7等20余架退役飞机列阵展示;在室内展区,通过180余项展陈内容与60余台(套)设备互动。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坐进歼-20座舱,以第一视角体验战机翱翔,通过机翼升力装置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还能亲手完成航模从切割到放飞的全流程创作。从轰炸机到航空发动机,一件件展品背后的大国重器故事,让爱国主义教育与科技科普自然交融,悄然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如果说航空博览馆是“静”态知识殿堂,“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便是“动”态实践舞台。这个被誉为“无人机硅谷”的国家级试验基地,以56条常态化航线和48个智能配送站点为研学提供了鲜活场景——“空中咖啡”“云端证书”等真实体验,让低空经济不再是课本上的名词。针对不同学龄段定制的“理论+实操”课程涵盖VR飞行体验、无人机足球赛、应急救援模拟等多元项目,学生在工程师指导下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执行任务,直观理解科技如何赋能物流、农林、国防等领域。全国首个“无人机4S店”内的多样机型展示,更帮助青少年系统建立对低空装备的认知体系。
“静态研学+动态实践”的双翼协同,让彭州“航空+低空”研学势头持续攀升。从航模争霸赛到低空探秘营,不同群体都在这里收获独特成长。今年9月至今,四川航空科技馆和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累计接待了42批研学团队,吸引川内外超11000人参与。今年秋季,研学预定呈现爆发式增长,总预定规模已达90批次、约50000人次。
未来,彭州将依托“无人机智慧谷”建设,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让研学体验从操作实践向研发创新延伸。在彭州的蓝天下,航空博览馆的历史厚度与低空经济的未来活力正不断碰撞,为青少年打开一扇兼具知识启蒙与梦想孵化的“天空之门”。
文图:彭州经开区西区航动推进办
编辑:刘康琪
责编:魏悦
编审:胡径野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版权保护离不开你我的参与!
来源:天府金彭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