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瓶娃哈哈纯净水,贴上今麦郎的标签,价格翻了三倍。最近网友爆料,娃哈哈部分纯净水由竞争对手今麦郎代工生产,娃哈哈官方随后承认了这一事实,称因个别批次未通过检测,已于2025年4月终止合作。消息一出,舆论炸锅——今麦郎同规格的水售价仅0.575元/瓶,而娃哈哈终
一瓶娃哈哈纯净水,贴上今麦郎的标签,价格翻了三倍。最近网友爆料,娃哈哈部分纯净水由竞争对手今麦郎代工生产,娃哈哈官方随后承认了这一事实,称因个别批次未通过检测,已于2025年4月终止合作。消息一出,舆论炸锅——今麦郎同规格的水售价仅0.575元/瓶,而娃哈哈终端价却卖到1.07元/瓶,网友直呼“贴牌还卖贵,不如直接买今麦郎”。
代工本是行业常态,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品牌外包比例均超10%,但娃哈事件却因“高价贴牌”与“质量隐忧”引发轩然大波。消费者愤怒的不仅是信息不透明,更是品牌溢价与产品价值的割裂。有网友翻出娃哈哈此前“实验室级纯净水”的宣传,质问:“今麦郎代工的水,还能对标实验室标准吗?”
宗馥莉的难题,远不止一场代工风波。自接棒娃哈哈以来,她力推改革:关停十余家工厂、铁腕裁员、薪酬“砍半”,甚至将商标转移至个人控股公司,每一步都踩在舆论的刀尖上。2025年营收虽冲上700亿,但AD钙奶等经典单品贡献超60%增长,新品类尚未站稳脚跟。如今代工事件曝光,无异于撕开品牌转型的伤口——消费者开始质疑:高价买的到底是情怀,还是智商税?
更致命的是信任崩塌。娃哈哈声明中强调“已终止合作”“符合国标”,却未解释为何隐瞒代工事实,也回避了“未通过检测批次”的具体流向。这种“挤牙膏式”回应,被网友嘲讽为“自杀式公关”,既伤了今麦郎,也砸了自家招牌。当“实验室级”宣传撞上代工质检问题,消费者用脚投票已成必然——毕竟,情怀喝多了也会腻。
一瓶水的争议,折射出老牌国货的生存困局:宗馥莉用数字化、年轻化让娃哈哈“重生”,却低估了消费者对透明与诚信的执念。当“野性消费”退潮,品牌溢价必须靠真材实料支撑。这场风波后,娃哈哈若不能重建信任,宗馥莉或许真要面对“从公主变普通人”的讽刺预言。
你会为“童年情怀”继续买单,还是转身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今麦郎?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数据来源:华夏时报、腾讯新闻、济南时报等公开报道)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