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不对被女友家逼分手,入伍22年升师长转业后与她意外重逢上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15:06 1

摘要:"1996年高考放榜那天,林志远握着445分的成绩单站在雨中,听着电话那头韩若卿678分的喜讯。三年形影不离的初恋,在现实差距面前轰然崩塌。从专科生到边防战士,再到35岁的副师长,他用二十年证明:有些鸿沟,终将被决心跨越。"

"1996年高考放榜那天,林志远握着445分的成绩单站在雨中,听着电话那头韩若卿678分的喜讯。三年形影不离的初恋,在现实差距面前轰然崩塌。从专科生到边防战士,再到35岁的副师长,他用二十年证明:有些鸿沟,终将被决心跨越。"

01

1996年7月的杭州,空气中弥漫着梅雨季节特有的闷热潮湿。

林志远握着手机站在学校门口,掌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话筒里传来韩若卿兴奋得颤抖的声音。

「志远!我考了678分!全省第七名!」

林志远感觉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低头看着自己手中那张被汗水打湿的成绩单。

445分,刚刚踩线专科。

「太好了。」

他挤出这三个字,声音干涩得像破风箱。

「那你呢?考得怎么样?」

韩若卿的语气里充满了期待,就像三年来每次考试后她问他成绩时一样。

林志远闭上眼睛,雨滴开始从天空中飘落。

「还可以吧。」

他撒了谎,就像无数次为了不让她失望而撒过的谎一样。

电话那端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韩若卿太聪明了,她一定察觉到了什么。

「志远,你在哪里?我马上过来找你。」

「不用了,我还有事情要处理。」

他匆忙挂断电话,任凭雨水淋湿全身。

路人投来奇怪的目光,但林志远根本不在乎。

他想起了三年前第一次见到韩若卿的情景。

那时候她刚从上海转学过来,坐在他的前桌。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她回头向他借橡皮时露出的笑容,美得让人心醉。

从那一刻起,林志远就知道自己完了。

三年来,他们形影不离。

一起刷题到深夜,一起在图书馆占座位,一起吃学校食堂难吃的饭菜。

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连班主任都对他们的早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回到家里,父亲正坐在客厅里抽着劣质香烟。

林志远的父亲是杭州钢铁厂的工人,这些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收入越来越少。

看到儿子浑身湿透的样子,父亲皱了皱眉头。

「成绩出来了?」

林志远默默点头,把成绩单递过去。

父亲接过单子,瞄了一眼,没有说话。

只是把手中的烟头狠狠按灭在烟灰缸里。

「专科也行,总比没学上强。」

半晌,父亲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母亲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毛巾。

「快去换衣服,别着凉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失落。

那天夜里,林志远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手机铃声响了无数次,全部都是韩若卿打来的。

他一个电话都没有接。

第二天清晨,韩若卿就出现在了他家门口。

她穿着一条白色长裙,手里拿着两份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

「林志远!」

她站在院子里大声喊他的名字。

「我知道你在家,快出来!」

林志远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下楼。

「为什么不接我的电话?」

韩若卿的眼圈有些发红,显然昨晚也没睡好。

「没什么好说的。」

林志远避开她的目光。

「什么叫没什么好说的?」

韩若卿急了,声音都有些颤抖。

「就算你这次考得不理想,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啊!我在北京等你,你可以复读,或者以后考研究生...」

「韩若卿。」

林志远打断她的话。

「你考了全省第七名,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而我呢?一个专科生。你觉得我们还有未来吗?」

「为什么没有未来?感情和成绩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林志远转过身去。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你爸妈应该教过你吧。」

韩若卿愣住了。

确实如此,她父亲是杭州一中的副校长,母亲是市第一医院的科室主任。

而林志远的父亲只是个普通工人,母亲刚刚从纺织厂下岗。

「你怎么能这样说?」

韩若卿的声音带着哭腔。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林志远准备转身离开。

「林志远,你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你不爱我了!」

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林志远回过头,看着那双他凝视了三年的眼睛。

此刻,那双眼睛里满含泪水和不解。

「我......」

话还没有说完,韩德华突然出现在巷子口。

「若卿!」

韩德华的声音严厉得像冬天的寒风。

韩若卿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转过来看着林志远。

「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要跟你在一起!」

「够了!」

韩德华大步走过来,一把拉住女儿的手。

「跟我回家!」

「爸爸!」

「给我闭嘴!」

韩德华狠狠瞪了林志远一眼,那眼神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

「林志远是吧?我了解过你。你是个好孩子,但是你应该明白,若卿走的路和你不一样。」

林志远握紧双拳,指甲深深陷进手心的肉里。

「我希望你能为若卿的前途考虑,不要拖累她。」

说完,韩德华拉着女儿就要离开。

韩若卿一步三回头,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02

一个星期之后,韩若卿的母亲来到了林志远家。

她坐在简陋的客厅里,神色有些不自在。

林志远的母亲给她倒了茶,她只是礼貌地点头致谢,并没有喝。

「林志远。」

她开门见山,声音平静而冷漠。

「我知道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若卿这三年过得很快乐。但是,你们确实不适合。」

林志远沉默不语。

「若卿要去北京读书,以后还要出国深造。她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前途无量。而你......」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这个简陋的家。

「你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将来?」

「我会努力的。」

林志远终于开口。

「努力?」

她摇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同情。

「孩子,有些鸿沟不是单纯的努力就能跨越的。我不是瞧不起你,我只是不希望看到你们将来互相痛苦。」

林志远的母亲坐在一旁,脸色铁青,但她什么话都没有说。

「若卿是要成就大事业的人。」

韩母继续说道。

「她需要一个能够与她并肩作战的伴侣,而不是......」

「而不是一个拖后腿的累赘。」

林志远替她把话说完。

韩母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你能理解就最好了。」

临走的时候,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

「这是一点心意,算是对你的补偿。」

「不需要。」

林志远看都没看那个信封。

「别逞强了。」

她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服。

「年轻人的感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过几年你就会明白,这样的选择对你们都有好处。」

她走后,林志远的母亲打开信封,里面是三万块钱。

「真是欺人太甚!」

母亲气得把钱甩在桌子上。

父亲叼着烟,沉默了很久才开口。

「人家说得也没错。」

「什么没错?」

母亲急了。

「咱们志远哪一点配不上她女儿?」

「学历配不上,出身配不上。」

父亲的声音很平静,但听起来格外沉重。

「志远,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女孩,就应该放手让她走。」

林志远抬起头看着父亲。

父亲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眼角的皱纹比以前更深了。

那天晚上,林志远给韩若卿写了一封信。

「若卿,祝你前程似锦。各自保重。」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

8月底,韩若卿去北京的前一天,托同学给林志远带了一封信。

林志远没有拆开,直接点火烧掉了。

9月1日,新学期开始。

林志远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报到。

学校规模不大,宿舍条件也很一般。

室友都是本地人,大家聊天的时候,林志远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是高考发挥失常才来的。

「没关系,混个文凭,将来找个工作就行了。」

室友小胖这样安慰他。

林志远笑了笑,心里却五味杂陈。

军训期间,林志远表现得格外认真。

教官是个四川人,看他训练刻苦,私下里问他。

「小伙子,有没有兴趣当兵?」

「当兵?」

「对,看你这体格,当兵很合适。」

林志远心动了。

国庆节假期回家,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

「当兵?」

母亲第一个反对。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要去当兵?」

「妈,我在学校待着没意思。」

「没意思也得待着!」

母亲着急了。

「当兵有什么出息?又苦又累还危险。」

父亲抽了一口烟。

「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那就去吧。」

父亲说。

「男人总要有个出路。」

就这样,1996年12月,林志远报名参军。

体检、政审都很顺利。

临走前,母亲哭得昏天暗地,不停地往他的包里塞东西。

「到了部队要好好干,别和人起冲突。」

「我知道,妈。」

父亲送他到火车站,临别时拍了拍他的肩膀。

「儿子,记住,咱们工人阶级的孩子,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

火车启动的时候,林志远看着站台上父亲越来越小的身影,眼圈忍不住红了。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林志远到达了新疆。

03

新疆的冬天,冷得让人绝望。

林志远被分配到南疆的一个边防连队。

下车的瞬间,狂风夹着雪花迎面扑来,像无数把小刀在脸上乱割。

「都给我挺直腰板!」

班长大声吼道。

「这里是祖国的边疆,不是你们的舒适圈!」

新兵连的三个月,是林志远人生中最煎熬的日子。

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出操。

跑步的时候,呼出的热气瞬间凝结成冰晶。

手脚冻得失去知觉,但训练依然不能停止。

「林志远!给我再做六十个俯卧撑!」

「是!」

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林志远被选进了通信班。

学习无线电发报、设备维修,这些技术活对他来说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适应这里的孤独和荒凉。

沙漠、戈壁、雪山,除了战友,方圆百里见不到其他活人。

夜晚站岗的时候,满天繁星亮得刺眼。

有时候,林志远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韩若卿。

想她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

但更多的时候,他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

「想家了?」

老兵李班长递给他一支烟。

「没有。」

「别装了。」

他笑了笑。

「刚来的时候都这样。我告诉你,在这里,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那应该想什么?」

「想怎么活下去,想怎么变得更强。」

他指了指远处的雪山。

「看见了吗?那边就是国境线。我们守在这里,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林志远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从那以后,他训练更加拼命。

射击、格斗、体能,每一项都要做到最好。

三个月后,林志远的各项成绩都是新兵连第一名。

「林志远,你小子很不错。」

连长找他谈话。

「有没有兴趣考军校?」

「军校?」

「对,以你的基础,好好准备应该没有问题。」

林志远的心突然活跃起来。

接下来的一年里,除了正常训练,林志远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复习。

战友们打牌的时候,他在看书。

战友们聊天的时候,他在做题。

深夜时分,他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

1998年6月,林志远参加了军校招生考试。

成绩揭晓那天,指导员亲自找到他。

「林志远,恭喜你,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录取了!」

那一瞬间,林志远差点哭出来。

三年了,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军校的四年时光,林志远依然拼尽全力。

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在各项训练中出类拔萃。

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在军队里立足,光有文化素质还不够,还必须有过硬的军事技能。

2002年毕业时,林志远以综合成绩第二名的优异表现被分配到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司令部。

「林志远同志,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

接待他的是作训处的王参谋,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军官。

「这是你的宿舍。」

他带林志远到一个单人间。

「条件怎么样?」

确实比边防连队强太多了。

「好好干,司令部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林志远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第一次参加大型军事演习,林志远负责通信保障工作。

演习前夜,设备突然发生故障。

「怎么回事?」

处长急得团团转。

「我来检查一下。」

林志远钻进设备车厢。

经过三个小时的仔细排查,终于发现了问题根源。

一个微小的接触点氧化,导致信号传输中断。

「搞定了!」

演习顺利进行,通信保障工作受到军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小林,干得漂亮!」

处长拍了拍他的肩膀。

2004年,林志远被提拔为通信连连长。

这一年,他32岁。

04

当上连长之后,林志远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手下一百多名士兵,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

他们有的比林志远小十几岁,有的年龄相仿,但都必须服从他的指挥。

「连长,咱们连的训练强度是不是太高了?」

指导员私下里找他商量。

「不高。」

林志远摇头。

「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在林志远的严格要求下,通信连的训练成绩一直保持全团第一。

2006年全军大比武,他们连囊括了通信专业的前三名。

「林志远同志,组织决定提拔你为副团长。」

34岁的副团长,这个提拔速度在全军都不多见。

但林志远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同年年底,中央军委决定在西北地区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林志远被抽调到演习指挥部,负责整个演习的通信保障任务。

「林副团长,这次演习规模空前,涉及多个军兵种协同作战,通信保障至关重要。」

演习总指挥亲自找他谈话。

「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这次演习,林志远带领团队整整准备了四个月。

制定各种应急预案、调试检修设备、培训技术人员,每一个细节都不允许出错。

演习开始前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演习区域。

「林副团长,四号基站信号中断!」

「我亲自过去!」

林志远带着抢修小组,冒着沙尘暴赶到基站现场。

能见度不足三米,呼吸都极其困难。

「副团长,太危险了,等沙尘暴过去再说!」

士兵大声喊道。

「等不了!」

林志远第一个爬上通信基站。

经过五个小时的紧急抢修,终于恢复了通信联络。

当林志远从基站上下来时,整个人已经变成了泥人。

演习取得圆满成功。

在总结表彰大会上,总指挥特别点名表扬了通信保障团队。

「林志远同志表现突出,建议军区给予二等功奖励!」

2007年春天,一纸调令从天而降——任命林志远为某机械化步兵师副师长。

35岁的副师长,这个记录在全军都极其罕见。

消息传到老部队,战友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老林,你小子真行!」

「这算什么,路还长着呢。」

林志远笑着回应,但心里却有种莫名的空虚感。

职位升得再高又能怎样?有些遗憾,终究无法弥补。

到新单位报到那天,师长亲自在门口迎接。

「林副师长,听说你是从边防一线成长起来的?」

「是的。」

「太好了!我们师正缺你这样有实战经验的干部。」

接下来的几年,林志远全身心投入到部队现代化建设中。

训练体系改革、武器装备更新、人才队伍培养,每一项工作都亲历亲为。

2011年,师长到龄退休,林志远接任师长职务。

39岁的师长,这个纪录估计很难有人能够打破。

可就在这个时候,林志远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师长,您以前的同学托我转达一个口信。」

秘书小刘说道。

「什么同学?」

林志远皱眉,他在学校的时间很短,基本没什么同学关系。

「他说他叫陈东,有个叫韩若卿的人想了解您的现状。」

林志远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05

韩若卿。

十六年了,这个名字第一次从别人口中说出。

「师长?您没事吧?」

小刘见他脸色有异,关切地问道。

「没事。」

林志远摆摆手。

「你先出去吧。」

那天晚上,林志远独自在办公室坐到深夜。

她想了解我的现状?为什么?

林志远打开电脑,犹豫了很久,还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她的名字。

很快,大量信息跳了出来。

「韩若卿,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001年毕业,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任硅谷知名科技公司技术总监......」

照片上的她变化不算太大,只是褪去了学生时代的青涩,增添了职场女性特有的干练气质。

果然,她真的成了那种做大事的人。

而我,虽然也算事业有成,但我们终究还是两个世界的人。

林志远关闭电脑,决定不再去想这些往事。

部队工作依然繁忙。

2013年,林志远带领全师参加跨区域实兵演习,再次荣获上级嘉奖。

2015年,他们师被评为全军先进单位。

随着年龄增长,林志远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

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精神上的。

「师长,您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政委不止一次地劝他。

「不着急。」

林志远总是这样回答。

其实不是不着急,而是不想将就。

这些年,介绍对象的人不少,有军官,有公务员,甚至还有成功的女企业家。

但每次相亲,林志远都觉得索然无味。

「林师长,您觉得我怎么样?」

「挺好的。」

「那我们......」

「不好意思,我觉得我们不太合适。」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林师长是个不婚主义者。

2016年底,军队改革拉开序幕。

「林师长,组织上有两个选择给您。」

军区领导找他谈话。

「一是继续留在部队,职务可能会有所调整。二是转业到地方,以您的履历,副市长应该没问题。」

林志远考虑了整整一周,最终选择了转业。

不是他不热爱部队,而是他觉得,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想好了?」

领导再次确认。

「想好了。」

「那就这样定了。上海市政府点名要您,分管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

上海,国际大都市,距离杭州不远。

绕了一大圈,林志远又回到了江南。

2017年3月,林志远正式到上海市政府报到。

「林市长,欢迎欢迎!」

市委书记亲自接见。

「谢谢领导信任。」

「听说您是杭州人?」

「是的。」

「那太好了,您对长三角的情况应该很熟悉。」

其实并不熟悉,二十多年没回来,一切都变了。

办公室在市政府大楼七楼,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上海。

「林市长,这是您近期的工作安排。」

秘书把一摞文件放在桌上。

林志远翻开第一份——长三角科技创新峰会筹备方案。

「这个峰会什么时候举办?」

「10月份,还有半年准备时间。」

「参会人员名单确定了吗?」

「正在邀请,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

林志远点点头。

「名单确定后给我过目。」

接下来几个月,林志远忙着熟悉环境,适应新的工作节奏。

从部队到地方,跨度确实很大。

以前下达命令,下级立即执行。

现在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了。

「林市长,晚上有个商务晚宴,几位企业家想拜会您。」

「推掉吧。」

「这......」

「以后这类应酬都推掉。」

林志远不喜欢觥筹交错的场合。

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林市长作风务实。

开会时雷厉风行,该办的事绝不拖拉。

但私下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更别说吃喝应酬。

「老林,你这样不太好。」

分管工业的王副市长劝他。

「在地方工作,人脉关系很重要。」

「我明白。」

林志远笑笑。

「但我还是更喜欢简单直接的方式。」

9月下旬,峰会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林市长,这是最终确认的参会名单。」

秘书把一份厚厚的名单放在他桌上。

林志远拿起来随意翻看,突然停在了某一页。

名单第四页,清清楚楚地写着:韩若卿,创翼科技创始人兼CEO。

06

林志远盯着那个名字足足看了三分钟。

「林市长?有什么问题吗?」

秘书见他不说话,小心翼翼地询问。

「这个韩若卿......」

林志远指着名单。

「哦,她是今年刚回国创业的海归,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在人工智能领域很有影响力。她本人也是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在硅谷工作了十几年。」

「知道了。」

林志远合上名单。

那天晚上,林志远彻夜难眠。

二十二年了,造化弄人。

当年那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女孩,如今成了成功的科技企业家。

而他这个当年的专科生,现在却成了副市长。

我们都改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林志远表面上若无其事,继续忙着峰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但内心总有个声音在问:见面时,应该说什么?

10月15日,峰会开幕前一天。

「林市长,明天的接机安排......」

「我亲自去。」

林志远打断秘书的话。

「您亲自去?」

秘书有些意外,以往这种事务性工作都是他来处理。

「对,重要嘉宾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其实林志远心里清楚,他只是想第一时间见到她,看看她变成了什么样子。

10月16日上午八点,林志远准时抵达虹桥机场。

司机把公务车停在贵宾通道外。

「林市长,要不要进去等候?」

「不用,就在这里。」

林志远拿着参会名单,逐一核对。

上海本地的嘉宾,北京来的客人,深圳来的企业家......

九点二十五分,机场广播响起。

「从北京飞来的CA1845次航班已经安全着陆......」

林志远的心跳突然加速。

人群开始从出口涌出。

他站在接机牌后面,目光紧盯着每一个走出来的人。

突然,他看到了她。

二十二年过去了,林志远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她穿着一身灰色职业套装,拖着一个银色行李箱,步态优雅从容。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很轻,反而增添了成熟女性独有的魅力。

她一边走一边看手机,没有注意到接机人群。

就在她即将走过去的时候,林志远举起了手中的接机牌。

「韩总。」

她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

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时空仿佛凝固了。

她的眼睛瞪得很大,嘴唇微微张开,显然认出了他。

「林......志远?」

时间在这一瞬间静止了。

林志远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人,心脏剧烈地跳动着。

二十二年的时光在这一刻仿佛被压缩成了一秒钟。

韩若卿的脸上闪过震惊、不敢置信,然后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真的是你。」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行李箱的拉杆在她手中微微摇晃。

林志远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但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韩总,欢迎来到上海。」

他伸出手,语气尽量保持公务化的客气。

韩若卿看着他伸出的手,犹豫了几秒钟,然后伸出自己的手握了上去。

触碰的瞬间,两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电流般的震颤。

那是记忆深处最熟悉的温度。

「你是......接机的?」

韩若卿快速松开手,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

「我是上海市副市长林志远,分管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

林志远的声音很平稳,但眼神却无法完全掩饰内心的波澜。

「这次峰会是我负责的项目之一。」

韩若卿点点头,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

「没想到......你现在是副市长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还有一些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

林志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车子在外面,我送您去酒店。」

两个人走向停车场的路上,谁都没有主动开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妙的张力,既熟悉又疏远。

司机恭敬地打开车门,韩若卿坐进后座,林志远坐在她旁边。

车子缓缓驶出机场,窗外是上海繁华的城市景象。

「这么多年了。」

韩若卿终于打破了沉默,目光望向窗外。

「是啊,二十二年了。」

林志远也看着窗外,声音很轻。

「你......过得好吗?」

这句话问出口后,韩若卿立刻觉得有些唐突。

他们现在的身份,似乎不适合问这样私人的问题。

「还行。」

林志远侧头看了她一眼。

「你呢?听说你在硅谷很成功。」

「也就那样吧。」

韩若卿笑了笑,但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

「成功这个词太沉重了。」

车厢里再次陷入安静。

两个人都在努力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重逢。

命运真是太爱开玩笑了。

林志远想起二十二年前那个雨夜,想起韩若卿眼中的泪水,想起她父亲冰冷的眼神。

如果当年有人告诉他们,二十二年后会以这样的身份重逢,他们会相信吗?

「你结婚了吗?」

韩若卿突然问道,然后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不合适。

「抱歉,我不该问这个。」

「没关系。」

林志远摇摇头。

「没有结婚,一直忙着工作。」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反问。

「你呢?」

「离婚了。」

韩若卿的声音很平静,但林志远听出了其中的疲惫。

「三年前离的,没有孩子。」

林志远没有继续追问,他知道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被触碰的伤口。

车子停在了浦东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

「这里是峰会的指定酒店,您先休息一下,明天早上九点正式开始。」

林志远下车帮韩若卿拿行李。

「谢谢。」

韩若卿接过行李,两个人站在酒店门口。

秋天的上海,风有些凉。

「那我先回去了。」

林志远转身要走,韩若卿突然叫住了他。

「志远。」

这是她二十二年来第一次叫他的名字,没有任何前缀,就像学生时代一样。

林志远回过头,看到韩若卿眼中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情绪。

「明天......见。」

她只说了这么两个字。

「明天见。」

林志远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韩若卿站在酒店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那个背影还是那么挺拔,但比学生时代多了一份沉稳和威严。

07

当天晚上,林志远在办公室待到很晚。

桌上摆着峰会的各种文件,但他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脑海里全是韩若卿的样子。

她变得更美了,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但她的眼神变了,少了当年的天真烂漫,多了一些沧桑和坚强。

她说她离婚了。

林志远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过问。

手机响了,是秘书打来的。

「林市长,明天的流程我再跟您确认一下。」

「好的,你说。」

「开幕式九点开始,您要做主题演讲,然后是圆桌讨论,下午是分组交流......」

秘书详细说着流程,林志远心不在焉地听着。

「对了,林市长,韩若卿女士的公司想申请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她可能会在峰会期间跟您详谈。」

林志远的心突然紧了一下。

「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林志远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这真是太复杂了。

同时,韩若卿也在酒店房间里辗转反侧。

她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滩的夜景。

黄浦江上灯火辉煌,这座城市比她二十年前离开时更加繁华。

而那个曾经让她心碎的男孩,如今成了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之一。

她想起了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想起了林志远湿透的身影。

她想起了父亲的强硬,想起了母亲的那三万块钱。

她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眼泪,还有心碎的感觉。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告诉自己已经忘记了。

但刚才看到林志远的那一瞬间,所有的记忆都涌了上来。

她在硅谷工作了十年,事业确实成功。

但婚姻失败了,那个哈佛毕业的丈夫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人。

「你永远不会真正融入我们的圈子。」

这是他说过的最伤人的话。

韩若卿摸了摸手指上已经取下的戒指位置,那里还有一个淡淡的印记。

她回国创业,一部分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一部分也是想要逃避。

没想到,逃避的过程中,竟然遇到了最想逃避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韩若卿化了一个淡妆,穿上最得体的职业装。

镜子里的女人看起来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昨晚的失眠。

这是她在商场打拼多年练就的本领——无论内心多么波澜起伏,表面都要保持完美。

峰会会场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韩若卿提前半个小时到达。

会场里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家在相互寒暄交换名片。

「韩总!」

一个年轻的男声叫住了她。

转过头,是她公司的市场总监小张。

「您昨天接机还顺利吗?听说是副市长亲自接的?」

「挺顺利的。」

韩若卿点点头,语气很平静。

「今天的重点是什么?」

「主要是想跟政府方面谈一下研发中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政策优惠的细节。」

小张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们准备的材料,您看看。」

韩若卿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就在这时,会场里突然安静下来。

她抬起头,看到林志远走进了会场。

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身后跟着几个工作人员。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终停在了韩若卿身上。

两个人隔着人群对视了几秒钟,然后林志远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韩若卿也礼貌地点头回应。

「韩总,那位就是林副市长吗?」

小张小声问道。

「看起来很年轻啊,听说他是从部队转业的。」

韩若卿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林志远被工作人员包围的样子。

他现在的气场和学生时代完全不同了。

那种从容不迫的自信,那种举手投足间的威严,都是岁月和历练赋予他的。

而这一切,她都没有参与。

开幕式正式开始,林志远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海内外的科技企业提供最好的发展平台......」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清晰而有力。

韩若卿坐在台下,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林志远。

她想起了高中时代,他总是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然后紧张得结结巴巴。

现在的他,面对几百人的会场,却表现得如此从容。

人真的会变,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演讲结束后,是圆桌讨论环节。

林志远和几位企业家坐在台上,讨论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

韩若卿作为被邀请的专家之一,也被请上了台。

她和林志远坐得很近,近到可以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古龙水味道。

主持人介绍各位嘉宾的时候,特别提到了韩若卿。

「韩若卿女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在硅谷工作多年,现在回国创业,她的公司在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方面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

林志远看着身边的韩若卿,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她确实成了很了不起的人,就像当年她父母预料的那样。

而他,虽然也算成功,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果当年没有分开,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然后被他强行压下。

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讨论环节,韩若卿表现得非常专业。

她的观点犀利而深刻,对行业的理解也很透彻。

台下的听众不时点头赞同,显然被她的专业素养所折服。

林志远在旁边听着,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这个女人,确实很优秀。

中午的时候,是自由交流时间。

韩若卿被一群企业家围住,大家都想跟她交流合作的可能性。

林志远远远地看着,没有过去。

「林市长。」

韩若卿的助手小张走过来。

「韩总想跟您单独谈一下我们公司的项目,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林志远看了看手表。

「下午四点吧,在市政府会议室。」

「好的,谢谢您。」

08

下午四点,韩若卿准时出现在市政府大楼。

这是她第一次来这里,宽敞明亮的大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韩总,林市长在七楼等您。」

秘书带着她上楼,一路上介绍着大楼的情况。

走廊里挂着很多上海的城市规划图和发展成果展示。

韩若卿看着这些,心里感慨万千。

她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到这里,但命运总是出人意料。

林志远的办公室很大,装修简洁而大气。

办公桌后面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大部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

还有几本军事方面的书,显示出他军人出身的背景。

「请坐。」

林志远示意韩若卿坐在会议桌旁。

秘书倒了茶,然后退了出去,顺便把门关上了。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说说你们公司的项目吧。」

林志远率先开口,语气很公务化。

韩若卿拿出准备好的资料。

「我们主要做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发出了几款产品......」

她详细介绍着公司的情况,技术优势,市场前景。

林志远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或者提问。

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政商会谈。

但两个人的内心都不平静。

「你们希望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

林志远问道。

「是的,上海的人才优势明显,而且政策环境很好。」

韩若卿回答。

「我们计划投资五个亿,招聘200名研发人员。」

「这个项目很有前景。」

林志远点点头。

「具体的政策支持,我会让相关部门跟你们对接。」

商务谈话进行得很顺利,大概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韩若卿收拾着资料,准备离开。

「若卿。」

林志远突然叫住了她,用的是她的名字,不是韩总。

韩若卿停下动作,看着他。

「有些话,我想说。」

林志远站起来,走到窗边。

「关于当年的事情。」

韩若卿的心跳加快了。

她等了二十二年,终于要听到他的解释了吗?

「我知道你一直觉得我是个懦夫。」

林志远背对着她说道。

「觉得我不够爱你,所以才那么容易放弃。」

「我......」

韩若卿想说什么,但被林志远打断了。

「让我说完。」

他转过身,看着韩若卿的眼睛。

「我当年确实是个懦夫,但不是因为不够爱你,而是因为太爱你了。」

韩若卿的眼圈开始发红。

「我知道,如果我们在一起,我会成为你的拖累。」

林志远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你有更好的前途,更广阔的天地。而我,只是一个专科生,一个工人的儿子。」

「所以你就自己做决定?」

韩若卿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有没有问过我的想法?有没有想过我愿不愿意等你?」

「我问过自己无数次。」

林志远苦笑了一下。

「但每次答案都是一样的——我不能拖累你。」

「可是你知道吗?」

韩若卿站起来,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我们坚持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我在硅谷的时候,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你。」

她的声音越来越哽咽。

「我想,如果你在身边,一定会支持我,鼓励我。」

「但是你不在,我只能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困难。」

林志远听着她的话,心如刀割。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放手会给她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对不起。」

他只能说出这三个字。

「对不起有什么用?」

韩若卿哭着说道。

「你知道我在国外有多孤独吗?你知道我的婚姻为什么失败吗?」

「因为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

这句话脱口而出,连韩若卿自己都有些意外。

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只能听到空调的嗡嗡声和韩若卿轻微的抽泣声。

林志远看着眼前这个哭泣的女人,内心五味杂陈。

二十二年了,她说她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而他呢?又何尝忘记过她?

只是他把这种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不敢也不愿意触碰。

「若卿......」

他想走过去安慰她,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两个青涩的学生了。

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生活。

即使还有感情,又能怎样呢?

韩若卿擦干眼泪,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抱歉,我失态了。」

她重新坐下,语气恢复了冷静。

「我们还是谈工作吧。」

「若卿,我们能不能......」

「林市长。」

韩若卿打断了他的话,用的是正式的称呼。

「谢谢您对我们项目的支持,我们会按照正常流程申请。」

她站起来,拿起包。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先走了。」

林志远看着她坚决的背影,想要挽留,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即使再相爱,也回不到从前了。

韩若卿走到门口,手放在门把手上,停顿了几秒钟。

「志远,我很高兴看到你过得这么好。」

她没有回头,声音很轻。

「真的。」

说完,她打开门走了出去。

林志远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韩若卿上车离开的身影。

夕阳西下,上海的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

这座城市还是那么繁华,那么美丽。

但此刻在他眼中,却显得有些萧瑟。

09

接下来的几天,峰会继续进行。

林志远和韩若卿都表现得很专业,在公众场合完全看不出任何异样。

但熟悉他们的人还是能感觉到一种微妙的气氛。

峰会的最后一天,是闭幕式和晚宴。

韩若卿的公司成功签约了投资协议,她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的计划也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

「恭喜韩总。」

林志远在晚宴上举杯向她致意。

「合作愉快。」

韩若卿也举起酒杯,微笑着回应。

两个人轻轻碰杯,然后各自喝下杯中的酒。

周围的人都在祝贺和寒暄,但他们两个却像是被隔离在另一个世界里。

晚宴结束后,韩若卿第二天就要回北京了。

那天晚上,林志远一个人在黄浦江边走了很久。

江风吹在脸上有些凉,但他感觉不到。

他想起了很多事情,想起了青春年少时的梦想,想起了那些充满希望的日子。

也想起了分别时的痛苦,想起了这些年来的孤独。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因为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第二天早上,韩若卿在酒店大厅办理退房手续。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航班时间,包括林志远。

但当她走出酒店的时候,却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林志远站在酒店门口,手里拿着一束白玫瑰。

「这是什么意思?」

韩若卿有些意外。

「送别礼物。」

林志远把花递给她。

「代表上海市政府,感谢您的到来。」

韩若卿接过花束,闻到了淡淡的香气。

白玫瑰,她记得这是她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花。

他竟然还记得。

「谢谢。」

她抱着花束,看着林志远。

「那我走了。」

「一路顺风。」

林志远点点头。

「欢迎随时再来上海。」

韩若卿上了出租车,车子缓缓驶离酒店。

她透过后窗看到林志远还站在原地,直到车子转过街角,他的身影才消失在视线中。

飞机起飞的时候,韩若卿看着舷窗外越来越小的上海。

这座城市承载了她太多的回忆,有甜蜜的,也有痛苦的。

她抱着那束白玫瑰,闭上了眼睛。

也许,有些人注定只能在记忆里重逢。

也许,有些感情注定只能成为青春的美好回忆。

但这样也好,至少他们都知道,对方过得还不错。

至少他们都知道,那份纯真的感情,值得用一生去珍藏。

飞机穿过云层,飞向远方。

就像他们的人生,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

但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都会想起彼此。

想起那个夏天,想起那份青涩的爱情。

想起命运的无常,也想起时光的温柔。

这就足够了。

因为有些东西,比拥有更珍贵的,是曾经拥有过。

有些人,比相守更美好的,是曾经深深爱过。

————————

一年后,韩若卿的上海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她偶尔会来上海出差,但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林志远。

有时候在新闻里看到他的报道,她会停下来仔细看看。

看到他在各种场合的照片,看到他越来越成熟稳重的样子。

她会微笑,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林志远也会偶尔关注韩若卿公司的新闻。

看到她获得的各种奖项,看到她在行业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他也会微笑,然后继续自己的工作。

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在同一片天空下,走着各自的路。

偶尔会想起彼此,但不再试图靠近。

因为他们都明白,有些距离,是岁月造成的,无法弥补。

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再也回不了头。

但这不代表遗憾,也不代表后悔。

只是代表成长,代表理解,代表接受。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和错过,充满了相遇和别离。

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林志远和韩若卿,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这或许就是青春爱情最好的结局——不是相守,而是成长。

不是拥有,而是成为。

在那个秋天的重逢之后,他们终于学会了放下。

放下遗憾,放下执念,放下那个年少时的自己。

然后带着美好的回忆,继续走向各自的未来。

这就是命运的馈赠——它让你失去一些东西,但也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它让你错过一些人,但也让你遇见一些人。

它让你经历痛苦,但也让你懂得珍惜。

而那些曾经深深爱过的人,会永远活在你的心里,成为你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就像那束白玫瑰,虽然会凋谢,但香气会永远留在记忆里。

就像那份青春年少的爱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的美好会伴随一生。

二十年后的重逢,不是为了重新开始,而是为了好好告别。

告别过去的自己,告别年少的梦想,告别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后,带着一颗更加成熟的心,去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成长的意义,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而林志远和韩若卿,都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可以微笑着告别,可以祝福彼此的未来。

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真正的成熟,不是得到,而是放下。

在这个秋天,他们终于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关于爱情,关于成长,关于命运,关于选择。

而这一课的名字,叫做:放下与祝福。

来源:苹果味的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