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在大学医学院完成的调查显示:穿了一整天未换洗的内裤,每平方厘米上的细菌数量能达到10000个以上,其中不少还是致病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有些人每天换洗内裤是雷打不动的习惯,有些人却总能给自己找个理由,今天太晚了、明天还可以穿、没怎么出汗、懒得洗、不脏……等等。
一条穿了一天的内裤到底有多“脏”?这不是光凭感觉说了算,真要用显微镜去看,怕是再铁的人都得恶心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一条内裤贴身穿着一天,会接触汗液、尿液残留、皮肤分泌物、肛门周围的细菌、女性的阴道分泌物等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细菌、真菌的繁殖速度堪称恐怖。
一项在大学医学院完成的调查显示:穿了一整天未换洗的内裤,每平方厘米上的细菌数量能达到10000个以上,其中不少还是致病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一些实验室在采集了50条穿过一天的内裤样本后,发现其中有超过70%都检测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肠道中,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问题,但当它从肛门区域“跑偏”了,比如进入女性阴道、泌尿道或者尿道口,就很可能引发尿路感染、阴道炎、膀胱炎等疾病。
在男性身上,虽然结构不同,但感染风险同样存在,尤其是卫生状况不佳的人群。不要以为只有性行为才会传播疾病,一条没洗的内裤就足够带来麻烦了。
有些人还喜欢连续穿同一条内裤两三天,甚至更久。表面上看,没变色没异味,觉得没啥事,其实已经是个“细菌窝”了。
人体每天通过汗腺、皮脂腺排出大量汗液和油脂,皮肤代谢的老化角质、尿液中微量渗出的氨成分、排便后未能彻底清洁干净的残留物,全都藏在那小小的一块布上。
再加上白天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摩擦,那些脏东西更是被牢牢“印”在布料纤维里。别觉得自己体质好、不容易感染,微生物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绝对安全。
还有一种说法也要警惕,有些人会说自己不怎么出汗、活动少,坐在办公室一天都干干净净的,内裤自然不会脏。
即便只是静坐不动,私处的封闭环境加上人体基础代谢,照样会产生潮气和排泄物残留。女性的阴道每日分泌量约在1.5毫升左右,虽然不多,但积累在内裤上一整天也绝非“清爽”。
加上空气不流通,这种环境特别容易让细菌滋生,诱发感染。特别是在女性月经前后,免疫力波动更大,内裤不干净是非常容易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高危因素之一。
男性也不能掉以轻心,不洁内裤对男性生殖系统同样有潜在风险,尤其是睾丸部位的温度一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也会更快。
有些人为了图方便,甚至连洗内裤都省了,直接第二天反过来穿。乍一看好像是个“聪明”的应急办法,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布料的吸附能力不会因为翻面而消失,细菌也不会“乖乖待在原位”。
更何况内裤的缝隙结构决定了比其他衣物更容易藏污纳垢,只有彻底清洗并晾晒,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病原体。就算不是为了清洁,穿脏内裤带来的异味、闷热感,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舒适度。
内裤属于高频贴身衣物,每天应更换内裤并清洗干净、充分晾干。有些细菌和真菌在潮湿环境中可以存活几小时甚至数天,如果清洗后未能彻底晾干,更容易造成反复感染。尤其是南方潮湿季节,最好采用阳光直晒,或者使用烘干机确保完全干燥。
有些人喜欢将洗好的内裤挂在卫生间里晾着,温湿的空气让细菌滋生更快,这种做法也需要改掉。
穿脏内裤还会影响心理状态,长期穿着不洁衣物其实会让人不自觉地产生焦虑、紧张,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亲密关系中,怕有异味、怕被发现,让情绪紧绷。长期处于这种压力状态下,身体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间接让感染风险更高。
最该注意的是青少年群体,青春期孩子在学校住宿,没有人督促,常常穿着同一条内裤好几天。由于身体还在发育,对细菌的抵抗力相对较低,不洁的内裤更容易诱发生殖系统炎症。
不只是细菌、真菌,还有寄生虫也有可能通过内裤传播。蛲虫卵等可以附着在衣物表面,通过手部接触传播给自己或他人,儿童尤其容易出现这种交叉感染的情况。所以洗内裤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对身边人的一种负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云杰,张丽.个人卫生习惯与泌尿系统感染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10):1430-1435.
[2]刘燕.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防治[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2):98-102.
[3]陈浩.大学生宿舍内衣物清洁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4,45(1):87-91.
[4]赵可.男性内裤不洁行为与前列腺炎发生相关性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3,29(6):512-516.
[5]杨雨薇.关于日常穿着内衣对女性健康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与实践,2025,8(3):130-135.
来源:海洋记事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