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减亏55%!又一光伏国企逆势突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4:13 1

摘要:10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0.10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2.6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5.21%;扣非净利润亏损2.93亿元,同比收窄52.74%。

10月22日,易成新能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0.10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2.6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5.21%;扣非净利润亏损2.93亿元,同比收窄52.74%。

此次业绩亏损幅度大幅收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正稳步回升。这一成绩延续了年内向好趋势,其中第三季度表现最为亮眼,当季营收达9.41亿元,同比增幅达20.23%,业务增长动力持续增强。

不过,该公司经营现金流压力仍待化解。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57亿元,同比减少4.06亿元,主要受销售回款放缓影响。

转型新能源赛道

资料显示,易成新能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于2010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

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主营业务覆盖新能源电站与储能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锂离子电池制造、光伏电池配套组件制造以及石墨电极和负极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易成新能已形成以“碳材”“绿能”“储能”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公司业务遍布六省十个地市,成为国内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在细分市场领域,易成新能竞争力强劲。作为国内首批实现晶硅片切割刃料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尤为突出的是,其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业务,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炭素生产企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国际市场也跻身前五之列。此外,公司研发的800mm超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填补了国内炭素行业空白。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拥有218项专利,还拥有世界技术先进的PERC高效单晶硅电池生产线。

光伏扩张遇波折

事实上,易成新能的光伏业务布局起步较早。

2012年,该公司便涉足光伏发电领域,联合开发400MW太阳能电站,同时成立子公司,进军光伏工程及电站运营领域,以完善产业链布局。

2017年,该公司收购了平煤隆基新能源50.2%的股权。2020年12月,公司再次增持,购入平煤隆基新能源30%的股权,持股比例增至80.20%。

然而,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2024年,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了所持有的平煤隆基80.20%的股权。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光伏业务的投资力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光伏及风电电站持有量约600MW,并规划到2026年实现3GW全容量并网的目标。

在储能方面,公司于2025年完成对梅山湖公司65.55%股权及储能公司80%股权的收购,以推动负极材料产能释放及全钒液流电池扩产。

业绩大幅减亏

业绩方面,易成新能近年来步入业绩调整期。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4.2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5.38%;归属净利润亏损8.51亿元,同比转亏,创下近年来最差业绩纪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显露出复苏迹象,实现营业收入20.69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净利润亏损约1.7亿元,同比大幅减亏。这一向好态势延续至三季度,推动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进一步收窄。

从财务指标看,易成新能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31%,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16%,但较上年同期已上升15.98个百分点。

公司期间费用为4.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5亿元,期间费用率为15.78%,同比下降7.47个百分点,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当前,易成新能已明确规划,预计至2026年将达成3GW光伏及风电电站全容量并网目标。若此目标顺利达成,将为企业注入全新增长动能。

易成新能的发展路径,折射出中国光伏产业转型方向:由单一产品制造迈向全产业链布局,从单纯光伏业务拓展至“光伏+储能”协同共进。行业寒冬之际,恰是企业锤炼内功、蓄势待发的关键窗口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