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退学、险破产、27岁造出“世界冠军机器人”,他为啥能成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13:42 2

摘要:当同龄人还在为论文答辩焦虑时,姜哲源已经站在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风口浪尖。他创办的松延动力,估值突破20亿,旗下机器人能跑马拉松、做空翻,甚至在国际赛场上打败“波士顿动力”等老牌巨头。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98后科技新贵”的起点,竟是从清华博士退学、草根创业开始

戴着“必胜”红色发带,27岁的姜哲源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场边激动地挥舞双臂,为自家机器人N2加油助威,还不忘激情劝说旁边观众“买一台玩玩”。

这个2025年4月发生在北京亦庄的场景,让姜哲源和他的松延动力一举出圈,他被直播间的观众评价为“最有情绪价值的老板”。

N2机器人获得2025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亚军

当同龄人还在为论文答辩焦虑时,姜哲源已经站在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风口浪尖。他创办的松延动力,估值突破20亿,旗下机器人能跑马拉松、做空翻,甚至在国际赛场上打败“波士顿动力”等老牌巨头。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98后科技新贵”的起点,竟是从清华博士退学、草根创业开始的,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姜哲源的成长轨迹曾是一条标准的学术路线。

1998年出生的他,从幼儿园到博士都没离开过清华园。他的母亲任职北京大学,父亲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受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这样的家庭背景似乎注定他要走学术道路。高考时,姜哲源以北京市第28名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21年9月,姜哲源博士入学,专注于强化学习的研究。

也是在同一年,他在实验室看到了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后,彻底被震撼到:“原来机器人能做到这种程度!人形机器人才是未来。”姜哲源的内心深处,开始蠢蠢欲动着一个“不安分”的创业梦想。

然而,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清华的学术环境推崇“稳扎稳打”,而人形机器人在当时仍是冷门赛道,技术难度高、商业化遥遥无期。

2023年,是姜哲源在清华大学读博的第三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博士学位,退学创业!

“导师劝我再等等,父母也担心风险。”姜哲源回忆当时的情景,“但我知道,如果错过窗口期,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了。”姜哲源的父亲找来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朋友,本意是劝儿子继续读完博士,但没想到在一番深谈后,那位企业家反而给姜哲源投资了10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拿着这100万,2023年9月,姜哲源正式创立了松延动力。

姜哲源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5岁,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院校。这群年轻人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工作。姜哲源的工作日程表半小时起排,经常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团队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将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原型机N1从概念设计推进到加工制造,并完成了装配与测试。

资本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团队。姜哲源回忆:“第一台机器人制造出来,第一轮融资就拿到了;再把机器人调到能平稳行走之后,第二轮融资就拿到了,前两轮拿了3000多万元。”

然而,危机在风光正劲时悄然降临。

创业初期,姜哲源的团队像一群“技术理想主义者”。他们拒绝“PPT造车”式的融资套路,坚持自主研发核心部件,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重拳。突然手握巨资,姜哲源坦言自己“心态膨胀了”。松延动力的团队快速扩张,开销也日渐增多。

“结果钱烧得太快了。”姜哲源坦言,“2024年春节前,账上只剩30万,连工资都发不出。”更糟的是,首款原型机因技术不成熟频繁故障,投资人开始动摇。

姜哲源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他形容那段时间公司的状态是“多器官衰竭”。“我甚至一度觉得这个公司要完了。”姜哲源回忆道。

在危急时刻,姜哲源展现了理工科学生的特质——回归问题本质。冷静下来后,他判断在技术趋势上,人形机器人领域强化学习必然要取代MPC(模型预测控制)。他决定从0开始搭建强化学习的团队。为筛选人才,姜哲源自己设计了一套题,要求面试者基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团队的四足机器人开源代码,调试双足机器人行走的运动控制。最终,通过考核的人成了松延动力核心算法团队的中坚力量。新团队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让机器人从走路、跑步、跳跃全部跑通,迅速完成了技术迭代。

姜哲源把这次危机后的变革称为公司内部的“第二次创业”。

姜哲源头戴红色“必胜”发带在场边为自家机器人加油

后空翻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中最难的动作之一。姜哲源带领团队把所有资源聚焦在这一动作上。一个多月后,他们攻克了散热问题、状态估计、地形设计等“100个小问题”,N2机器人拥有了“室内外多场景连续空翻”的能力。

随后,2025年4月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为松延动力真正的转折点。N2机器人获得亚军,姜哲源头戴红色“必胜”发带在场边加油的画面传播开来,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流量。比赛结束后,N2机器人大订突破1000台,超过了姜哲源为2025年设定的全年量产目标。

4个月后,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因外形小巧而被观众亲切称为“小孩哥”的N2机器人又获得了自由体操冠军和单机舞蹈亚军,E1机器人以1.25米的成绩获得立定跳远冠军。

N2机器人获得了2025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自由体操冠军

截至目前,松延动力总订单量已突破2500台,总合同额超过1亿元,成为继宇树科技之后,又一家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尽管成绩斐然,但姜哲源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还是‘玩具’,离真正落地还差得远。”他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2025年推出的E1家用机器人,已能完成基础收纳、简单清洁等工作;在更远的规划中,机器人将具备养老护理、教育陪伴等功能。

“行业现在处于泡沫期,但长期一定正确。”姜哲源比喻道,“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当时没人想到会改变世界,但现在我们离不开它。”

如今,姜哲源的身上有三张光鲜的标签:福布斯U30、胡润U30、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冠军。但他最珍视的,还是团队墙上那句标语——“为人类探索机器人的边界”。

来源:我是科学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