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与创新表达——江西广电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9:40 2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观众收视及消费习惯的转变,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高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在江西,微短剧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观众收视及消费习惯的转变,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市场高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在江西,微短剧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江西微短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微短剧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如《80年代婚姻保卫战》《辣都传奇之双辣厨神》等一批批优秀的微短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也有扣人心弦的悬疑探案,还有呈现名山大川的文旅佳作。不仅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观看需求,也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江西微短剧产业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微短剧的传播效应,江西的秀美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得以充分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种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微短剧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方面,依托赣江新区等地出台的网络微短剧扶持政策,从剧本创作、取景拍摄、场地装修、审核备案、上线播出等环节,为微短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可以看到,尽管江西微短剧市场在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微短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内容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微短剧的制作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来支持,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得以提升。品牌效应的薄弱、原创内容的匮乏和专业人才的短缺也可能会制约微短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以下简称“江西广电”)在布局微短剧产业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抓住政策赋能优势,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创新表达,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快打造微短剧上下游产业链,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政策赋能

培养主流短剧新质生产力

政策扶持既是微短剧这片生机勃勃创意田野的“及时雨”,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宝贵的“阳光雨露”,更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激发了行业内的无限潜能。在政策春雨的沐浴下,江西微短剧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不断涌现出具有主流价值观、高质量内容的新作品。好的创作机制,让一批短剧的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化传播的新航道。

积极投身微短剧蓝海,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措施。2024年7月,江西广电发布了“繁星”系列微短剧创作计划,并且对首部作品《80年代婚姻保卫战》给予了充分的资金扶持。

在“繁星”计划的推动下,江西广电的微短剧创作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该计划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还通过资金扶持、专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专业素养。这使得江西广电的微短剧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在形式上更加新颖独特,在质量上更加精良上乘。《80年代婚姻保卫战》在南昌赣江新区新祺周等地完成了拍摄,又依托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的联合创作机制,获取了10万元的创作经费。这不仅减轻了制作团队的经济压力,还鼓励团队更加专注于内容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

此外,江西广电通过与赣江新区、萍乡市、吉安市等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成功获得了更多的拍摄场地和资金支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有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在短剧制作方面,政府提供的拍摄场地不仅降低了制作团队的场地租赁成本,还丰富了短剧的场景选择,使得作品更具观赏性和真实感。同时,政府的资金支持也缓解了制作团队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作和执行上面,从而提升短剧的整体质量。

秉持长期主义理念,重视内容联动机制,打通创作部门的资源共享。在政策赋能的强劲东风下,江西广电积极培养主流短剧新质生产力,致力于微短剧创作的提质增效。作为内容生产的“国家队”,要在这片新兴领域中脱颖而出,必须依托其深厚的行业底蕴与强大的制作实力。江西广电旗下江西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是深耕传统影视剧多年的资深影视制作公司,如同影视行业的“老炮儿”,拥有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在微短剧的创作过程中,江西广电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强调作品的长期价值,相较于追求短期的流量效应,更为注重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追求内容深度与品质,关注对文化传承与观众情感的深刻理解,致力于推出能够为受众带来持久吸引力的作品。如《辣都传奇之双辣厨神》不仅展现了美食的魅力,更通过男女主角的成长与奋斗,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和贴近生活的剧情设计,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这种情感连接的建立,促使观众不仅关注作品本身,更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为了更好地激发资深影视制作公司的活力,江西广电打破团队壁垒,建立高效联动的创作机制,为传统影视制作与新兴微短剧创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双方能够无缝对接,共享资源,协同作战。例如,通过不定期举办的剧本研讨会,邀请来自不同团队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会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就微短剧的题材选择、剧情构思、人物塑造等核心要素进行深入探讨。这种跨团队的智慧碰撞,不仅激发了新的创意火花,还促进了微短剧题材的多样化和内容的深度挖掘。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编剧的加入,江西广电还创新性地设立了精品微短剧编剧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成为编剧们的创意孵化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尽情创作的空间。在这里,编剧们不仅可以得到来自江西广电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还能与其他编剧交流心得,共同进步。这种以编剧为核心的创作模式,极大地激发了编剧们的创作热情,催生了一批批富有新意和深度的微短剧剧本。

探索多元化变现模式,“短剧+产业”全面发力。政策春风的吹拂,为主流短剧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微短剧的创新与发展,多次发文指导,明确提出要利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这一政策导向不仅为短剧创作者指明了方向,更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西广电作为政策的践行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打通短剧上下游产业作为探索微短剧行业的工作重点,力求在政策赋能下,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短剧产业链。

在探索多元化变现模式的道路上,江西广电力求用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寻找突破。从市场反馈来看,单一的盈利模式难以支撑短剧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江西广电不仅注重短剧内容的创新与优化,更在商业模式上寻求突破。通过版权运营、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将短剧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广电在推动微短剧产业与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共同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引入,不仅为短剧行业输送了大量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更为教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学生们在参与短剧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还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江西广电还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打造短剧产业链。他们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集内容创作、制作发行、营销推广、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构建,不仅提高了短剧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江西广电在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政策赋能,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培养主流短剧新质生产力。这些政策不仅为微短剧的创作、制作和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微短剧作品的数量提升和质量飞跃。

创新表达

持续推动微短剧向精向优

在推动微短剧向精向优的发展过程中,江西广电不仅注重内容创新,更在形式、技术、合作模式等多个维度上大胆尝试,用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实践案例,诠释了何为“创新表达”。

在内容创新上,深入大众生活,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面对微短剧同质化竞争的愈演愈烈,江西广电另辟蹊径,不满足于传统的叙事套路,而是敢于打破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既接地气又充满新意的剧情。

例如,《80年代婚姻保卫战》这部剧深入挖掘具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典型题材,通过巧妙地“穿越”,像时光机一般将观众带回了那个纯真而又复杂的年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描绘,精心设计的剧情和立体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婚姻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该剧的题材选择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独特性。80年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转型的时代,婚姻与家庭观念也在这个时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该剧以这个时代为背景,成功勾起了观众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于婚姻与家庭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题材的独特性和时代感,使得该剧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该剧在制作方面也展现出了比较高的水准。画面质感出色,场景布置和服装道具都精心打造,再现了80年代的生活风貌。音效、配乐等也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剧体验。这种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得该剧在品质上有了坚实的保障。

在形式创新上,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尝试各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在“文旅+短剧”的激烈竞争中,江西广电努力突围,推出“四微一体”模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微直播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微短剧的内容形式,还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和黏性。围绕江西萍乡“中国辣都”打造的微短剧《辣都传奇之双辣厨神》、微综艺《热辣滚烫的辣都》、微纪录片《剧说很好看·辣都篇》以及萍乡花蝴蝶的品牌直播就是最好的印证。微短剧《辣都传奇之双辣厨神》成功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名单,同时也上榜了“短剧游江西 文旅新赣线”的推荐剧目。对品质和持久吸引力的追求,不仅提升了江西广电微短剧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微短剧产业的发展树立标杆。

《辣都传奇之双辣厨神》不仅是一部以美食为载体的微短剧,更是一部融合了竞技、合作与文化传承的佳作。在这部作品中,除了美食元素的丰富多样,剧情的紧凑刺激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男主和女主,在对抗反派、传承厨艺中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们之间的竞技与合作,不仅体现了“中国辣都”的美味,更折射出人物的成长弧光。这种紧张而富有情感的剧情设计,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和心弦。而微综艺《热辣滚烫的辣都》和微纪录片《剧说很好看·辣都篇》则以更加轻松、活泼的形式,通过文旅达人及大V带领大家深入探访萍乡的街头巷尾,寻找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美味佳肴,来更多地展现城市的风貌。通过“文旅+微短剧”,实现了跨媒介叙事。将故事从屏幕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形成了完整的叙事矩阵。通过跨媒介叙事,不仅扩大了故事的传播范围,还提升了故事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在合作模式创新上,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微短剧创作方式的多样性给了合作模式很大的空间,其中品牌定制短剧成为创新创优不可或缺的助力。例如,江西广电今视频与萍乡市等地方的紧密合作,不仅为“微短剧+文旅”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拓宽了微短剧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江西交通广播推出的横屏精品微短剧《遇见青花》,就是与景德镇陶瓷产业深度合作的成果。

2025年初,今视频达成了与女性护理品牌艾护贝在短剧板块的战略合作,三八妇女节当天推出的微短剧《成为女人的那几天》上线后迅速引发热议,这部剧的背后,是对女性的关怀和对性别平等的坚持。通过这部剧,让更多人理解女性的不易,也让女性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温暖。此外,今视频还利用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推动展开与合作伙伴的短剧创作。通过技术赋能,打开短剧创作的新局面,以技术引领,创新短剧表达。例如,江西首部XR文旅微短剧《豫章旧梦》,就通过XR的呈现形式,展现了大唐盛景下的滕王阁以及诗人王勃的故事。

江西广电在推动微短剧向精向优的发展道路上,始终秉持着匠心精神,就像一位匠人,以创新为锤,以表达为刃,精心雕琢着每一部微短剧作品,使其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全面发力

探索短剧产业发展无限可能

在未来,微短剧产业无疑将拥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内容层面。未来的微短剧将更加注重原创性与文化内涵。创作者们将深入挖掘各类题材,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将成为市场上的新宠。此外,与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微短剧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通过讲述独具魅力的故事,传递文化价值,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技术层面。随着5G、AI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微短剧的制作将更为精细化、智能化,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同时,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为微短剧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使其能够迅速触达目标受众,实现精准营销。

产业链层面。产业的完善与协同也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宣传推广、衍生品开发,微短剧产业将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作战将推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跨界合作也将成为常态,如与电商、游戏等产业的联动,将为微短剧带来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短剧出海层面。国际化发展是未来微短剧产业不可忽视的趋势。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微短剧作品将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观众见面。这不仅能够扩大微短剧的国际影响力,还为创作者带来更多海外市场的商业机会。

在蓬勃发展的微短剧行业浪潮里,江西广电也顺势而为,做好了突破和应对挑战的准备。

首先是内容方面。为了进一步提升微短剧的质量,江西广电将倡导并实施更高的制作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微短剧制作规范,提高剧本的创意性和故事的吸引力,以及加强对演员表演、摄影、剪辑等各个环节的专业指导,从而提升微短剧整体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其次是技术研发方面。将继续推动AI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完善AI、AR、XR等技术在微短剧中的运用,拓宽技术赋能微短剧的运用场景边界,将技术与内容创作深度融合起来。再次是市场推广方面。江西广电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媒体资源和传播渠道,加大对优秀微短剧作品的宣传力度。通过与优酷、爱奇艺、腾讯、抖音、快手、百度、红果等各大视频平台合作,推动微短剧的广泛传播,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同时,江西广电还将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为微短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除此之外,江西广电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微短剧的出海。江西广电拥有江西省排名第一的海外媒体账号平台,在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拥有上百万的粉丝,具备自有的出海平台及能力,另外,还将通过参与国际影视节、文化交流等活动,展示江西微短剧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拓宽海外市场,提升江西微短剧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江西广电期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微短剧产业的创新活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微短剧作品和人才,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

结 语

在政策赋能与创新表达的双重驱动下,江西广电对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是在浩瀚的文化产业海洋中寻找引领航向的灯塔,这不仅是对传统影视制作模式的一次勇敢跨越,更是对新媒体时代内容消费趋势的一次精准把握。

展望未来,微短剧市场将步入一个内容为王、技术赋能、融合创新的新纪元。江西广电的实践,就如同播种在创意田野上的一颗种子,在政策的阳光雨露滋养下,将茁壮成长为一片繁花似锦的创意森林。在这片森林里,每一部微短剧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它们以短小精悍的姿态绽放,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技术的迭代升级,将为微短剧的创作插上翅膀,使其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飞向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而政策的持续赋能,则是这个飞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导航仪,确保微短剧产业在正确的航道上翱翔,不断探索内容与形式的新边界。

总而言之,在这场文化与科技交织的变革中,江西广电还将持续不断付出努力,让微短剧逐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微短剧+”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江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进发。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