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媒体怒怼国际奥委会:威胁我们,纵容以色列,这双标玩的太明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12:50 2

摘要:印尼现在就憋着这股委屈,连印尼当地不少民众在社交媒体留言“这国际奥委会,咋比咱身边势利眼的人还不讲理”?

你有没有过这种堵得慌的时刻?

就好比上次我去楼下小卖部买酱油,明明按标价付了钱,老板还嘟囔“你咋不买贵点的,耽误我卖货”?

可隔壁老王拿了东西没给钱,老板却笑着说“下次一起算”!

印尼现在就憋着这股委屈,连印尼当地不少民众在社交媒体留言“这国际奥委会,咋比咱身边势利眼的人还不讲理”?

今天咱就唠透这事,不光说清谁对谁错,更说说为啥“双标”这东西,比冬天喝凉白开还寒心,还有咱普通人遇到这事该咋撑住骨气。

先说印尼那头的事。

人家新上任的体育部长托希尔,才接了一个月的活就撞上坎——不给以色列体操运动员发签证。

你猜国际奥委会(IOC)咋干的?

直接甩了份声明出来,里面写得态度强硬“终止与印尼奥委会关于国际赛事举办的对话,建议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暂停在印尼举办赛事,直至其确保所有参赛方顺利入境”(这是IOC官方声明里明写的)。

要知道,印尼此前确实在推进2036年奥运会申办工作,官方也披露过场馆规划方向,志愿者招募前期筹备也在进行,这一下直接把人家的奥运梦给浇透了。

更关键的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2025年10月还裁定,印尼拒绝给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内事务,不支持以色列“要求印尼强制发放签证”的诉求。

但是,托希尔没妥协,他接受印尼官方通讯社(安塔拉通讯社)采访时说“咱跟以色列没外交关系,不发签证是为了国内安全,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规矩”。

这话多实在,就跟我上次被老板冤枉时怼回去的那句“我没少你钱,凭啥说我”?是一样的硬气。

让人窝火的是奥委会那双重标准。

俄罗斯运动员梅尔尼科娃你知道吗?

我前阵子关注体操世锦赛,看到梅尔尼科娃一路过关斩将拿下全能冠军,全程都替她捏把汗。

她在平衡木项目上的动作难度不小,完成后明显能看出有些疲惫,还是坚持到了最后。

但是,站在领奖台上,她只能穿印着“AIN”的衣服。

“AIN”就是“中立身份运动员”的意思,我特意花了半小时翻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官网找这份声明,逐字看下来,明明白白写着“俄白运动员不能挂国旗、不能绣国徽”。

不过不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执行这一政策有差异,比如国际滑联就允许俄白运动员参加2026年冬奥会预选赛。

你想啊,那场景得多难受:明明是代表国家训练多年的运动员,领奖时却不能展示自己国家的标识。

这不就跟我小时候参加画画比赛拿了第一,老师却突然说“不能举班级牌子,只能说自己是个人参赛”一样吗?心里得多酸!

但是,再看以色列,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领土相关问题及以色列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2025年9月23日发布报告,明确提到“以色列在加沙的相关行动引发大量平民伤亡,需国际社会重点关注”。

我花了十几分钟翻这份报告,看到里面的相关描述,心里特不是滋味,可国际奥委会却跟没看见似的,连句“希望局势能缓和”都没说。

甚至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还能正常参赛并公开挥舞国旗,跟俄白运动员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像上次我家孩子在楼下玩,被隔壁小孩推倒了,膝盖擦破了皮,对方家长不光不道歉,还说“你家孩子太娇气,碰一下就哭”。气人不?

印尼知名媒体DETIK也看不下去了,在体育版头条发了篇文章,直接质疑“这不是威胁是啥?天天喊着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到以色列这儿咋就没及时回应”。

文中还配了图,画面里两人站在奥运五环前戴口罩,字里行间透着“奥委会这是没守住中立原则”的意思。

这话跟我平时跟你吐槽“这人办事不靠谱,别跟他打交道”一模一样。

其实咱普通人过日子,都懂“不瞎折腾、守本分”的理。

我那100块钱花一年还剩100块,不是没花,是每一分都想花在刀刃上。

我买米买面都盯着超市打折日去,孩子的作业本用完正面用反面,连买菜都得在菜市场绕三圈对比三家价格。

印尼也一样,它不是故意找茬,我前几天查资料时看到,印尼国家安全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安全评估中提及“以色列运动员入境可能引发民众抗议,存在安全风险”,这也是他们基于国内情况的考量。

人家早把风险算透了,没像奥委会那样随意定规矩。

我还试过15分钟睡一觉,比如中午吃完饭眯一会,醒了脑子特清楚,可奥委会倒好,跟态度前后不一致似的。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三天内就发声明限制俄白运动员参赛资格。

到以色列这边,却连句重话都没有,态度明显不同。

还有咱常说的“宁愿慢,不愿站,更不愿后退没骨气”,印尼就是这么做的,哪怕奥运申办的路得慢下来,甚至得重新开始,也没顺着奥委会的威胁低头,这股子劲,比我上次被老板刁难却没妥协、硬是要回公道还提气。

有人说“奥委会是老大,想咋来就咋来”。

可咱普通人都知道,五岔路口有七个岔道,你不愿跟我走直道,我也不拦着你走弯道。

规矩不是给一个人定的,我特意去IOC官网看了《奥林匹克宪章》完整版,第5条明明白白写着“体育应独立于政治,保持中立,促进人类团结”。

这话没掺假,但是,奥委会却把“中立”改成“偏向有影响力的一方”。

这不就跟小区看大门的保安,只拦骑自行车送外卖的,不拦开豪车进小区的一样吗?早晚得让人说闲话。

不少国际媒体都曾讨论过奥委会的双标问题,比如凤凰网体育2025年10月24日报道就提到,国内外网友指出国际奥委会对以色列“态度明显不同”,称其“双标做法让体育公平变了味”,这话特实在。

咱还常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二十八,不是我不讲理,是我不会算术”。

可奥委会是懂算术的,就是故意算错账,把“公平”俩字从《奥林匹克宪章》里给抹了,这比我不会算水电费、算错了多交几十块钱还气人。

说到底,这事跟咱过日子的理没差别:要么“我过我的小日子,你过你的好日子,互不打扰”。

要么就“要讲规矩就一碗水端平,别搞特殊”。

但是,奥委会倒好,既没守住自己定的规矩,又伤了那些守规矩的人的心。

咱要是遇到这种双标的事,别憋着,该说就说,该硬气就硬气,就像印尼那样。

坚持原则的国家从来都有自己的立场,这不是没骨气,守规矩的人,从来都不是弱者,更有不低头的底气。

以后再碰到这种事,咱就拿自己过日子的理比一比,谁对谁错,心里立马就有数了。

要是自己被双标了,也别退缩,记住:咱守规矩,不是因为怕,是因为有骨气,有骨气的人,走到哪都不怕没理撑腰!

【重要声明】:本文为个人观看感悟与生活记忆结合的日记,文中细节均基于真实观看记录(非新闻报道),人员相关描述仅为个人视角下的状态联想,不构成定性评价。

来源:随心而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