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因为亲共,我被台湾当局拉黑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2:30 2

摘要:我家是普通人家,父母做点小生意,我从小就爱读书,考上了大学,后来有机会去美国留学。1960年代末,我到了美国,进了威斯康星大学,读物理专业。那时候美国到处是反战浪潮,越战打得热火朝天,我也没闲着,跟着同学去参加些民权活动,学着怎么表达意见。留学生活不轻松,得打

大家好,我是林孝信,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保钓运动那段事。说起来,我出生在台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候台湾刚从战后恢复,大家生活还挺苦的。

我家是普通人家,父母做点小生意,我从小就爱读书,考上了大学,后来有机会去美国留学。1960年代末,我到了美国,进了威斯康星大学,读物理专业。那时候美国到处是反战浪潮,越战打得热火朝天,我也没闲着,跟着同学去参加些民权活动,学着怎么表达意见。留学生活不轻松,得打工赚钱,课余时间还得适应英语环境,但这些经历让我开始关注国际新闻,特别是亚洲的事。

保钓运动是怎么起来的呢?简单说,1970年,美国国务院突然宣布要把钓鱼岛的行政权交给日本,这事源于冲绳归还协议。

日本二战投降后,钓鱼岛本来该还给中国,结果美国管着琉球群岛,顺带管了钓鱼岛。1968年联合国报告说东海海底有石油,日本就眼红了,开始宣称主权。台湾当局当时是国民党执政,他们对这事反应迟钝,没什么强硬表态。留学生们一看,这不是欺负人吗?钓鱼岛明明是中国领土,从明清地图就标得清清楚楚。我们这些在美国的台湾留学生,大多父母辈是从大陆过来的,对中华民族有深厚感情,看到美国和日本这么搞,火气就上来了。

1970年底,我们在学校开始讨论这事。没有互联网,大家靠短波广播听大陆新闻,从香港买杂志看资料。普林斯顿大学那边先动起来,成立了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我很快就加入了类似小组。我们觉得国民党太软弱,北京那边态度硬气得多,直接说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我们留学生大多是研究生,因为台湾规定得服完兵役才能出国,年纪都二十多岁,想法成熟点。1971年1月,纽约联合国总部外,两千多台湾和香港留学生集会,高喊口号反对美国支持日本。大家分头起草请愿书,寄给台湾当局和美国国务院。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也跟上,留学生们自发组织,印小报传播消息,在华人社区流传。

那时候运动分成几派,有右派支持国民党,有中间派想改革,还有左派倾向北京。我算是中间偏左吧,因为看到大陆在领土问题上不妥协,觉得他们更有骨气。4月份,华盛顿大游行,几千人参加,我们从各地坐巴士赶过去,向国务院递交抗议书。国民党当局一看留学生闹得凶,派人来美国“疏导”,其实就是监视和打报告。很多人因为喊了支持北京的口号,就被贴上亲共标签。台湾情报单位很活跃,留学生圈子里谁说了什么,都记录在案。回台湾的护照续签时,就开始刁难。

我具体是怎么被拉黑的?1971年夏天,我参与了布朗大学会议,讨论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会上左派留学生公开说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鼓掌支持。9月21日,联合国大游行,我们举着五星红旗,高呼口号。那次活动后,台湾当局就动手了。根据当时黑名单制度,我被列入名单,护照注销了。黑名单是国民党控制异议分子的工具,从1960年代就开始用,针对海外留学生特别严。规定上,黑名单要等好多年才能解除,我的情况是17年才解禁。为什么说我亲共?因为我公开赞同北京在钓鱼岛上的立场,国民党觉得这等于背叛他们的一中原则。其实我们留学生只是想维护民族利益,国民党自己不作为,还怪我们。

被拉黑后,生活一下子变了。我没法回台湾探亲,家人那边也受牵连,父母被当局问话,警告别跟海外“匪谍”联系。我在美国继续读博,拿了物理博士,但找工作时总觉得有阴影。台湾当局不只注销护照,还通知美国移民局注意我这类人。好在我有美国绿卡,勉强安定下来。但心里堵得慌,有家回不去,成了海外游子。同期很多人也这样,李我焱、花俊雄他们被黑近20年,郭松棻干脆去了大陆工作。郑愁予当时是保钓主席,也被取消护照。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本来想为国家出力,结果成了当局眼中的威胁。

运动高峰在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那天现场很多人庆祝,坦桑尼亚大使还跳舞。我们留学生觉得这是转折,但对台湾当局是打击。他们更加强监控,1972年保钓运动传回台湾本土,台大学生开始集会,国民党赶紧接管学生团体,用救国团控制。1973年,百万小时献身运动,本来是学生自发服务农村,结果被当局收编。1974年,台大哲学系事件,当局搜查陈鼓应等学者住宅,解雇 liberal 教授,停办研究生班。这就把学生运动压下去了。

我被拉黑期间,在美国继续参与华人活动,帮纽约社区办报纸,写文章讨论领土问题。没美化国民党,他们的做法就是高压,很多人因此流散海外。1970年代中后期,我转行去大学教书,研究物理,但总抽时间关注中国事务。黑名单制度到1980年代末才逐步解除,1987年台湾解严后,黑名单才大规模取消。我等到1987年才回台湾,17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家人老了,台湾社会也变了,从戒严到民主化。

保钓运动影响深远,它让很多留学生从爱国转向统派或左翼。右派如马英九,后来回台湾从政,当了总统。但左派很多人留在海外,或去大陆发展。钓鱼岛争端到现在还没解决,2012年日本购岛,又引发中台抗议。台湾角色从主角变配角,现在年轻人对大陆认知淡了,受教育影响,总觉得台湾独立于大陆。但现实是,市场机会在大陆,台湾两千万人口,比不过大陆的规模。香港也类似,殖民教育遗留问题,现在年轻人就业难,机会被大陆抢走。

我退休后,还在讲这些历史,提醒年轻人别忘根。保钓不是亲共那么简单,是民族觉醒。国民党当年黑名单害了不少人,但也推动了台湾民主化。总之,这段经历让我看清国际格局,别轻信当局宣传,得自己判断。

来源:册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