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在古代可没这回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4 08:15 2

摘要:古代中国是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社会,礼制观念和等级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即使经历漫长的王朝变更和权力更迭,等级制度都没有中断过,而是不断地完善发展,直至大清亡了。

古代中国是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社会,礼制观念和等级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即使经历漫长的王朝变更和权力更迭,等级制度都没有中断过,而是不断地完善发展,直至大清亡了。

等级制度通过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从服饰到车轿、从婚姻到官制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所有人都要遵守这种礼制规范,在其范围内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

葛承雍教授的这本《中国古代等级制度》,从儒家思想与等级礼制观念的核心问题切入,分析等级制度的起源和特点,结合文物书画考古,分别从服饰、建筑、车轿、婚姻、丧葬、官制、财产、法律、家族、礼仪这十大方面与等级的关系进行阐述,既是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知识科普,也是对儒家文化的深度解读。

这十大方面涵盖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直至今天。

人们常说结婚要“门当户对”,指的便是双方家族门第的等级要高低相当。子女的婚姻也不能自己做主,而是要由家长前辈来决定。这些“三纲五常”都是等级制度的构成。

再说服装服饰,在古代不只是御寒之物,而是体现身份地位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服饰物品要根据等级身份来穿着,在服饰的颜色、花纹图案、用料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隋朝以固定的颜色来区分等级,是古代服饰史的一次重大变革,隋炀帝曾下诏规定按官职品级来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唐朝皇帝经常穿赭黄色服饰,后来黄袍逐渐成为皇帝专用服饰。到了元代就明文规定庶人不能穿赭黄、浅黄。到了明清朝,明黄色成了皇权的象征。

现在我们常开玩笑说,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但在古代却是没有这样的自由,古人的身份地位,是等级礼制给的,终其一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能僭越。想想还是现代社会更自由啊!

来源:欧阳历史大观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