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演员肖战在辽宁锦州拍摄新剧《小城良方》的好消息,让这座东北小城迅速成为网络热搜的焦点。据报道,剧集拍摄期间,大量粉丝涌入锦州“打卡”,当地酒店预订量激增,特色小吃供不应求,形成了“肖战一人带火一城”的文旅奇观。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明星效应、新媒体传播与
近日,演员肖战在辽宁锦州拍摄新剧《小城良方》的好消息,让这座东北小城迅速成为网络热搜的焦点。据报道,剧集拍摄期间,大量粉丝涌入锦州“打卡”,当地酒店预订量激增,特色小吃供不应求,形成了“肖战一人带火一城”的文旅奇观。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明星效应、新媒体传播与城市文旅需求深度碰撞的结果。它既展现出了当代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也为许多寻求发展的城市提供了值得深思的启示。
“肖战一人带火一城”的背后,是明星个人IP与城市文化符号的成功嫁接。肖战作为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青年演员,其拍摄行程本身就具备极高的关注度。而《小城良方》的剧名与锦州这座“小城”形成巧妙互文,让粉丝对剧情的期待自然转化为对城市风貌的好奇。这种转化并非简单的位置平移,而是通过社交媒体上剧照、路透视频的碎片化传播,将锦州的古塔、夜市、烧烤等地域特色,与肖战的个人形象进行“绑定”,赋予了城市景观以情感温度和叙事魅力。粉丝的“追随”行为,也从传统的明星艺人接机,升级为对明星艺人所见所闻、所食所感的全方位体验。他们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到来”,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主动创作、分享内容,使锦州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传统广告难以企及的巨大曝光。这种由粉丝自发完成的、充满情感投射的二次传播,其说服力远胜于官方宣传,真正实现了流量(关注度)到“留量”(消费停留)的高效转化。
“肖战出演的小城良方”之所以能奏效,离不开锦州本身深厚的“药引”。锦州作为辽西重镇,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历史厚重,到笔架山的自然奇观;从远近闻名的锦州烧烤,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座城市并非一张白纸,而是早已备好笔墨,只待一个被看见的契机。当地部门的快速反应也功不可没。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及时通过官方平台推介旅游线路、介绍特色美食,甚至巧妙地结合剧名,将城市形象定位为治愈现代人焦虑的“小城良方”。这种顺势而为的营销,将短暂的明星艺人热点,引导向对城市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避免了“昙花一现”的尴尬。这说明,城市若能提前练好“内功”,夯实文旅基础,便能在机遇来临时精准承接,将瞬间的“火爆”转化为持久的“温暖”。
肖战带火锦州的案例,其意义远超“饭圈经济”的范畴。它生动地展示出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文化娱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日益紧密的联动关系。一部剧、一位明星艺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最生动、最具吸引力的“动态名片”,不仅能拉动这座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还让当地的美食文化迅速出圈。这对于众多寻求破圈的城市,尤其是非一线城市和中小城镇,具有深刻的启示:与其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形象工程,倒不如找准自身的独特定位,寻找与流行文化、青年兴趣的契合点。无论是借助影视剧取景,还是挖掘本土名人的故事,或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核心在于讲述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好故事。城市营销需要学会“借力打力”,善于运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用真诚、有趣、有温度的方式与公众对话。
然而,我们也需保持清醒。明星效应可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城市文旅的长远发展,绝不能系于一人一时。热度过后,真正能留住游客的,依然是扎实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公共服务、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诚信的消费环境。如何将“明星艺人、网红”的声势,转化为“长红”的底蕴,实现从“被看见”到“被记住”的跨越,才是对城市管理者智慧和远见的真正考验。肖战与锦州的这次“相遇”,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营销范例。它让我们看到,当明星艺人的星光与城市的灯火交相辉映,才可以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剂“小城良方”的药理,在于情感连接、内容共创和价值共鸣。对于中国的众多城市而言,这或许正是一个启示: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每一座城都拥有成为“主角”的潜力,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良方”,并准备好迎接高光时刻的坚实底蕴。 #肖战#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