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怎么就负债一个亿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09:31 2

摘要:最近,王自如坐绿皮火车出差的画面,炸出了一圈数码圈老粉。这个曾出入五星级酒店、拿六位数广告报价的"测评一哥",如今因被限高只能挤硬座,背后那句"创业首要目标是还钱",揭开了他背负近亿债务的窘迫现状。从行业标杆到失信被执行人,王自如的跌落轨迹里,藏着创业路上最真

最近,王自如坐绿皮火车出差的画面,炸出了一圈数码圈老粉。这个曾出入五星级酒店、拿六位数广告报价的"测评一哥",如今因被限高只能挤硬座,背后那句"创业首要目标是还钱",揭开了他背负近亿债务的窘迫现状。从行业标杆到失信被执行人,王自如的跌落轨迹里,藏着创业路上最真实的坑。

时间拉回2012年,王自如创办的ZEALER横空出世,在当时的数码测评蓝海市场中迅速破圈。凭借"拆解极致、数据严谨"的标签,ZEALER不仅成为数码爱好者的"购机圣经",更被华为、三星等主流厂商奉为"行业意见标杆"。巅峰时期,其单条iPhone 6弯曲测试视频播放量突破1200万,商业合作接到手软,公司估值飙升至数亿元,29岁的王自如更是资本眼中的潜力股,受邀与行业大咖同台出席三星发布会。

那时的王自如,是真·行业意见领袖——厂商抢着送测新机,广告报价六位数,飞来飞去参加发布会的他,绝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会在绿皮火车硬座上颠簸。

ZEALER的命运转折,始于2014年那场与罗永浩的公开辩论。因锤子手机评测引发争议,罗永浩在全网直播中直指ZEALER收取OPPO、金立等厂商投资,却标榜"客观中立",王自如的回应乏力,直接击碎了平台的核心口碑。这场辩论后,ZEALER用户流失、厂商合作收缩,营收直接腰斩,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为挽救颓势,王自如选择疯狂扩张,涉足电商、供应链、线下体验店等多个领域。但主业根基未稳的盲目扩张,只换来"烧钱快、回本慢"的困局,资金链逐渐承压。更致命的是,早年融资时签署的个人连带回购条款——若公司未达标,他需以个人名义承担回购责任,用全部资产兜底。这纸对赌协议,成为日后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2021年,王自如入职格力,被委以渠道改革重任,七位数年薪一度被视作"救赎"。为保守所谓"高度机密"的工作,他宣布退网三年,彻底切断了个人流量来源,却也错过了短视频发展的黄金期。而ZEALER留下的隐患并未消失:2024年初,因离职时的股权转让税款、员工解除赔偿、固定成本等问题,加上个别股东对公司价值损失的追责,债务集中爆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他累计被强制执行超3600万元,叠加利息后总负债逼近1亿元,正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债务曝光后,格力迅速与其切割,2024年8月王自如离职。同年6月复出宣布进军AI赛道时,他否认"被格力开除",却承认"在格力的工资是以前的几分之一"。如今入职雷鸟创新,恰逢其新品发布会前夕,坐绿皮火车的热搜与新品曝光形成奇妙联动,被外界猜测为借势营销。

面对债务,王自如在访谈中坦言:"我承认我膨胀过,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更尖锐"。这份反思恰恰点出了关键——从口碑崩塌后的战略失误,到对赌协议的风险忽视,再到退网三年错失流量窗口,每一步选择都在累积风险。如今他明确"创业首要目标是还钱",却也面临现实难题:1亿债务仅靠打工和AI创业,短期内难以清零。

从测评一哥到绿皮常客,王自如的经历堪称创业警示录:商业信任一旦崩塌难以重建,对赌协议的风险不可轻视,而流量时代的缺席更可能彻底失势。如今他的"还钱之路"才刚起步,这场救赎能否成功,或许还要看新赛道的成色,更要看能否真正吸取过去的教训。

你怎么看王自如的起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科技搬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