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消费市场的2025年,阿里巴巴旗下夸克应用推出的对话助手功能,不仅标志着其“C计划”战略的实质性落地,更在AI助手赛道掀起新一轮竞争风暴。这款融合搜索与对话能力的创新产品,正以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重塑行业格局,其市场影响已超越单一产品范畴,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消费市场的2025年,阿里巴巴旗下夸克应用推出的对话助手功能,不仅标志着其“C计划”战略的实质性落地,更在AI助手赛道掀起新一轮竞争风暴。这款融合搜索与对话能力的创新产品,正以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重塑行业格局,其市场影响已超越单一产品范畴,成为观察中国AI商业化进程的重要样本。
技术底座:Qwen模型构筑差异化壁垒
夸克对话助手的核心竞争力源于阿里自研的Qwen系列闭源模型。据云栖大会披露,Qwen3-Max在Chatbot Arena评测中超越GPT-5与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其代码生成效率较前代提升40%,在电商场景中展现出显著商业化潜力。与通用大模型不同,夸克通过与通义实验室联合研发,将搜索推理能力深度嵌入模型训练,使对话助手在回答专业问题时能同步调用题库、文档扫描等垂直场景数据。例如,用户询问“AI算力板块投资逻辑”时,系统不仅提供基础分析,还能自动关联半导体周期、政策导向等关联信息,这种“搜索+生成”的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了通用AI助手内容泛化的问题。
场景革命:从工具集合到任务交付
夸克对话助手的上线,标志着其从“智能搜索工具”向“AI超级助手”的战略转型。通过首页助手模式或右滑入口,用户可一键调用深度搜索、拍照搜题、AI写作、扫描修图等12项核心功能,形成“对话即操作”的闭环体验。这种设计直击传统AI助手功能分散的痛点——此前夸克虽拥有“AI超级框”“造点”创作平台等工具,但用户需在不同入口间切换,操作路径冗长。如今,对话助手成为所有功能的“中枢神经”,例如用户拍摄一道数学题后,系统可自动识别题型、调用题库解析,并生成类似题目供练习,将单一搜题行为升级为学习任务闭环。
竞争博弈:与豆包的生态级对决
在AI助手市场,夸克对话助手的核心对手并非传统搜索工具,而是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5年8月,豆包月活用户达1.57亿,超越DeepSeek位列中国原生AI App首位;而夸克凭借1.5亿月活与50%以上00后用户占比紧随其后。两者竞争已从用户规模蔓延至生态构建:豆包通过抖音、B站投流策略,以日均1.5225亿元的营销投入快速占领年轻市场;夸克则依托阿里生态,在对话助手中嵌入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比价等场景服务,形成“AI+生活”的差异化路径。例如,用户查询餐厅时,对话助手可同步调取口碑评价、导航路线与优惠信息,这种深度整合能力是独立AI应用难以复制的。
商业逻辑:阿里AI战略的支点效应
夸克对话助手的推出,本质是阿里“云+模型+入口”闭环战略的关键落子。一方面,Qwen模型通过夸克的海量搜索数据持续迭代,反哺阿里云大模型技术;另一方面,对话助手作为C端流量入口,可为阿里生态内的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提供精准导流。据内部人士透露,夸克“C计划”还包含对标谷歌Chrome的AI浏览器,暗示阿里正以夸克为支点,系统性重构AI应用生态。这种战略价值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Qwen2.5-Max发布后,阿里港股在2月3日至4日期间上涨近12%,显示技术突破对估值的拉动效应。
挑战与隐忧:用户粘性与商业模式双考
尽管夸克对话助手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但其商业化路径仍面临考验。当前,夸克核心收入依赖网盘、扫描等会员付费,但用户需为不同功能重复购买,导致付费转化率低于百度网盘。相比之下,豆包通过API授权、B端合作、广告分成构建了多元收入体系。此外,夸克用户群体虽以年轻人为主,但Z世代付费意愿不足三成,更倾向选择免费替代品。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是夸克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
行业启示:AI助手的下半场竞争
夸克与豆包的博弈,折射出AI助手市场从“功能竞赛”向“生态竞赛”的转变。未来,胜负手将取决于三点:其一,垂直场景的深耕能力,如夸克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其二,多模态交互的突破,夸克AI眼镜已实现语音、视觉、手势的融合交互;其三,生态协同的广度,能否将AI能力延伸至车载、家居等终端。正如全球风投A16z在Top100 AI应用榜单中所言:“2025年的AI竞争,已从单一产品升级为系统战争。”
在这场变革中,夸克对话助手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领先,更在于其探索了一条“搜索+AI”的中国路径——既非完全复刻ChatGPT的通用模式,也非简单叠加AI功能,而是将二十年搜索积累转化为AI时代的护城河。当市场还在讨论“AI是否会取代搜索”时,夸克已用行动给出答案:真正的革新,是让搜索与AI彼此成就,共同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交互方式。
来源:国小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