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把这句话直接甩到陆克文脸上的时候,椭圆形办公室的空气像被突然拔掉电源的空调,瞬间闷住。
“你以前骂我疯子,现在端茶的手抖不抖?
”
特朗普把这句话直接甩到陆克文脸上的时候,椭圆形办公室的空气像被突然拔掉电源的空调,瞬间闷住。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旁边干笑,镜头扫过去,他手背上的青筋都在跳。
别误会,这不是狗血美剧,是上个月真发生的事。
特朗普把澳大使叫进来,不是为了谈铁矿价格,是先算旧账。
清单摊开,2017到2022,陆克文发的推特、采访、智库发言,打印出来整整八页,A4纸边还留着黄色荧光条,像老师批改差生作业。
“疯子”“最危险的人”“对民主的直播车祸”——原句原话,红笔圈得跟出血一样。
陆克文怎么接?
他先道歉,用词很外交:“我过去的措辞若让您不适,我遗憾。
”
中文互联网管这种叫“对不起,但下次还敢”。
特朗普听完耸肩,转头跟旁边人说:“看,我就说他比CNN会演。
”
你以为剧情到此打住?
并没有。
十分钟后,两人并肩出镜头,宣布美澳矿产出口量再提15%,核潜艇维护基地落址西澳,记者群一脸懵:刚才不是才吵架吗?
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撕完再合影,生意照做,朋友圈还得点赞。
有人替陆克文捏汗,怕他被“遣返”。
澳洲外交部10月放话:大使任期到2025,一天不差。
翻译过来:吵归吵,人还得用,毕竟陆克文认识国会山一半议员,连拜登都叫他“那个会说中文的澳洲家伙”。
特朗普11月竞选集会又提这茬,原话是:“澳大利亚?
铁哥们!
个别外交官嘴巴大,不影响我们卖酒卖矿。
”
现场红帽子一阵哄笑,镜头扫过,支持者举的牌子上写着“Keep America Great”,旁边却画着袋鼠比心,违和得离谱。
陆克文9月去华盛顿智库刷存在感,演讲标题四平八稳——“美澳同盟的恒常性”。
台下提问环节,有人把那段“疯子”推特甩出来,他面不改色:“政治像婚姻,吵完还得一起还房贷。
”
全场鼓掌,掌声里多少是礼貌,多少是看热闹,谁也说不清。
澳洲国立大学的老教授私下跟学生说:“别学他们骂人,学他们翻脸后怎么把合同签了。
”
一句话点破天机:国家之间,情绪是直播,利益是录播,观众只记得剪辑版。
所以,这场看似尴尬的会面,其实给普通人提了个醒:
1. 职场上遇到旧日冤家,先别拉黑,想想有没有共同KPI;
2. 公开骂过老板,面试时不妨主动提,用“当时视角有限”一笔带过,反而显得坦荡;
3. 最没用的就是嘴硬,最有用的是把下一单生意谈成。
至于陆克文,他推特停更三周后,悄悄把背景图换成美澳国旗握手照。
有人截图留言:哥,背景可以P,手别抖才是真。
点赞最高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已阅。
故事到这里,瓜吃完了,汁别浪费。
下次你想发“这人真傻X”之前,先默念三遍:我五年后还要跟他合作吗?
如果答案是否,随便骂;如果是,那就把词儿咽回去,先签合同。
外交如此,打工也一样。
来源:把梦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