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导语:没有人喜欢中间商赚差价
算法霸权,到了要被整治的时刻了。
据《央视新闻》10月17日报道,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据报道,此次修订完善了关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
平台算法乱象由来已久,OTA行业是其中亟须整治的重灾区。
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9月17日,携程被郑州市市监局依法约谈。理由是携程的“调价助手”功能存在频繁调价且无法关闭的问题,打乱了商家的经营节奏。
早在今年7月,很多商家就因为不堪忍受“调价助手”而对携程发起联名举报。
携程当时并不认错,其公开回应表示:“调价助手是为了使酒店的价格适应当地市场价格,帮助酒店商家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此事终究实锤,郑州市市监局要求携程限时整改。而这距离携程上次被约谈,只有43天。
当法规和监管日益完善,携程的“算法霸权”还能维持多久?
一、寡头格局下的携程
如果只看业绩,携程的表现其实很好。
财报显示,携程2025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方面,加回股权激励后的调整经营利润为46.7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市场预期。
与亮眼的业绩形成反差,携程的负面舆论似乎很多。
据《澎湃新闻》,2025年春运期间,携程提供“高速抢票”服务,需要在票价之外另支付30元钱。
但是12306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还表示,12306平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
四川良讼律师事务所主任蒲杰认为,这一操作本身虚构了能够抢票的事实,涉嫌构成民事上的欺诈。
《大象新闻》也有过类似报道,2024年春运期间,有用户发现12306上火车票已售罄,但携程上却还显示有票。
报道称,携程等第三方平台与普通旅客一样,都需要通过12306官方系统购票。
不同的是,携程们会利用付款环节的10分钟规则,通过预先存储的身份证信息大量锁定热门方向的车票,形成临时性的票源占用。
由于大量票被占而未付,造成票源紧张的假象,导致部分旅客无法在官方渠道顺利购票。此时,这些旅客便可能转向第三方平台,通过加价方式购买这些被“锁定”的票。
至于“预先储存的身份证信息”哪里来的,是否合规,相关报道没有详解。但锁定票源、加价买票都是典型的黄牛行为。
除此之外,携程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大数据杀熟。
2020年7月,一位携程星级用户在携程上订了酒店,入住时发现,携程价格比酒店前台价格贵了整整一倍。
该用户一怒之下将携程告上法庭,最终携程被法院判决退一赔三。
此案例被列为“国内大数据杀熟第一案”,并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一等奖。
携程可能会作为反面典型,被写进中国法制史。
当然,此类事件在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可能也存在。
携程被诟病最多的,是其经过舆论指责与官方处罚后,仍没有改正的倾向。
自四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的“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以来,美团、抖音、货拉拉等纷纷行动起来,致力于算法公开。
而这本是携程挽回声誉的好机会,但其至今未有跟进的倾向。
《大象新闻》9月30日报道称,在被郑州市监局约谈后,携程“调价助手”的使用,在一些单体酒店和小型连锁酒店中仍占据主导优势。
携程为什么会有无视舆论的底气?
一个很可能的答案是:携程在OTA行业的寡头地位。
和同行相比,携程是绝对的龙头,市占率稳定在50%以上。并且,携程绑定了一批高星酒店和高净值用户。
据《中国经营报》,携程通过资本绑定和直签合作,掌控超120万家酒店资源,2025年中报显示酒店预订收入占比41.04%,其中高星酒店贡献超60%。
另一方面,OTA行业,仍然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
据《中国旅游报》,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强劲,用户的住宿消费水平在持续提升,尤其是对品质住宿的需求和预订量增长明显。
而比旅游市场增长更快的,是酒店开业速度。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2021年全国酒店数量为25.24万家,客房数量1347万间;而2024年底已增至34.87万家,客房数量达1764万间,三年净增近10万家。
酒店行业的另一个特征是:格局分散。
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行业的客房连锁化率只有40.09%,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可达70%以上,酒店品牌化的空间仍然较大。
酒店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趋势没有变,低连锁化率决定了酒店集团对OTA平台的依赖。
酒店行业和OTA平台就像坐在天平两端,一端越强,另一端就越弱。
携程占据了OTA行业最大宗的流量,而酒店集团们刚好需要流量,这就导致了携程可以躺着赚钱。
2025年第二季度,携程净利润达48.46亿元,同比增长26.43%。
同期,酒店行业头部企业如首旅酒店上半年净利润3.97亿元,华住集团上半年净利润24亿元,但锦江酒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6.27%。
在这样的优势地位下,携程难免有恃无恐。
不过,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护城河,携程也很难一劳永逸。
二、酒旅大战,一触即发?
如前文所述,OTA行业相对于酒店行业处于优势地位,携程在OTA行业中又处于绝对寡头地位,这使得携程这些年过着高佣金、高投入但是高增长的好日子。
但是无论消费者还是酒店集团,可能都不喜欢中间商赚差价。随着供需关系变化,携程的地位可能受到挑战。
首先,从OTA行业内部格局看,携程的挑战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
今年5月28日,美团与万豪国际宣布合作推出联合会员,为会员群体提供“住宿+”等一站式旅游服务。
据《界面新闻》,截至6月底,美团平台已有五星级酒店在线旗舰店69个,其中会员互通的酒店集团有32个。
抖音则于7月15日宣布,将投入亿元级补贴,联合优质连锁酒店和热门目的地住宿商家,推出日历房团购、直播特惠通兑券及品牌会员体验券包等产品。
随着外卖大战从线上打到线下,京东酒旅“三年免佣金”高调入局,直指携程高佣金的痛点;
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备受关注的高德扫街榜覆盖美食、酒店和景区三大类目,并推出多类特色主题榜单,计划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
快手、小红书携内容生态虎视眈眈,也不可小觑。
和这些挑战者相比,携程的优势在高星酒店资源和高净值客户,而在拼补贴和拼流量方面,则是美团阿里们的舒适区。
以往的行业观察普遍认为,高净值用户对价格不敏感,更看重优质服务。高星酒店为了维护品牌调性也不愿接入拼价格,拼补贴的平台。
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是,万豪国际和美团推出联合会员后,24小时内万豪国际旗下酒店在美团旅行的预订量同比上涨近88%。
这说明,上述逻辑或许正在松动。当OTA行业打起价格战,携程的竞争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其次,从酒店集团和OTA行业关系上看,头部酒店品牌正在努力摆脱对平台的依赖。
2024年9月,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撰写了一篇名为《培元固本·论会员的重要性》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品牌会员个人客户价值高于OTA客户价值。
事实上,为了夺回销售主导权,很多酒店集团都在强化会员体系直销、向“提直降代”的方向努力。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华住、亚朵、锦江之星的会员人数分别达到2.88亿,1.02亿和2.02亿。
一个更直观的表现是,消费者到店之后,经常会遇到酒店前台会引导从第三方平台退订,然后从酒店自身小程序重新下单的情况。
酒店自己能卖出的房间数量越多,对携程等OTA平台的依赖就越小。
总之,这是一个供需关系的变迁。
需求侧,酒店行业连锁化率逐步提升,头部品牌致力于搭建自身会员体系,对OTA行业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供给侧,外卖三巨头、抖音、快手、小红书强势入局,各有各的优势,极大丰富了OTA行业的供应。
此消彼长之下,供需将走向平衡,携程的优势地位可能因此动摇。
到那时,携程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对消费者,对舆论,对监管更多一些敬畏。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源自公开披露资料(财报、公告等),作者不保证信息来源的充分性或最新状态。股市有风险,本金可能亏损,投资决策需极度谨慎! 本文所有观点仅为作者评论,绝非买卖建议。投资者必须依据自身情况独立研究、审慎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颗粒度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