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一看,卖家头像还是卡通猫,信用分极好,商品描述只有一句:“9.9新,微瑕,不刀。
“9999万买卢浮宫王冠,包邮。
”
刷到这条闲鱼链接的时候,差点以为手机串台进了什么爽文APP。
点进去一看,卖家头像还是卡通猫,信用分极好,商品描述只有一句:“9.9新,微瑕,不刀。
”评论区更离谱——“能花呗分期吗?
”“支持验货宝不?
”热闹得像在抢双十一半价羽绒服。
可这是卢浮宫啊,真把法国国宝挂二手平台,马克龙知道吗?
别急着笑,平台动作比吃瓜群众还快:12月初,链接全下架,账号集体拉黑。
官方客服甩出一句“接举报,人工复核”,轻飘飘把锅端走。
看似收场,其实留下一地鸡毛:那些拍下没付款的、截了图去朋友圈吹牛的、连夜涨粉卖“卢浮宫同款”的,全成了流量燃料。
卢浮宫11月就发过声明:馆藏零授权、零出售、零复刻,连纪念商店里的迷你埃菲尔钥匙扣都要自己设计。
可惜声明是法英双语,没配表情包,传播力干不过9999万的暴击数字。
等中文热搜爆了,骗子早换马甲去卖“大英博物馆早餐盘”了。
更魔幻的是,有鉴定师扒出图片里那顶“王冠”其实是某东欧剧院的道具,淘宝同款288,包邮送收纳袋。
镀金塑料镶水钻,灯光一打闪瞎眼,难怪标注“微瑕”——掉钻了呗。
有人算过账:按克重折算,9999万够买三公斤纯铂金,再搭一圈南非D色大钻石。
现在花一辆顶配劳斯莱斯的钱买顶塑料帽子,图啥?
专家一句话点破:高价奇货,洗钱最爱。
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平台抽成当手续费,比拍电影洗得还快。
文物局已经盯上,明年起电商文物交易要实名+黑名单,IP关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普通人能干嘛?
别把段子当捡漏。
真古董不会9.9新,更不会“微瑕”。
看到“卢浮宫”“故宫”“苏富比”关键词,先默念三句:证书呢?
发票呢?
作者本人复活了吗?
少一个,直接划走。
真有收藏瘾,去官方拍卖行预展,至少能上手摸,摸完再决定要不要砸钱。
实在手痒,288买顶道具过过瘾,拍照发小红书,定位卢浮宫,滤镜一开,点赞一样破千——省钱又安全,还不会被请去喝茶。
说到底,互联网把距离压成一张屏,也把智商压成一条缝。
缝隙里滋生的不是宝贝,是贪心。
守住钱包,比守住文化尊严更紧迫。
来源:富足微风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