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台数据更扎心:35% 的买家曾是 Moncler 忠粉,留言清一色——“国产终于把面子和里子都做明白了”。
“一件羽绒服凭啥卖四千二?
”
刷到这条评论时,高梵天猫店刚好蹦出弹窗:云锦系列补货 3 分钟又没了。
点进去一看,4200 的客单价挂在那儿,比去年整整贵出一部中端手机。
别急着喊割韭菜。
后台数据更扎心:35% 的买家曾是 Moncler 忠粉,留言清一色——“国产终于把面子和里子都做明白了”。
把皇家云锦织进羽绒服,听着像噱头,拆开看全是狠活。
金文老爷子亲手把 1600 年的提花机搬到工厂,一片前襟就要 12 万针,错一针整片报废;鹅绒直接拉匈牙利雪地现捡,700+ 蓬松度只是起步,850+ 的飞天鹅绒专供日本线,轻到能飘在水面。
有人算过账:同样 850 蓬松度,Moncler 专柜 1 万 5,高梵 4 千 2,等于用一台 iPhone 的差价把“皇室同款”穿身上,难怪中产秒变“真香”现场。
更离谱的是黑科技。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9 月刚出的相变微胶囊,缝在夹层里,5℃ 到 15℃ 自动吸热放热,冬天进地铁不蒸桑拿,出地铁不哆嗦。
实验室小哥说,明年冬天第一批量产,现在内部排队已经塞满员工家属。
海外更疯。
大阪伊势丹 11 月开业,樱花系列给日本妹子改了 8 次版型,腰线抬 1.5 厘米,袖子短 2 厘米,预售当天服务器崩了 18 分钟,日本网友吐槽:“抢演唱会门票都没这么卷。
”
回头再看 2018 年,整个行业被鸭绒价格战打到吐血,吴昆明直接砍光鸭绒产线,押注鹅绒,同行笑他“疯了”。
六年过去,营收从 5 亿飙到 25 亿,那些笑他的人,现在排队想给高梵做代工。
文化这张牌,高梵打得比谁都野。
苗绣非遗传承人坐在巴黎秀场后台,一边穿针一边直播,弹幕刷“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故宫文创团队刚签完约,明年“瑞兽”系列直接把龙鳞纹压进面料,预售价还没出,超话已经盖楼 3000 层。
说穿了,新中产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花得值”。
Logo 可以低调,里子必须顶配;文化要有出处,技术必须硬核。
高梵把这三点焊死,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却也让国产羽绒服第一次有了“硬刚”国际大牌的底气。
下次再看到 4200 的标签,别急着滑走。
点进详情,看看蓬松度、针脚数、相变标,再对比下欧洲 1 万 5 的售价,钱包会替你回答:到底谁在割韭菜。
来源:小叶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