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巨头集体降度:38度的酒,能留住不爱喝白酒的年轻人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20:15 1

摘要:最近行业里出了个明显的转变:曾经把“高度”当品质标签的白酒巨头,开始集体下调酒精度——从52度、53度降到38度、42度,连包装都悄悄换成了更简约的风格。这可不是随便改改配方,背后是白酒行业躲不开的增长焦虑:今年以来行业还在深度调整,年轻消费群体的渗透率始终卡

当年轻人的聚会上摆着果酒、气泡酒,白酒巨头们端着的“53度烈酒”,突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最近行业里出了个明显的转变:曾经把“高度”当品质标签的白酒巨头,开始集体下调酒精度——从52度、53度降到38度、42度,连包装都悄悄换成了更简约的风格。这可不是随便改改配方,背后是白酒行业躲不开的增长焦虑:今年以来行业还在深度调整,年轻消费群体的渗透率始终卡在个位数,再不“低头”,可能真要跟年轻人的酒桌彻底脱节。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从来不是“度数高”这一个原因,但“度数”确实是最直观的门槛。

身边不少95后都说“喝不了高度白酒”:一口下去辣得呛嗓子,喝完头胀,远不如低度果酒顺口;加上白酒自带的“商务、应酬”标签,跟年轻人“轻松聚会”的饮酒场景完全不搭——没人愿意在朋友小聚时,端着白酒杯说“我先干为敬”。

这也是巨头们选择“降度”的核心逻辑:先把“入口门槛”降下来,让年轻人愿意尝第一口。比如某头部品牌推出的38度新品,宣传语直接写着“顺口不辣喉”,甚至在便利店摆上了单杯装,瞄准的就是年轻人“随手买、轻量喝”的习惯。

但只降度,真的能“拿捏”年轻人吗?

其实年轻人对白酒的排斥,不止是度数。

他们更在意“口感”:高度白酒的酱味、窖香味,对喝惯果味酒的年轻人来说太“厚重”;哪怕降了度,若还是传统白酒的味道,可能还是没人买账。还有“场景”:白酒长期绑定的“送礼、应酬”标签,很难让年轻人把它和“休闲、社交”划等号——总不能在露营时,掏出来一瓶低度白酒跟朋友碰杯吧?

行业里已经有品牌在做更深的尝试:有的把白酒和果味融合,做成预调鸡尾酒;有的把包装改成潮玩风格,还和奶茶品牌出了联名款;甚至有人把白酒做成“口袋装”,一杯刚好15ml,能直接加到气泡水里调着喝。

但这些尝试,目前还没掀起太大水花——毕竟白酒的“传统属性”太强,改得太潮,可能会失去老用户;改得太保守,又抓不住年轻人,这中间的平衡并不好找。

现在白酒巨头的“降度”,更像一次“试探”:先放下“高度=高端”的执念,看看年轻人会不会回头。但要真留在年轻人的酒桌上,可能得做的不止是降度——比如让白酒的味道更轻盈,让饮酒场景更松弛,甚至让白酒不再是“白酒”,而是能融入年轻生活的新饮品。

你会愿意尝一口38度的低度白酒吗?你觉得白酒要怎么改,才能出现在年轻人的聚会上?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小宇美食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