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公报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公报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在此前的10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京主持政策解读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170余家外资企业及在华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现场回应企业诉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潜力有序释放,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配套,加上坚定扩大开放所带来的政策确定性,中国将持续成为外资企业青睐的投资热土。
政策“组合拳”筑牢信心
10月下旬,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开启了“连轴转”模式。
10月21日,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同一天,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进行通话;也是在这一天,他会见了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
从欧洲到美国,话题从中欧经贸关系、全球产供链稳定,到坚定外资企业发展信心,在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国际经贸秩序受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扩大开放,在稳外资、促发展方面展现出坚定决心与务实举措。
凌激在外资企业圆桌会上表示,“十四五”前四年中国GDP平均增速达5.5%,复杂环境下的经济韧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机遇,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更将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进一步稳定外资预期。
外资方面,我国在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同时,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新设外资企业较“十三五”期间多出2.5万家;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在政策层面进一步推出务实举措。
2月19日,《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不断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并在营商环境上做“加法”。比如,对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清单事项,面向各类经营主体扩大开放。同时,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设立投资性公司,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华实施并购投资。
市场也对政策进行了积极反馈。2月26日,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正式开诊;3月,欧洲空中客车获批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7月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六成参展美企为世界500强。
“前三个季度,我国积极达成中美贸易协议,有助于稳定外需对经济拉动的贡献。下一步,要坚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有规有效市场、有规有为政府,实现放得活管得住,使得整个经济在未来几年逐步形成结构转型升级状态下的经济稳定向好的增长态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CMF月度论坛上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地方持续发力
外资在华投资不仅规模稳固,结构更向高端化、创新化升级。
“十四五”以来,中国引资结构变化显著。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2013—2023年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增长86.5%,投资合作从“市场导向型”“成本导向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地方层面,广东、山东等稳外资“主力军”省份持续发力。
10月22日,广东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36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6000亿美元;今年1—9月,该省新设立外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33.7%,实际使用外资781.3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荷兰、法国、英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8倍、1.7倍、60.6%,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32.8亿元,增长23.5%。
山东省则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21日,山东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实际使用外资65.5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五。一个亮点是,在制造业领域,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新加坡金鹰集团、美国惠普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带动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在市场人士看来,外资企业认可中国稳外资的决心与举措,看好经济韧性与长期潜力。未来,中国将持续扩大开放,为全球资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投资中国,正成为跨国企业把握未来机遇的共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