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讲清楚:粤语、广东话、广府话、广州话、白话的关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19:51 1

摘要:有些人说:“我讲粤语。” 有些人说:“我讲广东话。” 也有人坚持自己讲的是“广州话”,或者说:“我讲的是广府话。” 还有人会强调:“我讲的是白话,不是什么粤语。”

有些人说:“我讲粤语。” 有些人说:“我讲广东话。” 也有人坚持自己讲的是“广州话”,或者说:“我讲的是广府话。” 还有人会强调:“我讲的是白话,不是什么粤语。”

有趣的是,虽然大家的说法不同,口音和词汇上或许也有差别,但彼此之间却都能流畅沟通。

问题来了:粤语、广东话、广府话、广州话、白话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些不同的称呼,会经常在网络上引发激烈的争论呢?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要先从语言学说起。

▲点击收看视频

粤语是汉藏语系内汉语族下的一种声调语言,与吴语、闽语、客家话、乃至普通话都是一种平行关系。

广义概念的“粤语”,本身是一个庞大语言家族,就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有许多不同的分支,覆盖范围很广。不止是广州和珠三角,还包括台山、开平地区的四邑片,高州、阳江的高阳片,甚至广西南宁一带的桂南片等等。

在这个大家族里,广府话是最核心的一支,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凭借广州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悠久历史,广府话逐渐成为粤语的“主干”,影响力最大。

▲图源网络

而在广府话内部,广州话又是最显眼的一支,是广府话的典型代表。使得广州话成为约定俗成的粤语标准音。后来再加上香港的歌影视流行文化的强势输出,更加巩固了这个地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国际语境下,人们提及“粤语”或“Cantonese”时,往往是用狭义的理解,默认专指广州话。这不仅成为全球粤语使用者的共同参照,也使得两广地区官方媒体的粤语节目普遍采用广州话。

至于“广东话”,就是粤语的别称,尤其在香港、澳门和海外更常用这个说法。但他们所说的广东话,都是以广州话为标准,所以在香港的学术研究和政府文件中,经常用“广州话”来精确指代香港的本地语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港的电台在招聘播音员时,还明确要求使用广州话的西关音作为标准。

▲图源网络

不过,省港两地在词汇习惯上则带有各自特色。例如,广州人习惯说“吸管”,香港人会说“饮管”或“饮筒”;广州人说“充值”,香港人则说“增值”;广州人讲“市场”,香港人更习惯叫“街市”。这些差别多半源于两地公共机构和媒体的用字标准不同,再加上生活环境各异所致,但交流时并不会造成障碍。

另外,“白话”原本的意思是相对于文言文或者官话的口语,但在粤语区,它常常成为人们对自己本地粤语的一种自称。广州人说“白话”,就是广州话;佛山人说“白话”,就是佛山话;梧州人说“白话”,就是梧州粤语,“白话”的说法并不是广州独有,而是粤语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习惯叫法。

▲图源网络

而在语言学上,并没有“白话”这一语言,真正的“白语”是云南大理一带白族人使用的语言,和粤语完全不同。甚至严格来说,除了普通话之外的地方汉语,当地人都可以自称“白话”,例如苏州有苏州白话,潮州也有潮州白话。

简单小结一下:粤语包含广府话,广府话包含广州话;广东话是粤语的别称,而白话则是粤语的自称。

其实,人们争论“粤语”“广东话”“广府话”“广州话”“白话”,往往不只是为了语言本身,而是涉及到身份认同。

广西人爱说自己讲“白话”而不是“粤语”,是因为他们觉得“粤”只代表广东,但从历史上看,“粤”自明清以来一直泛指广东、广西,甚至包括海南。

▲图源网络

香港人日常说的粤语虽然以广州话为标准音,却已经比较少说自己讲广州话,而是习惯称之为“广东话”。这不仅是身份认同的选择,也和香港人口的大部分来自广东不同地方有关。说“广东话”比说“广州话”,更能体现包容,也更能涵盖各自的出身背景。

同样在海外,老一辈的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常常把自己讲的粤语称作“唐话”。这里的“唐”,来自他们自称“唐人”的身份认同;而他们的“唐话”,往往既包含广府话,也包含台山话等粤语分支。这种叫法不仅是一种语言称谓,更是一种族群标识和文化记忆。

▲唐人街,图源网络

我们如此在意这些称呼,捍卫的早已不只是语言学定义,更是其背后独特的文化根脉、乡土情怀与身份认同。无论叫它什么,珍惜并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心愿。

在你们的家乡,你们习惯把这种语言叫粤语、广东话、白话,还是唐话呢?你们那里有没有一些独特的词汇,与广州或香港不一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羊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