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为何一直没有职业足球队?两大原因太现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3 17:13 1

摘要:在13支队伍中,宿迁队虽然未能进入淘汰赛,但则是令人意难平的队伍之一,因为球队在常规赛第4-8轮难求一胜的低迷表现使其不得不在后半段疯狂追分才将晋级的悬念拖到了第13轮,可客场0:4不敌南京队的失利终究还是让宿迁队无缘淘汰赛的残酷对决。

截至10月下旬,颇具热度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已经结束了半决赛,只待11月1日的总决赛结束后就可结束本年度的赛程。

在13支队伍中,宿迁队虽然未能进入淘汰赛,但则是令人意难平的队伍之一,因为球队在常规赛第4-8轮难求一胜的低迷表现使其不得不在后半段疯狂追分才将晋级的悬念拖到了第13轮,可客场0:4不敌南京队的失利终究还是让宿迁队无缘淘汰赛的残酷对决。

在众多网友们在网络上表示惋惜的同时,也不乏“宿迁市要是有一支正在征战中甲或中乙的职业球队就好了”的声音。

而之所以有相关声音,一是因为今年的赛事规则虽然允许每队报名3名现役球员,但也不乏以职业球队的青训梯队做班底的阵容,其中南通队以中乙球队南通海门珂缔缘的青训梯队为班底;无锡队既有中乙球队无锡吴钩的青训球员,也有3名一线队的职业球员;泰州队则是以中超球队长春亚泰的U21梯队为主力。而这三支球队均进入了4强,其中南通、泰州甚至进入了决赛。

虽然青训梯队不是职业球员,但总得来说算得上“准职业”。

二是因为除了以上三市的队伍外,南京、苏州还分别拥有南京城市、苏州东吴这两支中甲球队,镇江原本解散的镇江华萨队也已重新组建。假设明年的江苏足球城市联赛选人规则不变,那么以上三市在经过今年的教训后是很有可能派出青训梯队的,这对于包括宿迁队在内的苏北球队而言更加不利。假设宿迁有自己的中甲或中乙球队,那么宿迁队就可以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组建青训梯队加3名一线队职业球员的阵容。

一、没有企业或私人金主投资组队

职业化球队并非一套教练组加二三十名球员就可运转,它还涉及到了训练基地、主队比赛场地、医疗团队及其他后勤保障、人员薪资及其他固定支出。所以每年运营一支中乙甚至中甲球队的费用保守不低于两千万。

而要满足球队相对稳定的运转,要么是由当地的国资委下属国企投资建队或控股,要么是大型民企或者私人金主出于对足球运动的情怀与热爱投资建队。

长期以来,宿迁市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企、全市范围内知名的民企皆无兴趣或自身需求组建或投资职业球队,而个人建立的足球俱乐部均是均是业余球队。

二、全国各级职业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导致商业化水平也相对太差,投资职业球队几乎是“纯烧钱”的项目,收益堪忧。

竞赛是职业联赛的根本,但依托赛事本身实现可观的商业效应、收入来源更是维持联赛与各球队健康运转的必要环节。

可国内职业足球联赛的现实情况则是连最顶级的中超联赛都没有达到相对可观的竞技水平,抛开世界范围不谈,单就在亚洲范围内都不是顶级水平。

职业联赛的竞技水平不高,就不会收获庞大的球迷群体和商业资本关注,球队会因此没有可观的球票收入、赛事转播分成、球衣广告收入、球员转会收入、各类商业品牌赞助等。

球队收益本就堪忧而球队的联赛准入费、球员转会支出、场地费和各种管理费一样不少,这对于球队投资者及股东而言就是花钱远大于赚钱的项目,相当不划算。

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期,以地产公司为主的投资商尚能以增加企业和品牌曝光度为目的砸下重金打造出几年光景的虚假繁荣,但从2022年市场遇冷、许多地产企业陆续暴雷后,其所投资的职业球队要么被当地的国资委企业接收采用低成本运行,要么直接解散。

以中超的浙江队例,原本的投资方是绿城房地产集团,而现在的股东变成了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

抛开中超球队不谈,单就中甲、中乙而言,宿迁市肯定有“投得起”、“玩的转”的企业,但支出大于收入的球市行情对企业并不友好,自然不会有企业涉足该领域。

来源:刃牙王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