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一早上九点,我办公室里的咖啡机发出最后一声喘息,吐出浓稠的深褐色液体。
周一早上九点,我办公室里的咖啡机发出最后一声喘息,吐出浓稠的深褐色液体。
空气里是咖啡豆的焦香,混合着服务器机房恒温系统吹出的、略带塑料味的冷气。
我叫李哲,三十三岁,这家智能家居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屏幕上是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红色的数字像针一样扎着我的眼睛。
其中一行尤其刺眼:仓储部,王德发,月薪一万五,年底双薪,加上各种补贴和五险一金,一年下来小二十万。
他已经五十八了,再有两年就退休。
可我等不了两年。
旁边的另一份文件,是新上的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供应商报告,上面用加粗的黑体字承诺:系统上线后,仓储人力成本可降低40%,效率提升30%。
四十个点的成本,二十万的薪水。
这笔账,三岁小孩都会算。
我按下了内线电话,接通HR主管。
“那个……关于仓储部的王师傅,你准备一下离职手续。”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有些惊讶。
“李总,老王可是咱们的元老,从公司租第一个小仓库就在了。”
“我知道。”我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敲了敲,“但公司要发展,要数据化,要流程化。我们是科技公司,不是养老院。”
这话我说得斩钉截铁,像是在说服她,也像是在说服我自己。
挂了电话,我端起咖啡杯,滚烫的液体烫得我舌头一麻。
联合创始人张楠推门进来,没敲门,这是我们之间的默契。
他一眼就看到了我屏幕上的报表,又看了看我的脸色。
“真决定了?”
“嗯。”
他拉开椅子坐下,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李哲,我知道你想省钱。但老王……他不一样。咱们仓库里上万个SKU,很多物料的批次、供应商、甚至生产时的天气都只有他记得。他的脑子,就是咱们仓库的活数据库。”
“我就是要干掉这种‘活数据库’!”我提高了音量,“这种属人化的管理模式风险太高了!万一他休假呢?万一生病呢?万一……人没了呢?公司就停摆了?”
“所以我们才上了ERP系统啊!数据上云,流程管人,不是人管人。这才是未来!”
张楠叹了口气:“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东西,是录不进表格里的。”
“那是系统还不够完善,那就继续完善它。总之,旧时代该过去了。”
我挥了挥手,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我心里清楚,我不仅仅是在裁掉一个老员工,我是在向全公司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我的时代。
下午三点,我去了仓库。
仓库很大,被货架分割成一个个钢铁丛林。空气里飘着一股纸箱、塑料膜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有点呛人。
老王的办公室在仓库最里面,一个用石膏板隔出的小房间。
我推开门,他正戴着老花镜,在一本厚厚的、已经卷了边的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那本子,看上去比我们公司的历史还长。
“李总。”他看到我,有些意外,连忙站起来,想给我倒水。
“王师傅,别忙,坐。”我摆摆手,拉了张凳子坐下。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老旧的电风扇在头顶吱呀作呀地转。
我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有些许污垢的手,忽然有点说不出口。
“王师傅,在公司……多久了?”我没话找话。
“快十年了。从您和张总在城中村租那个三十平米的小仓库开始。”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开。
“是啊,十年了。”我深吸一口气,把那点不忍压下去,“公司现在发展快,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上了新的ERP系统……”
我话说了一半,他就明白了。
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然后又松弛下来,最后只剩下一片平静,一种让我心慌的平静。
他没问为什么,也没说自己有多少苦劳。
他只是慢慢地、小心地摘下老花镜,放进一个磨得发亮的眼镜盒里。
“我明白,李总。”他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公司会按照劳动法规定,给您N+1的补偿,这个月的社保我也会让HR给您缴上。”我补充道,感觉自己像个冷血的机器。
“谢谢李总。”他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我那个笔记本……能带走吗?”
我愣住了。
“那上面记的都是些货物的‘脾气’。比如A区的032号芯片,怕潮,下雨天得用塑料膜多包一层;B区的连接线,有两个批次的供应商用错了胶水,时间长了会发粘,得定期检查……”
我心里一阵烦躁。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说这些土办法。
“王师傅,这些以后系统都会有记录。那个本子……属于公司资产,还是留在公司吧。”我冷冷地说。
他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我。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好。”他最后只说了一个字,然后慢慢转过身去,开始收拾自己那个用了多年的搪瓷茶杯。
我再也待不下去了,几乎是逃一样地离开了仓库。
走出仓库大门,外面阳光正好,我却觉得后背一阵发冷。
我告诉自己,这是阵痛,是公司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那个笔记本,不过是一个老员工最后的固执。
一周后,仓库换了新气象。
我亲自督导,墙壁重新粉刷,换上了更亮的LED灯,刺鼻的消毒水味取代了过去的陈旧气味。
新来的仓库主管叫小刘,二十七岁,大学学的是物流管理,对各种软件使得门儿清。
他带着两个助理,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在仓库里来回穿梭,扫描条码,录入数据。
“李总,您看。”小刘把平板递给我,屏幕上是五颜六色的仓位图和实时数据流,“所有库存都已经录入ERP系统,精确到每一个货位。现在您在办公室里,就能看到任何一件货物的状态。”
我看着那“完美”的界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好,干得不错!这才是现代化管理的样子!”
我拍了拍小刘的肩膀,感觉之前裁掉老王的那点不快,被这崭新的数据洪流冲得一干二净。
为了庆祝,我特意请张楠去了一家很贵的日料店。
“怎么样?”我把一片蘸了酱油的蓝鳍金枪鱼放进嘴里,得意地看着他,“我说过,新方法一定比老办法强。”
张楠只是默默地喝着清酒,没说话。
“你看你那表情,跟老王被裁了你比他还难受似的。”我有点不爽,“我这是为公司好!省下的钱,可以多招两个研发。”
“希望吧。”他放下酒杯,眼神里有些我看不懂的忧虑,“但愿别出什么岔子。”
“能出什么岔子?数据都在电脑里,比在人脑子里可靠一万倍!”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我以为,数据就是一切,数据就是真理。
我很快就会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
第一个岔子,来得比我想象中快。
周三下午,运营部总监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变了调。
“李总!出事了!我们给头部主播‘琪琪’寄去做评测的新品‘智能魔镜’,仓库那边说找不到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
这款魔镜是我们下个季度的拳头产品,市场预热做了三个月,就等着琪琪这个千万级主播的直播引爆。
“什么叫找不到了?!”我对着电话吼道,“系统里怎么说?”
“系统显示在A-07-03货架,可小刘带人把整个货架都翻遍了,就是没有!那地方现在放的是一批加湿器!”
“让他再找!整个仓库给我一寸一寸地找!”
我挂了电话,胸口憋着一团火。
我立刻打电话给小刘。
电话那头,小刘的声音带着哭腔:“李总,我真的找遍了!系统数据显示入库了,但就是找不到实物。会不会……会不会是老王在的时候就搞错了?”
“不可能!”我下意识地反驳。
老王那个人,固执、守旧,但在工作上,我从没见他出过错。
“别给我找借口!找不到,你就自己去给主播赔罪!”
我气得摔了电话。
办公室里死一般寂ji。
窗外的太阳明晃晃的,照得我有些晕。
我第一次感觉到,那个看似完美的ERP系统,可能只是一个漂亮的空壳。
事情的最终结果是,运营总监亲自带着礼物去给主播的团队道歉,好说歹说才把直播延期了一周。
而那面“失踪”的魔镜,三天后在一个角落里被保洁阿姨发现了。
它被胡乱地塞在一堆废弃的包装材料后面。
小刘的解释是,可能是入库时某个临时工随手放的,忘了扫描。
“一个价值两万的样品,被临时工随手放?”我指着他的鼻子,“你这个主管是干什么吃的?!”
小刘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我心里那股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这就像一艘崭新的大船,看上去坚不可摧,却在首航时发现了一道微小的裂痕。
而我不知道,这道裂痕下面,是不是一个足以让整艘船沉没的巨大窟窿。
真正的风暴,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晚上九点,我刚准备下班,就接到了公司最大客户——方总的电话。
方总是做高端全屋智能定制的,我们是他的核心供应商。
他手上那个三亿的别墅区项目,用的全都是我们的产品。
“李总,我们明早八点要进行项目中期审计,需要你们配合,现场核对我们订单里所有产品的库存和批次。我的团队一个小时后到你们仓库。”
方总的语气不容置疑。
“没问题,方总!保证配合!”我满口答应。
挂了电话,我立刻给小刘打了过去,让他组织人手,准备迎接审计。
“放心吧李总,系统里数据都清清楚楚,绝对没问题!”小-刘在电话那头信心满满。
我稍微松了口气,想着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方总面前展示一下我们全新的仓储管理系统。
我甚至都想好了明天发朋友圈的文案:“数字化赋能,让合作更透明。”
一个小时后,我陪着方总的审计团队,一行五六个人,浩浩荡荡地进了仓库。
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女人,看上去非常精干,是方总的首席财务官,姓林。
“李总,我们时间紧,就开始吧。”林CFO开门见山,递过来一张清单,“我们先随机抽查这十个SKU。”
“没问题。”我笑着对小刘说,“小刘,按林CFO的单子,把货调出来。”
小刘拿着平板,意气风发地一挥手:“跟我来!”
第一个SKU,是一款定制的中央控制器,系统显示在B-12-05货架,第三层。
叉车开过去,货盘降下来,没错。
第二个SKU,一组智能门锁,系统显示在C-03-01,也没错。
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轻松。
张楠那个乌鸦嘴,这次看走了眼。
然而,抽查到第三个SKU时,问题出现了。
那是一款嵌入式环境传感器,清单上需要三百个。
系统显示,库存三百二十个,位置在F-21-08。
但当叉车把那个位置的货盘取下来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货盘上是空的。
“怎么回事?”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小刘的额头开始冒汗,他手指在平板上飞快地划着:“不可能啊……系统显示就在这里。我查查操作记录……三天前有一次出库,但是只出了二十个……三百个应该还在啊。”
“那货呢?”林CFO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冰冷的光。
“我……我再找找,可能是哪个员工放错了位置……”小刘的声音开始发抖。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就像一场噩梦。
林CFO清单上的十个SKU,我们居然有七个都出现了问题。
要么是系统显示有货但找不到实物,要么是找到了实物但批次号对不上,要么是数量严重不符。
整个仓库乱成了一锅粥。
叉车在狭窄的货架间来回穿梭,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员工们拿着对讲机大声喊叫,但提供的信息全是混乱的。
小刘和他那两个助理,手里的平板电脑此刻就像三块废铁。上面的数据,和现实完全脱节,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
我站在仓库中央,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仓库里的空气似乎也变得稀薄,我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绝望的铁锈味。
林CFO一言不发地看着这一切,最后,她走到我面前,平静地说:“李总,看来你们的库存管理,有点……超前。”
这个“超前”二字,说得我脸上火辣辣的。
“明天早上八点,如果你们不能提供一份准确的、与实物完全对应的库存清单,并完成我们要求的全部审计,我们将根据合同,暂停这个项目,并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她说完,便带着她的人转身离开了。
我愣在原地,像一尊木雕。
张楠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
“三亿的项目,违约金是合同总额的30%。”他声音沙哑,“也就是九千万。”
九千万。
这个数字像一颗子弹,瞬间击穿了我的耳膜,在我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我为了省二十万,裁掉了一个老员工。
现在,我可能要赔上九千万,甚至整个公司。
巨大的恐惧和悔恨,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怎么办……怎么办……”我喃喃自语,六神无主。
小刘哭丧着脸跑过来:“李总,找不到……好多货都对不上账。有些货,系统里根本没记录,但仓库里有;有些货系统里有,但仓库里就是没有……彻底乱了!”
“老王的那个笔记本呢?”张楠忽然问。
小刘一愣:“好像……好像还在他那个旧办公室的抽屉里。”
“快!去找出来!”
几分钟后,那本卷了边的厚笔记本被送到了我们面前。
我颤抖着手翻开它。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各种符号、箭头、还有不同颜色的笔迹。
“21年11月,凤凰项目C-2021-11批次,供应商外包装箱尺寸大2cm,无法入标准货架,暂存D区角落,蓝色油布覆盖。”
“22年3月,‘星辰’系列传感器,因供应商失误,部分批次外壳有静电,易吸附灰尘,单独存放于三号恒温区,待客户确认处理方案。”
“22年7月,暴雨,B区顶棚轻微渗漏,B-05至B-08货架下层货物全部转移至A-11高架,待干燥后归位。注:其中一批插座外包装受潮,已报废,待处理。”
……
我们几个人像看天书一样看着这本笔记。
这些信息,这些细节,这些“意外”,全都没有录入那个“完美”的ERP系统。
系统只知道标准的入库和出库。
它不知道下雨天货箱会湿,不知道供应商会犯错,不知道有些货有它自己的“脾气”。
而这些,老王全都知道。
“现在怎么办?”我绝望地看着张楠,“就算有这个本子,我们也看不懂啊!”
张楠沉默了很久,最后抬起头,直视着我的眼睛。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只说了这七个字。
我瞬间明白了。
我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让我现在去求那个被我亲手裁掉的老头子?
我的骄傲,我的自尊,我那套“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此刻全都被砸得粉碎。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方总。
我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摔在地上。
“李总。”方总的声音冷得像冰,“我刚听了林CFO的汇报。我很失望。”
“方总,您听我解释,这只是个意外……”
“我不管是不是意外!”他粗暴地打断我,“我只看结果!明早八点,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不仅要中止合同,我还会把这件事通报给整个行业。你知道后果。”
电话被狠狠地挂断。
我握着手机,手心全是冷汗。
通报给整个行业。
这意味着,我的公司,我的事业,将会在一夜之间,信誉破产。
我完了。
“去吧。”张楠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现在去,还来得及。”
我抬起头,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惶恐的脸。
我没有选择了。
“把老王的地址给我。”
午夜十二点,我开着车,行驶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
外面下起了雨,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一下一下地刮着,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音,像是在为我送行。
我正在去往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去见一个我最不想见的人。
老王的家,在城市的另一头,一个老旧的居民区。
导航把我带到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两边是斑驳的墙壁和晾晒的衣服。
我把车停在路边,感觉这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和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我撑开伞,走进巷子。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不知道哪家传来的饭菜馊了的味道。
我按照地址,找到了一栋六层高的旧楼。
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我只能借着手机屏幕的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爬。
墙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开锁的,通下水道的,还有“重金求子”的。
我爬到五楼,找到了502室。
门是那种老式的暗红色防盗门,上面贴着一张褪了色的“福”字。
我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雨水顺着我的头发流下来,冰冷刺骨。
我脑子里一遍遍地演练着说辞。
是先道歉,还是先说事情的严重性?是给他加钱,还是打感情牌?
我的大脑一片混乱。
那个曾经在会议室里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李总,此刻像一个做错了事、等着被家长责骂的小孩。
我抬起手,犹豫了很久,终于敲响了门。
门很快就开了。
开门的不是老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一脸警惕地看着我。
“你找谁?”
“我……我找王德发师傅。”我有些局促地说。
女孩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眼神里充满了不屑。
“王德发?我们家没这个人。他已经被你们公司‘优化’掉了,现在是个无业游民。”
她的声音又冷又硬,像一把小刀子。
我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是谁?”她又问。
“我是……李哲。”
“哦,李总啊!”她忽然笑了起来,是那种极具嘲讽意味的冷笑,“真是稀客。这么晚了,下着大雨,跑到我们这破地方来干什么?视察民间疾苦吗?”
我的脸涨得通红。
“姑娘,我……”
“别叫我姑娘,我嫌恶心。”她打断我,“我爸在里面看电视呢,不过他可能不想见你。”
“让我跟他谈谈,求你了。公司出了大事,只有他能帮忙。”我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哀求。
“公司出事?活该!”她毫不客气地说,“当初你们裁掉我爸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会有今天?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现在驴没了,磨推不动了,又想把驴找回来?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我承认,是我错了。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要王师傅肯帮忙。”
“任何代价?”她挑了挑眉,“你能让他年轻十岁吗?你能把他这一个星期受的委屈、憋的气都还给他吗?你能让他那些老同事看他的眼神,从同情变成原来的尊敬吗?”
她一连串的反问,像鞭子一样抽在我的脸上。
我无言以对。
“小月,让客人进来吧。”屋里传来了老王沙哑的声音。
叫小月的女孩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不情不愿地让开了身子。
我走进屋子,一股草药和饭菜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但收拾得很干净。
老王正坐在沙发上,身上披着一件旧毛衣,电视里放着一部古装剧。
他看上去比一个星期前憔ें悴了不少,两鬓的白发也更明显了。
他没有看我,眼睛还盯着电视屏幕。
“王师傅。”我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
他还是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搪瓷茶杯,喝了一口热水。
客厅里的气氛,尴尬得几乎要凝固。
只有电视里传来皇帝气急败坏的咆哮声:“一群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感觉,那像是在骂我。
“王师傅,公司……”我艰难地开口,把仓库的烂摊子和盘托出。
我没敢提那九千万的违约金,只说项目遇到了大麻烦,客户明天就要审计。
我说完,屋子里又是一片死寂。
只有窗外的雨声,和电视里的背景音乐。
过了很久,老王才终于把目光从电视上移开,落在我身上。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疲惫,有失望,但没有我想象中的幸灾乐祸。
“李总,你是个聪明人。”他缓缓地说,“你懂数据,懂管理,懂未来。但你不懂东西。”
“东西?”我没明白。
“对,东西。”他指了指窗外,“这天,会下雨。这铁,会生锈。这纸箱,会受潮。这批货和那批货,就算是一个厂家出的,它也不一样。这些,你的那个‘系统’,它懂吗?”
我摇了摇头。
“你把它当成一堆数据,可它不是。每一个螺丝,每一根线,都是要送到别人手里的。你得对它负责。”
“你裁掉我,我没话说。公司是你的,你想让谁干就让谁干。但你把那个本子也留下,我就有点想不通了。”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我的心上。
“那是几十个兄弟,花了十年时间,用手摸出来的,用汗水换回来的。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东西,那是咱们仓库的‘命’。”
我的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
“王师傅,我错了。我混蛋,我眼瞎心盲。您帮帮公司,帮帮我。您开个条件,只要我能做到,绝不还价。”
我说着,又要鞠躬。
他摆了摆手,制止了我。
“你先回去吧。”他说。
“什么?”我愣住了。
“我说,你先回去。让我想想。”他重新把目光投向了电视。
“可是,王师傅,时间来不及了啊!明天早上八点……”
“那也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他冷冷地打断我。
他女儿小月一直站在旁边,这时走过来,对我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总,我爸累了,要休息了。您请回吧。”
我看着老王那个如山一般纹丝不动的背影,心里一片冰凉。
我知道,他这是在拒绝我。
我被他女儿“请”出了门。
站在阴暗湿冷的楼道里,听着门在身后“砰”的一声关上,我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我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我失魂落魄地走下楼,钻进车里。
雨越下越大,砸在车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在嘲笑我的狼狈。
我趴在方向盘上,肩膀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我创办这家公司,一路顺风顺水,被媒体称为“行业新贵”,被投资人追捧。
我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只是一个离了导航就不会开车的傻子。
而我亲手砸了那个唯一能给我指路的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的手机忽然响了。
我以为是张楠打来催问结果的,看都没看就接了起来。
“喂。”我的声音有气无力。
“李总。”电话那头,是老王的声音。
我一个激灵,瞬间坐直了身体。
“王师傅!”
“你还在楼下吗?”
“在!在!”
“上来吧。”他说,“带上那个本子和你们那个小刘主管。另外,让食堂煮点姜汤和肉包子,多准备点,仓库的兄弟们,今晚要辛苦了。”
我握着电话,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凌晨三点,老王出现在仓库门口。
他没穿我们公司的工服,就穿着他那件半旧的夹克衫,手里拎着一个装满热水的军绿色大水壶。
整个仓库灯火通明,但所有人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束手无策。
当老王走进来的时候,喧闹的仓库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刚刚被“淘汰”的老人身上。
那目光里,有惊讶,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了救星般的希望。
小刘满头大汗地迎上来,把那本“天书”递给老王,声音都带着颤音:“王……王师傅……”
老王没接,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电脑,我不懂。你,跟着我,我念,你记,你查。”
他没看我,也没看张楠,仿佛我们都是空气。
他径直走到仓库中央,拿起一块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十字,把整个仓库区域划分成了四个部分。
“小张,你带五个人,负责A区。小李,你带五个人,负责B区……”他开始点名,点的全都是跟着他干了好几年的老员工。
那些人一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像上了发条一样,精神抖擞地应道:“在!”
“方总的单子呢?”他问小刘。
小刘赶紧把打印出来的清单递过去。
老王戴上老花镜,只看了一眼,就指着其中一行说:“环境传感器,三百个。这个东西,去年来的时候,外包装有破损,我让单独放在了F区最里面的备用货架上,用防雨布盖着。你带人去看看。”
小刘愣了一下,赶紧带着两个人跑了过去。
几分钟后,对讲机里传来小刘激动得变了调的声音:“找到了!找到了!王师傅!真的在这里!”
整个仓库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老王面无表情,继续看单子。
“智能网关,型号770B,五百套。这个批次,来的时候供应商把标签打错了,打成了770A。系统里肯定找不到。应该在G区,和770A那批货混在一起。去,把所有770A的箱子都打开,一个一个核对背面的序列号。”
“是!”又一队人领命而去。
接下来,老王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他甚至不需要看那个笔记本,方总清单上的每一件货物,它们的数量、批次、特性、存放的“黑历史”,全都刻在他的脑子里。
“那批锁,面板有色差,我压在货架最下面,准备退货的。”
“这个型号的摄像头,线材太硬,冬天容易断,我让人包了一层保温棉,放在南墙边上,那边暖和。”
“这个批次的灯带,有两箱在运输的时候被压过,我让贴了红色标记,单独放在次品区了,你看看是不是被你们的人当成废品了。”
我站在一旁,看着他指挥若定,看着那些“失踪”的货物一件件被从各种意想不到的角落里找出来,心里除了震撼,就是无尽的羞愧。
我这才明白,张楠说的“活数据库”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数据库,这是一个有温度、有记忆、有情感的生命体。
它记录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这十年里,这家公司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次颠簸。
而我,差一点就亲手杀死了它。
小刘一直跟在老王身后,手里拿着平板,一边听老王的指挥,一边飞快地在系统里做着备注和修改。
他看着老王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全然的崇拜和敬畏。
凌晨五点,食堂送来了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姜汤。
老王让大家轮流休息一下,补充体力。
他自己没吃,只是拧开那个军绿色的水壶,喝了一口热水,然后走到一个角落,点上了一支烟。
烟雾缭绕中,我看不清他的表情。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个包子。
“王师傅,吃点东西吧。”
他看了我一眼,接了过去,但没吃。
“李总,我不是为了你。”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是为了仓库里这些东西,也为了这帮跟我干了快十年的兄弟。他们没做错什么,不该因为你的一个决定,就丢了饭碗。”
我心里一酸,点了点头:“是,您说得对。”
“还有,”他看着远处忙碌的景象,缓缓说道,“这个仓库,就像我的孩子。我看着它从一个小房间,长成现在这么大。我舍不得它就这么垮了。”
天快亮的时候,方总清单上的所有货物,全部核对完毕。
数量、批次,分毫不差。
当最后一箱货物被叉车摆放到审计区时,整个仓库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很多人都流泪了,包括那些年轻的、刚来不久的员工。
小刘更是跑到老王面前,“噗通”一声,差点就要跪下。
“王师傅,我服了!我彻彻底底地服了!您教教我吧!”
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早上七点五十分,林CFO带着她的团队再次来到仓库。
当她看到码放得整整齐齐、清单和实物完美对应的货物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这怎么可能?”她喃喃自语。
我没有解释,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审计过程异常顺利。
八点半,林CFO在确认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总,合作愉快。”她朝我伸出手,眼神里多了一丝真正的尊重。
“合作愉快。”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感觉自己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送走审计团队,我转身回到仓库。
喧嚣已经散去,员工们都去休息了。
晨光从仓库巨大的窗户里照进来,给一排排钢铁货架镀上了一层金边。
老王正坐在一个空货盘上,慢慢地吃着那个已经冷掉的包子。
他看上去疲惫极了,仿佛一夜之间又老了十岁。
我走到他面前,不知道该说什么。
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三个字。
“谢谢您。”
他吃完最后一口包子,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站了起来。
“李总,我的任务完成了。我也该走了。”
“别!”我急了,一把拉住他,“王师傅,您别走!我之前是混蛋,我有眼不识泰山!您回来吧,官复原职,我给您加薪,给您双倍的加薪!不,三倍!”
他摇了摇头,轻轻地挣开了我的手。
“李总,回不去了。”
我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这个仓库,已经是你那个系统的仓库了,我不懂,也学不会。我这套老办法,早晚要被淘汰。我不想再被你‘优化’第二次了。”
他的话,说得很平静,却像刀子一样扎在我的心上。
“那……那您想要什么?”我颤声问,“只要您留下,什么都行。”
他沉默了。
他抬头看着那些高耸的货架,看了很久很久。
“我不要那个仓库主管的位置了。”他终于开口,“你如果真有诚意,就给我设一个新的岗位。”
“什么岗位?”我连忙问。
“首席仓储顾问。”
“顾问?”
“对。”他点点头,“我这把老骨头,也干不动一线了。但我这脑子里的东西,也许还有点用。我负责把我的经验,我那个本子里的东西,都变成你们系统能‘听懂’的话。我来培训小刘他们,教他们怎么处理那些电脑处理不了的‘意外’。”
“我来做一座桥,连接你那个‘未来’,和我这个‘过去’。”
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他不是在赌气,不是在要价,他是在为这家公司,为这个仓库,规划一个真正的未来。
一个既有数据效率,又有人情温度的未来。
“另外,”他顿了顿,看着我,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不要薪水。”
“不要薪水?”我更糊涂了。
“我不要薪水,我要股份。”他说得斩钉截铁,“不多,1%就行。我不想再当一个随时可以被换掉的螺丝钉了。我想当一个……合伙人。和你一起,把这家公司真正做好的合伙人。”
我看着他,看着这个衣着朴素、满脸皱纹的老人。
这一刻,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卑微的打工者,而是一个和我一样,对这家公司怀有同样热情的创业者。
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您!”
三个月后,公司总部旁边,一间明亮的培训室落成了。
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电子白板,旁边还立着一块传统的手写白板。
王德发师傅,我们公司新上任的“首席仓储顾问”,正站在台前,给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员工上课。
“你们看这个ERP系统,它很厉害,能告诉你货在哪儿。”他指着电子白板上的三维地图,“但是,它不会告诉你,这批货为什么会在这儿。”
“我跟你们说个故事。去年夏天,连下了一个星期暴雨,咱们合作的一个物流公司,他们的车在高速上被淹了。好不容易把货抢救出来,送到我们仓库,外包装都湿透了。当时系统里没有‘受潮’这个选项,小刘那时候要是直接扫码入库,这批货就废了。”
“我让他们把货全部拆开,一件一件地晾,晾了三天三夜。然后重新包装,贴上特殊标记,放在了通风最好的H区。这件事,就记在我那个老本子上。”
他拿起粉笔,在手写白板上画了一个简陋的仓库地图,标出了H区的位置。
“现在,我跟技术部提了需求,在ERP里加了一个‘异常状态’标签。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们扫码的时候,就要多做一个动作,把‘受潮’、‘包装破损’这些信息录进去。这样,系统就‘学会’了处理意外。”
小刘就站在他旁边,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把老王的“土办法”翻译成一条条可以执行的系统指令。
两个人偶尔还会因为某个流程的细节争论几句,但眼神里都是对彼此的尊重。
我站在培训室的最后面,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现代化管理,不是用冰冷的系统去取代有经验的人,而是用系统去赋能,去放大人的经验和智慧。
我省下了二十万,却差点赔上整个公司,最后才明白,最贵的资产,从来不在财务报表上。
来源:智者葡萄a9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