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靠忍,现在靠表。00后小夫妻流行“情绪值班表”,周一到周日轮班当“家庭CFO”,谁值班谁负责哄娃、夸老公、陪婆婆,墙上Excel表比工资条都清楚。
“我妈一皱眉,全家自动静音。
”
刷到这条弹幕,3万人点赞。
别笑,这就是中国客厅的日常遥控器。
剑桥刚发的论文说得太直白:老婆情绪稳,全家抑郁率直接砍半。
数字冷冰冰,可回家把包一扔,那张脸就是天气预报,谁不懂?
以前靠忍,现在靠表。00后小夫妻流行“情绪值班表”,周一到周日轮班当“家庭CFO”,谁值班谁负责哄娃、夸老公、陪婆婆,墙上Excel表比工资条都清楚。
别急着说矫情,人家半年吵一次,战绩可查。
更狠的是把情绪画成K线。
抖音上那位985毕业的宝妈,每晚10点准时投屏“今日家庭情绪波动”,红色高点代表娃作业崩溃,绿色低谷是老公主动洗碗。
一条视频2000万播放,评论区全是“求模板”。
原来把矫情量化,真有人买账。
深圳程序员老公干脆把AI请回家。
音箱改装成“老婆情绪哨兵”,分贝一高,自动播放她最爱的《晴天》,再递上一条“别生气了”的语音红包。
神奇吗?
试点小区三个月,离婚预约号源第一次挂不满。
可机器再精,也抵不过猪队友摆烂。
北京朝阳的“情绪诊疗站”给出硬核数据:丈夫参与度每提高10%,妻子情绪失控率降63%。
翻译成人话——老公肯接娃两次,老婆爆炸当量减一半。
咨询师偷偷吐槽:来上课的九成是妻子,老公都在楼下刷手机打卡。
所以保险公司在日本新推“夫源病”险,老婆被气到住院,老公保费翻倍,23万户抢着买,用钱包投票最诚实。
硬件也在救场。
京东榜单上,减压按摩仪、智能香薰机七成下单ID是“Mrs.”,销量一年翻三倍。
说白了,女人自己掏钱买情绪续命,顺带给全家加buff。
最畅销那款香薰,评论清一色“老公以为我变温柔了,其实是机器功劳”。
看完只想提醒一句:别再把“妈妈情绪稳定”当美德宣传,那是家庭合伙制里最该分摊的KPI。
AI、表格、保险都上了,队友再装死,神仙也救不了。
下回她脸色一沉,先别问“谁又惹你了”,赶紧看看自己今天的值班表打没打卡。
毕竟,遥控器握在她手里,频道切到“散伙”只需一秒。
来源:天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