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诗入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3 15:36 1

摘要:泱泱大唐,巍巍盛世。近年一系列影视与文学作品描绘盛唐,观众与读者若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多元、开放的时代,沉浸在名耀中华史册的盛唐无限魅力中,呈现的许多细节,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唐代人日常生活极致的雍容华贵,风雅用度的奢华追求。这些的正是唐代这一辉煌壮丽时代

泱泱大唐,巍巍盛世。近年一系列影视与文学作品描绘盛唐,观众与读者若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多元、开放的时代,沉浸在名耀中华史册的盛唐无限魅力中,呈现的许多细节,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唐代人日常生活极致的雍容华贵,风雅用度的奢华追求。这些的正是唐代这一辉煌壮丽时代,空前繁荣昌盛的体现,自初唐为始,特别是经历“贞观之治”数十余年的发展积累,国库充盈,海内升平,远方来贡,开放的大唐以“帝国”之姿态,步入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繁华。

唐何以兴盛?是帝王的文治武功,是四海的贤才集聚,是边疆的稳牢巩固,是商贸的丰富活跃,是文化的多元包容,……而如今盛世归于尘埃与历史,唯令我们能最直接感受唐的兴盛衰亡的便是穿越了千载岁月的唐诗。自《诗经》为始,《风》《雅》《颂》纳西周至春秋余韵,传扬数千载;自汉得起步,乐府采天下华章,传人间苦乐,颂人间爱恨;魏晋以承传接,有“建安风骨”之美,有“诗风繁缛”之华;唯独至唐而天籁,诗人名家如繁星坠人间。

据《全唐诗》统计,流传后世的唐诗有近5万首,可称作品浩瀚如海,有歌千里江山之美,有颂家国天下之情,有赞人间真情之韵,有叹终不得志之哀,有悲黎民百姓之苦,……可以说唐诗中记录了唐史,当然更包含着诗人的一世经历与际遇,你可见诗仙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浪漫豪气,亦会有诗圣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国破之叹。读唐诗亦是读唐史,读唐诗亦是读唐人,由唐诗破题开口,我想比任何史著都会更加倍吸引读者。

以往关于唐诗与诗人的著作,多聚焦于单个诗人之上,希望以当世之笔描绘正史,揭示更多历史人物的真容的历史写作者薛易,紧跟近年来掀起的读唐诗、背唐诗的热潮,围绕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白、杜甫等多位唐代诗人的代表性人物,采用群像视角重新为他们立传,基于严谨的史料,辅以小说的笔法,妙用名篇名句为串联,成书《大唐诗人行》呈现诗歌在唐朝的步步发展,呈现诗人的人生经历与轶事,由此以唐诗为牵引带我们更全面立体的纵览唐朝的博看壮阔。

避免了以往此类题材视角的局限性,唐朝并非仅有绵延的盛世,唐诗也并非一时之兴隆,在这本作品中呈现了诗人对诗的创作与国家社会环境的直接关系,更加客观全面的审视唐诗呈现的多维度价值,避免沉浸常见的盛世叙事。当然,这些诗与诗人息息相关,他们除了诗人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多样的社会身份,由此亦可见唐朝社会之貌。创作中更有效的打破了诗人与诗人的壁垒,让我们看到诗人“圈子”的交际往来,也与他们一同游大唐四方锦绣山河。

这是一本具备文学可读性兼具学术严谨性的精彩主题著作,整本书体量不小,但语言别具特色又不失通俗易懂、流畅简凝,把稳正史方向,又引入小说笔法应用,带来了生动质感,也有效的避免了过度研究化学术化,并不冗长难懂,由唐诗发散至诗人、诗作、诗史,再由诗看历史、社会、国家,书中还融入了许多知识,如唐代的科举制、宰相制、财税制等,让读者读懂唐诗又读懂唐代,相辅相成中有着更丰富的收获与理解,一本书能有这样的全面性难能可贵。

来源:书海泛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