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大概已经开始好奇,这些蚂蚁怎么能如此迅速地找到厨房里的糖罐子?让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一种箭蚁属的蚂蚁,它们游荡在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地带,已经适应了高温炎热的生存环境。除了偶尔能遇到被酷热烤干的一些小昆虫外,在这片沙漠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并且,地面的
▌[法]奥德蕾·迪叙图尔 安托万·威斯特拉赫 著
你大概已经开始好奇,这些蚂蚁怎么能如此迅速地找到厨房里的糖罐子?让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一种箭蚁属的蚂蚁,它们游荡在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地带,已经适应了高温炎热的生存环境。除了偶尔能遇到被酷热烤干的一些小昆虫外,在这片沙漠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并且,地面的高温也使它们无法使用气味路径,因为任何化学气味信息都会迅速被蒸发。因此,撒哈拉箭蚁通常独自踏上搜寻食物的绝望征途。
必须承认,成功完成这个任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留给撒哈拉箭蚁觅食的时间最多只有几个小时,否则它自己就会死于伟大的太阳神的无情炙烤。
为了测量撒哈拉箭蚁在沙漠中寻找食物的效率,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们在距离撒哈拉箭蚁巢穴100米的地方放了一只仅5毫米长的超级迷你蚱蜢干,然后测量箭蚁找到这份大餐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当然前提是它们真的能找到!以距离巢穴100米为半径来计算的话,这个范围覆盖的面积约31400平方米,相当于三个半法兰西体育场那么大!完成这个搜寻任务可比在自己家里找钥匙要难得多!尤其是考虑到撒哈拉箭蚁本身仅身长1厘米,并且视力还很差,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
然而,当蚱蜢干被放在指定点上,平均只需等待4分钟,在其附近就准能见到一只觅食蚂蚁现身。它轻松抓起那只死蚱蜢,凯旋般地返回巢穴。考虑到搜寻任务所覆盖区域的面积,这短短的4分钟时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实际上,对撒哈拉箭蚁来说这一定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任务。设想在自然条件下,当没有研究人员慷慨提供的蚱蜢时,箭蚁们常常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食物,最后不得不空手而归。平均每31400平方米就能找到一只蚱蜢,那天的沙漠在箭蚁看来一定处处都撒满了食物。
受此鼓舞,科学家们决定祭出重磅武器:差分式GPS测量仪,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由基座、天线和可移动的推杆组成。有了这套设备,研究人员跟踪蚂蚁走过的路径轨迹的精度可以达到1厘米以内。于是当地居民们眼前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研究人员戴着这些异常沉重的设备,顶着火一般的烈日,一整天一整天地细心记录觅食的箭蚁在沙地上留下的蜿蜒路径……这个实验是值得的,因为观察得到的蚂蚁路径揭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撒哈拉箭蚁在狩猎时总会逆风接近它们的猎物。相反,当处于猎物的上风方向时,箭蚁有可能在距蚱蜢仅几厘米的地方经过而没有察觉到食物。这些觅食蚁似乎是依靠嗅觉的,从这么小的尸体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它们都能够闻得到!
第二个意外发现是,这些觅食蚂蚁的移动方向并不是随机的,它们更倾向于在与风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换句话说,如果这些蚂蚁乘坐帆船在海上航行,它们会在风中横向行进。由于气味是随风飘散的,其传播方向就会与蚂蚁的路径垂直相交。这样,在风中横向行走会大大增加遇到烤昆虫微弱气味的机会。一旦捕捉到了这样的气味,对觅食蚁来说剩下的就简单了,它只需逆风而行一直前进到这美妙气味的源头。在逆风向,撒哈拉箭蚁能够捕捉到超过6米远的小昆虫的气味。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些撒哈拉箭蚁的行为类似北极熊通过嗅闻空气来寻找浮冰上的海豹。如沙漠和冰面这般毫不相干的两个极端,竟然也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12)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