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刚把那句“妈”说出口,旁边的主播就把话筒戳到他下巴:“哭一个,哭出来流量才爆。
18岁那天,叶锐聪被一群人围着喊“快叫妈”,声音大得盖过了他自己心跳。
他刚把那句“妈”说出口,旁边的主播就把话筒戳到他下巴:“哭一个,哭出来流量才爆。
”那一刻,他像被塞进一场直播剧本,而剧本的标题叫“失散十八年,一秒泪崩”。
没人问他愿不愿意哭。
也没人问东姐,这十八年她是怎么把“找儿子”活成一份全职工作的——白天在制衣厂踩缝纫机,晚上把寻人启事叠成纸飞机,塞进每一个快递包裹。
她攒下的不是钱,是厚厚一叠“已读不回”的短信截图。
直到DNA报告出来那天,她还在工厂加班,同事把报告照片甩到她手机屏幕上,她盯着那串数字看了十秒,只说了一句:“今晚的货我不赶了,请假。
”
认亲宴摆了三十八桌,比村里婚宴还热闹。
村口停满挂着外省牌照的房车,有人扛着稳定器在人群里横冲直撞,只为拍到叶锐聪和东姐的第一张合影。
一个穿冲锋衣的大哥把直播镜头怼到叶锐聪脸上:“弟弟,说两句给家人们听听!
”叶锐聪张了张嘴,声音被音响里的“感谢老铁送火箭”盖了过去。
那天他穿的新外套是东姐连夜去县城买的,袖口太长,他把手指缩在里面,像把自己也藏起来。
热闹是他们的,叶锐聪只有满满一桌子菜,和对面一对哭得比他还伤心的陌生夫妻——那是他的亲生父母。
他脑子里却闪回养父母家的厨房:养父在炖他爱吃的牛腩,养母把房产证偷偷塞进他书包,说“房子写你名,以后娶媳妇用”。
他回生母家第一晚,躺在全新乳胶垫上睡不着,“妈,我拖鞋忘在门边了。
”养母回了个语音,声音压得很低:“新妈家要是住不惯,随时回来,锅给你留着。
”
最荒唐的是“鱼老板”。
这位在菜市场卖水产的主播,前一天还在拍“杀黑鱼教程”,第二天就举着“寻亲公益”的旗子出现在认亲现场。
他让叶锐聪对着镜头承诺“以后给两个爸妈养老”,又转头让东姐展示当年儿子被拐时穿的衣服。
东姐把那件发黄的小T恤攥在手里,像攥着一块烧红的炭。
后来有人扒出,“鱼老板”直播间里同款T恤链接悄悄上了架,标价九十九,商品名:“被拐儿童同款纯棉短袖,支持公益”。
闹剧持续到警方通报出来:当年拐走叶锐聪的嫌疑人已锁定,案件在走流程。
数字冷冰冰,却像一盆水,把看热闹的人浇散了一半。
直播间人数从十万掉到一万,再掉到一千,最后只剩“鱼老板”在喊:“家人们,今天不聊拐,来,上车九块九包邮的虾仁。
”平台终于出手,限流、下架、封号,一气呵成,像给一场高烧强行退烧。
热闹散了,生活才开始。
东姐把给儿子准备的婚房退了,说“孩子想住哪就住哪”。
叶锐聪选了生母家二楼的小房间,窗户对着制衣厂,晚上机器声嗡嗡,他却睡得踏实——那声音和养父母家路口的宵夜摊一样,都是人间烟火。
周末他回养父母家吃饭,两家人第一次坐在一张桌上,养父把牛腩炖得烂糊,生母把青菜炒得碧绿,谁也没提“养老”“报恩”这些词。
饭后叶锐聪洗碗,两个妈妈站在旁边抢着递抹布,他忽然觉得,十八年前的裂缝,也许可以靠无数顿这样的饭慢慢糊上。
省公安厅的通报里还有一行小字:2023年,广东通过DNA比对帮47个家庭团圆。47,听起来不多,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场被直播、被围观、被消费的“认亲秀”。
有人建议给寻亲家庭配心理师,设“冷静期”,像离婚一样,先考试再上岗做父母。
听起来滑稽,细想却心酸——原来亲情也需要说明书,才能避免二次伤害。
叶锐聪后来开了个新账号,只发一条视频:两双筷子,一碗牛腩,一碗青菜,背景音是缝纫机和宵夜摊的混合声。
配文只有七个字:“今天没哭,吃饱了。
”评论区里有人留言:“不哭就好,饭比眼泪管饱。
”他回了个笑脸,那是他十八年来第一次,不用被催泪,不用被围观,自己点下的表情。
来源:端庄优雅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