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露销量持续低迷;珠免集团加速去地产化;深桑达A筹划出售多家子公司股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14:20 1

摘要:10月23日晚间,承德露露股份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6亿元,同比下降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8.47%;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尽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91%,但净利润

来看今天的新闻。

一、杏仁露销量持续低迷 开拓无力走不出北方 中式养生水会是承德露露的救星吗?

承德露露前三季净利降8.47%,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及北方市场令困境日益凸显

10月23日晚间,承德露露股份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6亿元,同比下降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8.47%;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尽管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91%,但净利润仍微降0.28%,业绩承压明显。公司核心产品“露露”杏仁露销量自2014年峰值后持续下滑,2024年虽回升至33.05万吨,但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及北方市场(占比九成)的困境日益凸显。

公司曾有向南方拓展的计划和尝试,推广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好,问题包括南方与北方的口味差异,以及相对其他饮品的认知障碍问题。2024年,来自北部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九成。

二、存量地产账面尚超70亿元 珠免集团加速去地产化 曾是格力集团旗下公司

10月22日,公司披露公告,正在筹划转让旗下格力房产100%股权,全面去地产化,有望加速改善业绩和资产状况。消息一出,珠免集团股价一字涨停。已被传统的房地产业务拖累了太多年,珠免集团急需用一次彻底的转型,来重新找回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2024年底,格力地产(珠免集团前称)完成重大资产置换,成功置入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51%股权,同时置出非珠海区域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公司的战略定位发生改变,主营业务由房地产转型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大消费产业。

目前,公司的存量地产项目主要在珠海区域内,包括格力海岸、平沙九号、格力广场等。截至今年6月末,与房地产有关的存货账面价值约78亿元。

三、信创故事还要讲多久?深桑达A筹划出售多家子公司股权 近日多名高管辞职

深桑达A10月22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正筹划出售多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权,相关股权将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预挂牌。目前交易对方、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相关事项尚不确定,不确定是否构成关联交易,亦不确定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该事项需履行有权批准单位的批准程序及公司内部审议程序。

深桑达A资产负债率近年来高居不下,始终在80%左右徘徊,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为82.30%。同期货币资金为78.71亿元,较2024年末的120.01亿元大幅减少。

四、信达生物再拿10亿美元级BD 但股价却跌了 这是怎么回事?

继三生制药后,中国药企再度斩获首付款10亿美元级的BD交易。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深度合作,信达生物将获得高达12亿美元的首付款(包含1亿美元股权投资),总交易金额更是达到114亿美元。然而,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BD交易却并未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信达生物股价经历高开低走后,最终定格在85.20港元,不仅没有上涨,甚至出人意料的下跌1.96%下跌。

站在宏观角度看,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的BD交易,更像是一次基于IBI363全球III期临床结果的“对赌”。如果临床数据符合预期,那么就皆大欢喜转化为一次成功的BD交易;如果临床数据不符合预期,IBI363管线计提损失的同时,其实就相当于武田制药用少部分首付款购买了信达生物剩余两款产品的权益。

五、涉股权变动、合规等 斑马网络七大事项待补充!三年多亏41亿

阿里“分拆造富”游戏的新主角——斑马网络,赴港上市迎新进展。近日,斑马网络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本次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七大事项。据悉,斑马网络由阿里巴巴与上汽于2015年合作成立,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全球先驱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斑马网络不再纳入阿里巴巴并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斑马智行现仍处于“烧钱期”。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亏损分别达到人民币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和15.82亿元,累计亏损已达41.83亿元。

六、名创优品80%门店将关闭重开

10月22日,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视频播客节目请来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对谈中,叶国富提出今明两年要“腾笼换鸟”,将名创优品80%的门店关闭重开,改变店铺模型和产品结构,实现从零售向文化创意的转变。

七、iPhone Air开售遇冷:二手市场破发

10月22日,iPhone Air正式开售,不过,市场表现与前期热度形成强烈反差,iPhone Air在线上、线下的火热程度均有所降温。二手市场上,iPhone Air开售即破发,并未像iPhone17系列开售时那样溢价高到上千元。据报道,有黄牛表示,“今年最赚钱的就是Pro Max和标准版,标准版到现在还有溢价,也是唯一一个价格比较坚挺的,iPhone Air现在已经破发了,北京这种货源充足的地方除非有客户有需求,否则也不会收货了。”搜索闲鱼平台行情数据也显示,平台iPhone Air 256G均价与官方售价相近,部分溢价不足百元。

来源:海闻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