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十岁过后,要学会富养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承担家庭的重任、社会的脊梁。
四十岁过后,要学会富养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承担家庭的重任、社会的脊梁。
不要等自己倒下去了,才后悔薄待自己太久。
生命不可以逆转,也不得不消耗,我们能做的,就是慢慢消耗,活久一点。
学一学唐朝的白居易,任由人生沉浮,相机而动,应运而生。
看淡关系,留下一二知己,养情。
四十岁之前,白居易的身边是很热闹的。
他走科考路线,进入官场,春风得意。社交,见证了“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一度成为太子的老师,妥妥的潜力股。
四十岁之后,他的仕途开始变得不顺。当朝宰相遇刺,他上书要严厉追究责任。可有人认为,白居易是越级上书。不久,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人到低谷,才知“虎落平阳被犬欺”,什么老同事,老朋友,都开始躲得远远的。
经历了一场风雨,他才看清楚,真正陪自己一起熬的人,只有一两个。
一个是元稹,是同事、室友、文友,还是一起落难的兄弟。就算走散了,书信也从来没有断过。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不图对方有什么好处,就看中对方没有坏心思,坦诚是最贵的。
一个是妻子杨氏。虽然是母亲安排的,但相濡以沫多年,也就是老夫老妻了。
曾经白居易有一个刻骨铭心的初恋湘灵。但是不符合门当户对,也就放手了。在去江州的路上,还偶遇了,但匆匆一瞥,三五句话,就释怀了。
当白居易很老的时候,拉着妻子的手,说:“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
把情感减少了,圈子也缩小了,留下来的,才是相伴到老了,一生不变的。人情,反而更加真实,有温度。
放下繁忙,管好一日三餐,养身。
被贬到江州的白居易,生活方式发生大的改变。曾经三五天就聚会,大鱼大肉。后来是好多天不聚会,只是家常便饭。
江州最多的,就是鱼。因此他开始研究鱼怎么弄。
研究透了,连续给元稹几封信,都分享了鱼,曰:“湓鱼颇肥,江酒极美。”
在外头做官多年,人就没了京城的气息。但是他却“无官一身轻”。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重要。
白居易本来就身体虚弱,好好吃饭,变成了人生低谷中最要紧的事情。他还常常要妻子安排可口的饭菜,喂养自己的身体。
未来的路很长,但是未来只属于那些身体好的人。
四十岁之后,要开始养生了。不是每天剧烈运动,还专门跑健身房,而是去除欲望,不带杂念,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
服务社会,守住一份工作,养钱。
后来的白居易,去了江州、杭州、苏州等地,足迹有千万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算自己位置不高,也要好好工作,才对得起自己的一份俸禄。
在杭州,他组织百姓修建了白堤,减少了水患,也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贬谪江州,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更加务实的开始。
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几两碎银是必须的,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吃饱就够了,还有你身后的家人。甚至有房贷。
你也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其实是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你不要懈怠,要积极。
中年人大部分的体面,都是工作给的。没有工作,收入没有了,人就没有了底气,家就不会安宁。要重新找工作,也难,还是坚守为好。
走到哪里,打造一间小屋,养家。
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带着诗文去拜见大名鼎鼎的顾况。
顾况头也不抬,说:“居易,不是我说你,这长安什么都贵,要定居不容易。”
顾况读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之后,改口了:“你的才学,在长安也混得容易。”
人到中年,有属于自己房子很重要。有了房子,才有一个像样的家庭,才不会飘摇。
白居易在长安买了郊区的房子,也把母亲接过来住,体验好生活。
在被贬的路上,他也可以将就过,而是每一处都打造属于自己的房子。
江州,他在庐山北建草堂,非常怡然自得。
在忠州任职的时间,在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
手头宽裕一些了,在洛阳履道里购宅,这也是养老的安排吧。
四十岁就安排自己如何养老,看起来很早,其实真要开始了。房子,家庭,总要进退自如,总要有一个根。
诗曰:“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交亲。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人生大部分的难事,都发生在四五十岁,可你不要过分担忧,而是要懂得富养自己,把自己变得乐观,有远见,更加成熟和睿智。
可能你还很穷,但相信,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生穷。
给自己做长远的规划,富贵的生活会到来,也会源远流长。
作者:布衣粗食。
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