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镇痛周丨一根手指的“解脱”与一位医者的“担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09:17 1

摘要:在2025年中国镇痛周来临之际,我们关注疼痛,更关注那些为消除人类病痛而默默奉献的医者。近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一位普通患者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镇痛”背后,技术、仁心与传承的温暖内涵。

每年10月的第三周是“中国镇痛周”,旨在提升公众对慢性疼痛的认知,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并推动疼痛学科的全面发展。

在2025年中国镇痛周来临之际,我们关注疼痛,更关注那些为消除人类病痛而默默奉献的医者。近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一位普通患者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镇痛”背后,技术、仁心与传承的温暖内涵。

因常年俯首编织,患者王女士(化名)饱受右手中指腱鞘炎的折磨近一年。“那种疼痛像一条无形的锁链,紧紧缠住了我的手指和生活。”她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远赴北京求医,都未能根治。持续的疼痛,已成为她生活中一个沉重的“隐形包袱”。

转机发生在上周。王女士经人推荐走进湖南中医附二,找到骨伤中心副主任、徐无忌主任医师就诊。令她惊喜的是,徐无忌医生为她施行了“小针刀”微创疗法松解狭窄的腱鞘,整个过程仅5分钟左右。不久后,困扰她近一年的剧痛,奇迹般地消失了。

“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治愈这个顽疾,我只花费了一百多块钱。”王女士感慨:“这区区之数,便解开了缠在我手指上近一年的疼痛锁链。”

回家后,王女士通过微信向徐无忌医生表达感激之情,收到的回复却只是简单的:“言重了言重了,小事情,不足挂齿。”这种谦逊的态度,正是她眼中好医生的本色。“面对患者的感谢,他只是如此云淡风轻。我在就诊时还观察到,他对每一位病友都是轻言细语,耐心十足,那种自然流露的医患之情让人如沐春风。”

更让王女士触动的是,她看到徐无忌在操作中不忘亲自示范,将关键要点向身边的研究生详细讲解。“那一刻,他不仅是医者,更是师者。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技术、品德与学术精神的鲜活传承。”

这个“中国镇痛周”,王女士的经历向社会传递了一份珍贵的信任,她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们常在新闻里看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却忽略了身边更多像徐医生这样,用精湛技艺默默修复着我们生活质量的‘工匠’。他们是一群选择了与苦难打交道的人,用他们的‘小事’,来成全我们健康无痛的‘大事’。”

王女士表示,徐无忌医生的一言一行,彰显了医学中的人文温度与传承精神,好的医疗绝非冷冰冰的技术操作,而是浸透着共情与关怀;一位好医生,不仅治愈当下的病痛,更通过“传帮带”培育着未来的希望,这正是医学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基石。

王女士的故事,更充分彰显了一位普通病友对医院的高度认可。“一所好医院,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像徐无忌医生这样——根植本土,心怀病患,术德兼修,薪火相传。你们治愈的,不止是病痛,还有人心,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在“中国镇痛周”,我们致敬所有为消除疼痛而努力的医者。他们的每一次“望闻问切”,都是对生命健康的郑重承诺;他们的每一次“手起刀落”,都在为无数患者卸下沉重的包袱,点亮无痛生活的希望。

徐无忌表示,王女士这种由腱鞘炎引发的手指疼痛属于筋骨疼痛。筋骨疼痛一般由骨骼、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等运动系统损伤或疾病所引发。并且,秋冬季节的寒气也是颈肩腰腿等关节旧疾复发的“催化剂”。

中医角度而言,“寒主收引,凝滞气血”,当身体阳气不足时,寒湿邪气便乘虚而入,导致经络不通而引发关节或其他部位的疼痛,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您正在经历筋骨疼痛,尤其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或进行性加重等情况,请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骨伤科就诊,经过医生的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骨伤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对筋骨疼痛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可提供精准诊断及整脊、正骨、针刀、中药贴敷、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督灸、隔物灸、推拿、针灸、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等各种中医特色治疗。

“作为医生,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不仅用医术为他们解除身体上的病痛,还应尽力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痛苦,减轻他们的焦虑与恐惧,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不辜负每一位患者的信任和托付,这才是真正的‘医者担当’。”徐无忌表示。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是人体受到损害或疾病侵袭的预警性信号。根据其持续时间,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疼痛时间少于3个月(如术后痛、创伤痛)。

慢性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疼痛(如腰背痛、关节炎、神经痛等)。

疼痛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和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疼痛,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自我管理方法:

一是记录疼痛日记。用0-10分标注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如刺痛、烧灼痛、麻木等),记录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如久坐、受凉等),规律记录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诊断。

二是非药物缓解法。冷热敷:急性损伤48小时内冷敷,慢性劳损热敷;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慢性疼痛;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减轻痛感。

三是遵循用药原则。避免盲目用药,遵医嘱用药是第一原则;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警惕肝肾功能损伤;合理用药,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

疼痛的成因复杂,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MDT)的联合干预,如疼痛科、骨伤科、康复科、心理科、中医科等。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连续发布《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进行疼痛综合管理试点。

疼痛患者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应兼顾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疼痛不应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控制的“无痛课”。今年中国镇痛周,呼吁大家一起关注身体信号,不再对疼痛“习以为常”;长时间遭受疼痛困扰时,及时就医别硬扛;主动学习疼痛知识,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