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竟然攻击起了“北京时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08:59 1

摘要:经国家安全机关缜密调查发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国安局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网攻,并企图横向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预置瘫痪破坏能力。

近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了一起美国重大网络攻击案。

经国家安全机关缜密调查发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国安局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网攻,并企图横向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预置瘫痪破坏能力。

国家安全机关见招拆招,迅速固定美方网攻证据,并指导国家授时中心开展清查处置,斩断攻击链路,升级防范措施,消除危害隐患。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近年来,以美国安局为首的间谍情报机构任性妄为,持续针对中国、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实施网攻活动,肆意侵犯他国网络主权和个人隐私,严重危害全球网络空间安全。

美国为何要攻击中国的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国家授时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承担着“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是我国唯一、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

它不仅为国家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国防等行业领域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还为测算国际标准时间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国家授时中心一旦遭受网攻破坏,不仅会影响“北京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冲击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甚至还可能导致国际时间陷入混乱。

祸乱国计民生。

当前,中国在电力、通信、交通、网络、银行、地震监测、气象预报等诸多领域,对高精度时间同步都有刚性需求。

据专家介绍,即便时间上仅存在微小偏差,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时间差一毫秒,变电站就会因时序错乱而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时间差一微秒,国际股市交易就可能因时间误差产生数千亿的巨额波动;时间差一纳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将偏离30厘米,干扰日常通信中无线电载波的同步,致使手机通话断续、上网受阻;时间差一皮秒,月壤采集车与嫦娥探测器的定位误差甚至会达到数公里,直接威胁“嫦娥”飞船的顺利返航……

一旦美国成功破坏中国的时间基准体系,将直接冲击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致使国计民生陷入混乱。

暗藏军事目的。

当前,现代军事装备迭代迅猛,洲际弹道导弹与高超音速飞行器已具备每秒数公里的突防能力。

印巴边境冲突的实战案例表明,依托高精度授时技术,“目标链”和“打击链”已实现无缝衔接,“发现即摧毁”已成为现实。

2017年5月,美国空军首次提出“授时战”理念,认为通过干扰或破坏敌方的时间基准系统(如卫星授时系统),就可以瘫痪其指挥控制系统、削弱武器制导精度,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也就是说,一旦中国的授时系统遭到破坏,将直接导致战场态势感知断层、武器系统效能下降,出现难以预警、无法逆转的“致命时间窗”。

抢占科技高点。

现阶段,全球范围内仅有中美两国具备独立构建国家标准时间的完整能力,涵盖全类型原子钟研发制造及配套授时技术体系。

国防领域的“时间之刃”——原子钟。

随着中国加速推进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纽约时报》于2024年刊文称,美国正在输掉与中国的“时间”争夺赛,甚至表示“在打造替代卫星授时的行动中,美国落后了”。

美国深谙时间频率技术对现代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将中国的授时系统列为网攻目标,颇有“打不过就使阴招”的味道。

操控世界时间。

目前,全球仅有中、美、俄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计算与维持国际原子时的能力,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自主计时体系,只能被动依赖国际标准时间。

中国授时中心对国际原子时的权重贡献长期位居全球前列,其稳定运行已成为维护世界时间秩序的关键支柱。一旦“北京时间”遭受攻击,必定会引发全球时间基准的连锁性紊乱。

美国对中国的授时系统发动攻击,其实也是在破坏全球时间秩序。

一旦美国得手,从金融交易到航空导航,从电力调度到通信网络,所有依赖精准时频的现代文明系统都将面临崩溃风险。

铁的事实再次揭示了贼喊捉贼的霸权嘴脸。

长期以来,美国间谍情报机构及其豢养的黑客组织将中国列为重点目标,大肆对中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实施攻击破坏。

但美国却倒打一耙,勾连盟友频繁炒作所谓的“中国网络攻击”,贼喊捉贼,卑鄙至极。

频繁攻击,持续破坏。

近年来,美间谍情报机构持续对中国境内目标开展网络攻击,范围覆盖党政机关、军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要行业单位等。

2022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经技术溯源确认攻击源为美国相关机构。

2023年7月,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部分地震速报数据前端台站采集点网络设备遭受境外组织网络攻击,技术证据链直指美国。

2024年8月起,某先进材料设计研究单位遭疑似美国情报机构网络攻击,导致该公司大量商业秘密信息和知识产权被窃取。

这次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的最新案例再次表明,美国将网络空间军事化、武器化,对中国的网络攻击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

贼喊捉贼,颠倒黑白。

美国肆意对他国发起网络攻击,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贼喊捉贼,持续炮制涉华虚假信息,大肆渲染"中国网络威胁"。(另见本号文章“黑客帝国”贼喊捉贼,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2023年5月,美国会同其他“五眼联盟”国家网络安全机构共同发布“网络安全联合警告”,炒作所谓具有中国背景的“伏特台风”黑客组织对其通讯、能源、交通、水利、污水处理等关键基础设施实施网络探查。

2024年,美国故技重施,又炮制出所谓的“与中国政府关联的黑客团体”——“盐台风”的虚假叙事。2024年9月,《华尔街日报》率先发布“盐台风”的报道,称其入侵美国宽带网络;11月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媒又污称“盐台风”入侵了美国总统竞选团队手机。

2025年4月,美国变本加厉,甚至公开悬赏1000万美元征集与“盐台风”行动相关的个人信息,还夸大其词称“盐台风”已入侵80个国家的至少200家公司。

然而事实上,美国官方自始至终都拿不出“盐台风”同中国政府有关的确凿可信证据,各种媒体信息也都是语焉不详。

美国牵头有关国家签署抹黑“中国资助网络攻击”联合声明。

2025年8月,美国又与12个国家发布联合公告,妄言中国支持的行为者“正在对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发起攻击,涵盖电信、交通、酒店及军事设施”。

很明显,美国就是要在国际上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频繁编造"中国网络威胁"谎言,为其推进网络空间军事化、维持全球技术霸权寻找借口。

一边是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的铁证如山,一边是抹黑诋毁“中国网络威胁”的含糊不清。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黑客帝国”,答案早已写在世界各国的网络防火墙日志里……

来源:赣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