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智能高速铁路,提出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大领域的智能高铁技术体系。“十四五”期间,从清河站的智能管控平台、智能化实训基地,到北京北动车所的智能检修设备,一项项智能化实践助力打造智能京张,开启智能高铁新时代。
智行京华 驶向未来
“十四五”收官在即
“十五五”新篇待启
北京正以智慧为笔
描绘未来交通的壮阔蓝图
打开智慧公交“一路同行”
探秘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网络
见证交通事故“分钟级处置”
看科技“护航”世界首条智能化铁路
领略机场全流程无感通行智慧范本
体验“一秒一公里”的极速充电
北京交通广播10月20日起推出《智行京华 驶向未来》系列报道,用切实成果铺展首都智慧交通画卷,敬请关注!
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智能高速铁路,提出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大领域的智能高铁技术体系。“十四五”期间,从清河站的智能管控平台、智能化实训基地,到北京北动车所的智能检修设备,一项项智能化实践助力打造智能京张,开启智能高铁新时代。
清河站壁画展现新老京张的建设历程/记者拍摄
走进清河站西进站厅,一幅巨型壁画展现了新老京张的建设历程,画面左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复兴号列车,速度表象征着京张高铁350公里的时速。
旅客王先生说:“这幅壁画挺震撼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我国铁路发展的变化。我老家在河北,京张高铁开通之后的这几年,从北京回张家口只需要一个小时,方便了很多。”
京张高铁线路位于北京市西北、河北省北部,全线正线共设北京北、清河、沙河、昌平、八达岭长城、东花园北、怀来、下花园北、宣化北、张家口南10座车站。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智能高速铁路,提出了涵盖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大领域的智能高铁技术体系,实现了智能高铁技术创新。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久军说,比如智能装备方面,京张高铁采用了新型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采用自主化的智能驾驶技术,实现了自动发车、到站自动对标停车,准确率大大提高。
智能运营方面,车站通过建设“智慧大脑”等系统,实现协同管理、智能调度。并且,通过北斗技术的应用,对高陡边坡、铁塔等重点基础设施进行监测,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清河站智能管控平台“智慧大脑”/记者拍摄
防侵线报警系统启动报警提醒/记者拍摄
清河站是京张高铁始发旅客最大站,智能管控平台“智慧大脑”的使用让客运综合管理更加智能化。“智慧大脑”同时读取“客票系统”“调度系统”“动车系统”3大系统数据,形成了智能分析的管控平台。
“智慧大脑”中,防侵线报警系统是涉及旅客安全的重要系统。清河站党总支书记程强说,防侵线报警系统实现了与综控室客户端有效联网互控,当有人员进入雷达扫描区或者白色安全线外后,该设备立即启动声光报警提醒,为旅客提供安全防护的同时,也为站台提供了高效智能化管理。
清河站智能化实训基地/记者拍摄
智能化实训基地VR实训区/记者拍摄
如今,VR、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逐渐被融入客运工作人员的培训中。清河站智能化实训基地是国内首创、京津冀区域唯一一座,集“智慧化、集成化、全场景、交互式”的智能化实训基地。
基地涵盖京张高铁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CTC/TDCS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电子客票等相关功能8个实训区。程强介绍,实训基地突出实景、实操、实训,按照5大场景8个区域进行布局,可以同时对客运员、售票员、客运综控员、安检员、车务应急值守、消防综控员6个工种学员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和实操演练。
比如,VR实训区通过VR技术对车站内可能遇到的各类应急场景进行模拟,从而对客运员进行全场景的培训。智能化实训基地不断探索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客运实景化、智能化培训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新经验、新模式。
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运用所/记者拍摄
在清河站附近,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运用所是京张高铁动车组的主要检修基地。作为智能京张的配套工程,北京北动车所不断推进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建设,是京津冀地区最早实现智能化检修的动车所。
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所副所长张朝舜介绍,北京北动车所应用车底检测机器人、360检测系统、动车组生命健康管理系统等智能设备,提升检修效率与安全管控水平。比如,车底检测机器人的全面投入应用实现动车组检修从“人检”向“机检”的作业模式转型,该系统具备全自动检测、无线数据传输、智能识别报警等功能。
工作人员操作车底检测机器人/记者拍摄
车底检测机器人正在作业/记者拍摄
北京北动车所一共配备了4套车底检测机器人,每天晚上平均智能检修4组动车组。从2019年9月份启用车底检测机器人至今,人机协同作业大幅提升检修效率与准确性。“动车组在库里的流转速度更快,相应车次在京张高铁开行的对数可能就会更多,从而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张朝舜说。
智能化综合监测系统/记者拍摄
在推进智能技术与铁路运维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北京北动车所不断攻克难关,让新系统适应复杂的现场环境,实现了从“人机结合”到“人机互信”的跨越。张朝舜说,在智能设备投用初期,由于设备学习数据不足,系统出现了误报率、漏报率偏高的情况。
以车底检测机器人为例,北京北动车所组织一线检修人员与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将每一次机器人报警与人工实际检查结果进行反复比对、复核,为智能系统“喂养”了大量来自一线的实际案例数据,持续优化算法的识别逻辑。“我们用了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了磨合,并进行了数据共享,其他动车所也能使用这套数据进行相同型号动车组的检修。”张朝舜说。
北京北动车所的智能化运维实践,提升了检修效率与安全管控水平,助力京张高铁实现智能京张运营目标。
清河站智能指路牌/记者拍摄
十四五期间,京张高铁的一项项智能化实践展示着中国高铁建设成果。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久军说:“通过京张高铁的实践,我们总结形成了中国智能高铁的体系框架和建设标准,为推动智能交通体系的发展做出了一些探索。”
展望“十五五”,京张高铁将继续为旅客提供绿色、环保、高效、舒适的交通方式。王久军表示,“十五五”期间,京张高铁将立足于更好地服务旅客,提高旅客幸福感,将充分进行调研,针对旅客需求做出适当调整和变革。同时,针对铁路基础设施运营安全的需要,结合AI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做出一些必要的技术升级。让旅客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感受到智慧交通带来的获得感。
京张高铁列车/来源于北京铁路微信公众号
记 者 毛嘉惠 编 辑 毛嘉惠 主 编 程 艳
来源:1039调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