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规上产值实现230.9亿元,同比增长7.3% 我市“强链”聚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07:59 2

摘要:绿色高效的养殖基地里,肉牛、生猪、肉鸡等各类畜禽长势正好;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内,正紧锣密鼓地忙着赶制订单;一个个家喻户晓的“长字号”品牌,逐渐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在长春广袤的黑土地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激荡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奋进乐章。

绿色高效的养殖基地里,肉牛、生猪、肉鸡等各类畜禽长势正好;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内,正紧锣密鼓地忙着赶制订单;一个个家喻户晓的“长字号”品牌,逐渐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城市新名片……在长春广袤的黑土地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激荡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奋进乐章。

走进位于长春国家农高区内的认养一头牛(长春)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严格规范的屠宰环节让人印象深刻。这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数智化工厂,引进了由多国专家联合设计的生产线,可单班年屠宰肉牛近10万头、精深加工产品3万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形成集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格局。

今年,我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以玉米、肉(奶)牛、生猪、肉鸡、梅花鹿、大米等产业为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一季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向好,规上产值达230.9亿元,同比增长7.3%。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从拉长粮食产业链,到提质特色产业链、壮大种养产业链,我市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如今,在长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持续“强链”聚业的农产品加工业,正一路高歌猛进。

龙头辐射——

联农带农壮大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不仅让农产品身价倍增,更让农民分享到产业增值的收益。

在位于德惠市的吉林德翔集团亿羽孵化中心,一枚枚种蛋被放在智能孵化柜中,温度、湿度等实时动态信息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经过自动孵化、人工精选、免疫注射等环节,鸡雏便可由养殖户进行肉鸡代养。

“代养肉鸡风险小、收益稳定,鸡雏、饲料、防疫、销售都由企业负责,我们只管做好养殖就行了!”说起这几年做起来的肉鸡养殖生意,德惠市布海镇养殖户刘军山开门见山。

德翔集团深耕肉鸡全产业链,经营覆盖祖代和父母代种鸡繁育、鸡雏孵化、商品代肉鸡养殖、屠宰分割、食品加工、冷链仓储、饲料生产等领域,年出栏肉鸡5000万只,年加工肉鸡2600万只,年产饲料20万吨。

产业“链”得牢,联农带农作用更加突出。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2家,其中国家级23家、省级170家、市级139家,涌现出一批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户全面跟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华正、正大等企业带动农民超万户。

在被誉为“中国玉米之乡”的公主岭市,一辆满载玉米粒的货车经过车体消毒、称重、湿度检测等环节,驶入了吉林仟客莱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玉米仓储车间。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饲料配方中70%是玉米。

“以中草药发酵技术为基础,以饲料研发和生产为核心业务,我们的产品涵盖猪饲料、禽饲料和反刍饲料。”仟客莱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优质的玉米资源优势,凭借完备的产品研发能力,公司正加紧建设年产12万吨高端反刍料及玉米深加工项目。

坚持“育”“管”并重,我市在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时,更加注重培育标杆企业,今年重点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集中发展玉米、大豆、梅花鹿三个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一项项好政策的落实,长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加速,带动了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精深驱动——

延链补链积蓄发展后劲

做强精深加工,不仅赋予了农产品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附加值,还驱动了优势资源向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净膛、分割、修整、称重……位于榆树市的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车间内,现代化生产设备高效运转。这里以工业化思维发展食品加工业,每天屠宰肉鸡15万只,生产的正大、正榆系列产品已覆盖鲜、冻、熟食等300余个品项,并开发出肉丸、中华菜等九大类新产品。

“仅2月份,我们的肉鸡屠宰量就达到了350万只,产值过亿元。”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的自营门店数量达到8个,并与心声活、欧亚超市等知名大型商超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还在重点乡镇建立了直营终端。”今年,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将在打造现代化产业样板上再发力,力争把产能提升至14万吨。

区别于传统的粗加工、初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将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副产品等进行再次加工,从而实现多次增值。今年年初以来,我市重点围绕玉米、畜禽、特产等精深加工领域,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持续把农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蓄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位于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的长春华昱食业有限公司猪肉加工基地,利用标准化生猪屠宰流水线、分割线以及冷鲜肉生产线、肉制品加工生产线等设备,每天可屠宰加工生猪1500头。“我们主打食材类产品,通过精深加工、细加工,能将一头生猪加工成100余种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占许说。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肉制品生产基地、集采分销基地和冷链物流节点。

“除了配备先进的屠宰加工设备,基地内还配套了技术研发中心、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张占许说,“精深加工给企业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附加值,粗略计算产值提高10%以上。我们还计划对现有的屠宰生产线、污水处理设施、冷库装备等进行全方位升级,并推出定制化、标准化的高端食材系列产品。”今年一季度,长春华昱食业有限公司生猪屠宰量同比增长40%左右。

擦亮品牌——

全面提升“长字号”影响力

提升农产品品质,“长字号”名片越擦越亮。灌装大米、充氮锁鲜、精准封口……在位于九台区营城街道的佳富米业有限公司,随着一排排铝罐进入生产设备,经过除杂、脱壳、打磨、色选等工序的米粒倾泻而下,一罐液氮保鲜的“九台贡米”就这样完成了。

“利用充氮保鲜技术,不仅延长了大米的抗氧化期,锁住了新鲜度和营养成分,更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九台贡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龙说。今年,九台区发布了《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覆盖种植、仓储、加工、包装、检验、溯源等各个环节,这标志着“九台贡米”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品质管理方面,迈向了品牌化经营的新阶段。

如何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不仅需要“打开窗”,更要“拓宽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显著提升了长春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更擦亮了“长字号”品牌,让企业的“触角”更长。

走进位于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阵阵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一穗穗金黄的鲜食玉米经过脱皮分拣、切头去尾、高温灭菌、蒸煮装箱等流程,4个小时后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产品。今年一季度,通过线上电商、线下商超、OEM定制、国际贸易四大销售渠道,2000多万穗鲜食玉米从这里远销到各地,整体产值同比增长20%。

“以前可没想过咱们的鲜食玉米会这么受欢迎,都卖到国外啦!”农嫂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小敏自豪地说,“近两个月,我们线上直播带货销售鲜食玉米300多万穗,还在线下参加了国内外多场展销洽谈会,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目前,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国际市场已拓展至24个国家和地区。

我市坚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截至目前,我市农产品商标总量超3000件,成功打造出德大、阿满、国信、朱老六、中之杰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农产品品牌。

来 源:长春政事儿

来源:长春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