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1.2亿巨制翻车?《剑来》被《凡人》碾压,腾讯在下一盘大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3 06:57 1

摘要:当国漫市场还在为《凡人修仙传》的热血打斗、《仙逆》的紧凑剧情欢呼时,一部承载着腾讯“品质野心”的作品却悄然遇冷。总投资1.2亿、单集成本460万、耗时3年打磨的《剑来》动画,开播前靠着“国漫顶配”标签赚足期待,开播后却在热度、会员拉新上被同档期作品按在地上摩擦

当国漫市场还在为《凡人修仙传》的热血打斗、《仙逆》的紧凑剧情欢呼时,一部承载着腾讯“品质野心”的作品却悄然遇冷。总投资1.2亿、单集成本460万、耗时3年打磨的《剑来》动画,开播前靠着“国漫顶配”标签赚足期待,开播后却在热度、会员拉新上被同档期作品按在地上摩擦,连口碑争议不断的《完美世界》都能轻松超越它。这场“天价投入”与“惨淡回报”的反差,不仅让观众疑惑“钱花哪儿了”,更撕开了国漫行业“流量”与“品质”博弈的痛点。

回溯《剑来》的诞生,腾讯的“豪赌”痕迹随处可见。为了这部作品,平台专门成立专项组,集结广州云图200人全职团队,再加上500名外包人员,700人的制作阵容堪称国漫顶配。单是“骊珠洞天”这一个场景,团队就死磕了8个月,这个周期足够完成一部小体量国漫的全流程制作;核心的“水墨粒子渲染”技术更是烧钱无底洞,宁姚教陈平安打拳那短短几分钟戏份,上百万帧的渲染成本足以买下十几辆宝马;更别说画面里藏的细节——陈平安衣服上根根分明的棉线纹理、宁姚斗笠上透光的薄纱质感、小镇里一比一复刻的古建筑灰瓦白墙,每一处都在宣告“经费在燃烧”。腾讯甚至砸重金拿下片尾曲《知我》的版权,开播时还让《斗破苍穹》里“不修剑”的萧炎来站台引流,牌面拉满。

开播初期,《剑来》也确实交出过亮眼成绩单:豆瓣9.1的高分、2.5万热度值登顶国漫新作榜,书粉更是狂赞“还原度拉满”。可热度没能留住路人——三集过后,弹幕里满是“看不懂”的困惑,会员拉新数据直接被《斗破苍穹》《仙逆》甩在身后。问题到底出在哪?答案藏在“文学性”与“大众化”的错位里。《剑来》原著被称作“网文界红楼梦”,烽火戏诸侯笔下“遇事不决可问春风”这样的金句比比皆是,但这些文字魅力转化成动画后,却成了路人的理解门槛。伏笔太多、节奏太慢,没有爽文里“升级打怪”的即时快感;自创的炼气士、武道境界体系,和观众熟悉的“筑基、结丹、结婴”完全不搭边,再加上儒释道兵四大阵营的复杂设定,刚入坑的路人根本跟不上剧情。最终形成了尴尬的局面:书粉看得津津有味,路人却大批量流失,而“路人盘”恰恰是决定国漫商业成败的关键。

如今提起《剑来》,不少人调侃它是“小镇三千万拆迁款,我齐静春一人贪之”,甚至质疑这是腾讯的“强捧之耻”。但如果跳出短期收益来看,这部“赔钱货”或许没那么简单。腾讯为《剑来》搭建的顶级制作团队、打磨成熟的“水墨粒子渲染”技术,未来都能复用到其他项目,大幅降低后续作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剑来》只是腾讯IP布局的“开胃菜”——真人剧已经备案,网传陈平安由饰演过萧炎的吴磊出演;单机游戏正在研发,还没上线就联动了诛仙新赛季;2025年腾讯更是放出大招,宣布规划“四院线八剧场版”,整个IP布局跨度长达12年。

说到底,《剑来》的失利,更像是国漫转型期的一次“勇敢试错”。当下的国漫市场,要么靠“遇神杀神”的爽文套路赚快钱,要么仗着IP情怀用粗糙打斗敷衍观众,而《剑来》偏要跳出这个舒适区,尝试把东方美学和文化深度融入动画,探索一条从“流量驱动”到“品质驱动”的新路径。有人说这是“山猪吃不了细糠”,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没人愿意做《剑来》这样的探路者,国漫永远只能困在“低门槛爽文”的牢笼里,永远出不了能承载文化内涵的精品。

现在就给《剑来》贴上“商业失败”的标签,未免太过草率。国漫的发展,既需要《斗破苍穹》这样能精准迎合市场的作品“供血”,也需要《剑来》这样敢突破、敢试错的作品“探路”。唯有商业与艺术双轨并行,中国动漫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至于《剑来》最终是“垫脚石”还是“翻车现场”,或许要等12年后,当它的剧场版、真人剧、游戏全部落地,我们才能看到这盘大棋的最终结局。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来财漫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