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下说,别把汾阳当成地图上一块普通的地儿,它的名字就是一本活的地方志。官名从明万历二十三年开始有了“汾阳”这三个字,那个时候的人把这里叫做“汾河之阳”。到1996年,行政级别从县变成了市,变动不大,但地名里藏的历史却更厚了。城里的老作坊、道观、坊巷不是摆设,它
汾阳这地名本身就把很多事写在脸上。
往下说,别把汾阳当成地图上一块普通的地儿,它的名字就是一本活的地方志。官名从明万历二十三年开始有了“汾阳”这三个字,那个时候的人把这里叫做“汾河之阳”。到1996年,行政级别从县变成了市,变动不大,但地名里藏的历史却更厚了。城里的老作坊、道观、坊巷不是摆设,它们在默默诉说着这片地的人怎么吃饭、怎么过节、怎么把日子过成一摞摞的历史。
把目光放远一点,你会发现几个乡镇的名字几乎把它们的来头都写清楚了。先说杏花村镇,别光想浪漫,杏树多是事实,酿酒更是主业。酿酒的路子能追溯到北魏,到了唐代已有“杏花酒肆”的说法,明代地方志把它当成“酒务坊”来记。现在那口碑靠的是一处保留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汾酒老作坊,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把这里和杜牧的诗牵到一块,但学界并不完全买账——有分歧是常事,倒也说明这地方名声远,能把诗人拉过来热闹一把。
贾家庄镇来历直白到让人省心:明洪武年间贾国才从太原迁来建村,后来周边几个小庄合并进来。葡萄庄这个名字能追到唐朝,是有根儿的。现在贾家庄混得不错,拿了全国文明村的名头,搞起了文化生态旅游区,做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简单说,就是把老生活跟市场运作接上了线,游客来了能看历史,也能带点土特产回去。
肖家庄原来写成萧家庄,是元代的肖姓先人开垦的。到近代口头习惯把“萧”说成“肖”,写法也跟着变了。村里那些小地名能听出老意头:康宁堡就是求个平安,八十堡据说是第八十个堡子,玉兰村原来叫鱼篮村,那块地低洼经常有鱼,自然改名带了美好寓意。
峪道河镇的名字就是地形给的。河从峡谷里穿过,像道峪,路和水一起形成了人家。地方上还有个带兵的传说,说后魏有个将军驻扎,战马一刨竟冒出泉来,被叫做“马跑神泉”,听着古老,但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人和地的纠缠。镇里还能找到金元时期的柏草坡龙天土地庙、明代留下的向阳古道残迹,能明显感到曾经是兵道和民居并行的格局。
石庄镇原来叫十家庄,传说汉代就有十户人家落脚。后来石头多了,名儿也改了。村里南广城有人把它和唐代将领尉迟恭牵上关系;阳泉村名字背后就是“泉”字;杨寨原名羊栅,但因杨树多,名字又改成杨家寨。就这么一套,地形、植物、生活方式,名字里都能看见。
三泉镇顾名思义和水有关系,三处泉眼汇成河。明清时这里是个商贸集镇,镇里保留着像魁星楼、齐峰塔这种老建筑。近代又增加了工业元素,三泉焦化工业园是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古镇和工业并存,这种既有历史又要面向现实的矛盾或平衡,在小城镇里很常见。
冀村镇的名字来龙去脉更复杂。古时叫文同镇,战国时期跟文露公有关。明崇祯末年这带有过李自成起义军的活动痕迹,地名也曾有变迁,最后演化成今天的冀村。地名随着人、事、政权走来走去,这里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把镜头再拉近到村里,那些小名字更像家谱。大相村的来历可以追到春秋,传说晋国里克的家人在此避难,北齐时刻石写着“相城”,唐代相里氏在这儿聚居,所以名字一代代传下。村里还留下唐代的陀罗尼经幢和元代卜山书院的遗址,这些都是石头和土堆出来的记忆。
西陈家庄在唐初被称为凤凰村,说是地形像凤凰。武则天当政时期有武姓人迁来,村名一度短暂改了,后来又恢复。村东的武堡遗址、清代民居、古井这些遗迹,都像老照片一样提醒着后来人这块地曾经的面孔。
曹兴庄原来是曹家庄,明代时有来自浙江的曹氏以吹打乐为业迁入,1982年因为重名改成曹兴庄。村里子夏庙有一块明成化年间的八卦石幢,算是家族年轮的一个石刻证据。
罗城村早年叫八门城,是十六国时期前汉部将乔嵩筑城自守的地方。清朝时改称罗城。村里还能看到明代崇胜寺和古驿道留下的车辙,这些遗迹说明这里既有军事防御的历史,也承担过交通要道的功能。
向阳村的位置和一条老古道关系密切,那条向阳古道从战国通行到民国,是晋陕之间的重要通路。村里保存着北魏摩崖造像和明代律路寺的遗址,路的历史在这里尤为明显,像一条线把人和人、城和城连在一起。
杨家庄能追到明洪武二年,杨姓人在那建村,到了清代家业发达。村内还有以进士命名的靳家庄,说明读书人和科举在农村的影响并不只是书本上的事。谷丰村原先叫郭汾村,后来改成带愿景的“谷丰”,这是典型的用名字许个好日子的做法——谁不想五谷丰登。
把这些名字连起来看,会发现几条反复出现的线索:地形和水系常常决定叫什么;家族姓氏在村名里留下痕迹;很多名字跟军事防御、交通要道有关;酿酒、商贸这些经济活动也明显影响了一个地方的身份认同。书面材料、考古遗存、民间传说相互印证,让这些地名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能被读懂的地方记忆。
走在汾阳的街巷里,别急着用手机拍张照就走。抬头看看牌匾、石碑,低头看看街角那一块块老砖老瓦,它们共同组成了一段段人日常的历史。名字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们把地理、人物迁徙、经济活动一股脑儿写进去了,像把一张老地图摊在面前,让你慢慢对照,慢慢读。
来源:极速旭日v59h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