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个节气差不多持续15天,因此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到冬天了。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个节气差不多持续15天,因此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到冬天了。
老话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到了霜降节气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在霜降节气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不过特别提醒,柿子我们一次不要食用过多,更不要空腹吃柿子。
农谚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对于农民来说在霜降节气见霜是好兆头,这预示着粮仓会装满粮食。早晨如果在地面见到霜,那么说明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这可以加速晚稻成熟。
此外,霜降见霜也说明夜晚晴朗无云(夜晚少云有利于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就会形成霜),因此“见霜”也表明是大晴天,到了霜降节气秋收作物正处于收尾的阶段,天气晴朗有利于粮食作物晾晒、脱粒、入库,避免霉变损失;同时霜降节气也是我国很多地方冬小麦播种的时节,这个时候如果天气晴朗,不仅方便农民秋耕秋播,而且还有利于麦子出苗快、出苗齐、出苗全,来年麦子会更加容易丰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霜降,九月中”,正常年份霜降交节的时间一般在九月中旬,但是由于农历有闰月的存在,因此有的年份霜降交节的时间会提前,而有的年份霜降交节的时间会推后,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如果霜降节气的时间落在九月上旬,那么就是“早霜降”;而如果霜降交节的时间落在九月下旬,那么就是“晚霜降”。
老话说“早霜降,寒彻骨;晚霜降,暖洋洋”,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当年是“早霜降”,那么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会特别的寒冷;而如果当年是“晚霜降”,那么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这里的“寒彻骨”和“暖洋洋”都是比较夸张的表达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冬天的相对冷热程度。
今年是农历九月初三的霜降,很明显属于“早霜降”,这预示着今年的冬天可能是“冷冬”。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到了霜降节气天气将越来越冷,不是迷信!今日霜降,记得:1不吃、2不穿、3不抑、4要耕,尊重老传统。
霜降的到来天气由凉转寒,此时北风渐起,空气湿度明显下降,不少人会明显感到口鼻干燥、咽喉干痒、皮肤紧绷脱屑,甚至出现干咳少痰、便秘等身体不适,这些都是“秋燥”的典型表现。
在饮食方面,我们宜减少葱、姜、蒜、韭菜等辛味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姜要少吃,这些食材属于热性食物,在本就干燥的时节过多食用,很容易加重秋燥的症状。我们宜多吃新鲜的蔬果,如梨、银耳、萝卜、莲藕等,有条件的话每天喝一杯蜂蜜水,这样可以起到滋阴润肺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防止秋燥的发生。
老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像在我国很多地方就有霜降节气吃萝卜的习俗,霜降后气候干燥,易生内火、痰湿,萝卜的清热化痰、健脾消食的功效,非常适宜在霜降节气食用。
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将由凉转寒,冬天即将开始。此时,自然和人体的阳气由“收”转向“藏”,身体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我们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如果衣着单薄,尤其在清晨与夜晚,寒气极易乘虚而入,不仅容易引发感冒,也可能为冬天的健康埋下隐患,因此到了霜降节气我们应按时增减衣服。
在穿着方面我们要重点保护好腹部‘、背部、脚部,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必要时可以加一件背心或马甲;背部是人体阳经汇聚之地,督脉行于后背,保暖至关重要,感觉背部发凉就是身体在预警;正所谓 “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差,我们应穿上柔软的棉袜,鞋子也要保暖透气,睡前做好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防止寒邪入侵。
对于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来说,防寒更加要重视,应提前、主动增添衣物,宁可“穿多”也别“穿少”。
到了霜降时节,木开始枯黄败落,白昼也一日短过一日,这自然界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体感的寒凉,更影响我们的心志,一些人容易出现“秋郁”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
秋季养生防秋郁,我们可以做一些户外运动、听一些欢快的音乐、看一些看喜剧,或者习一项新技能,让生活充实起来,就没有太多时间自寻烦恼了。
古人早有“使志安宁”之训,秋季养生贵在收敛神气,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调整,实则是顺应天时的智慧,我们不妨有意识地调节生活节奏,以顺应节气的变化。
到了霜降节气土壤尚未封冬,而蛰虫已经在洞穴中开始冬眠,对于农民来说,到了霜降节气可以对闲置的土地进行翻耕,一方面通过翻耕土地可以把秸秆、杂草埋入土壤中,这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另一方面,这个节气翻耕土壤可以打破害虫的越冬环境,害虫翻到土表后会被冻死、会被天敌捕捉,一些害虫会被机械绞杀,这可以有效的降低来年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
总结,今天就是霜降节气了,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提醒大家无论多忙,我们要牢记:1不吃、2不穿、3不抑、4要耕,这些习俗和讲究都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希望大家万事顺遂!
来源:乡村小水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