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懂得“见坏就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8:39 2

摘要:农村有句俗话叫“见好就收”,意思是,在达到一定程度或取得一定成果后及时停止或收手,指做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不可太贪心。中唐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更没有贪恋权位,在唐朝的江山稳固之后,郭子仪选择了主动放弃权力,告老还乡,

作者:乔兆军

农村有句俗话叫“见好就收”,意思是,在达到一定程度或取得一定成果后及时停止或收手,指做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不可太贪心。中唐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更没有贪恋权位,在唐朝的江山稳固之后,郭子仪选择了主动放弃权力,告老还乡,不再过问朝政。史书曾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他是最懂得“见好就收”的人。

《道德经》提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强调凡事需保持适度,避免过度追求而导致倾覆。春秋时期鲁国君王将欹器置于庙堂,警示“有所度、有所收”。生存的智慧,见好就收,不过度,不放纵,不激进,才可能拥有恰到好处的美满终局。

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比起在巅峰处急流勇退,在困境中能“见坏就收”,或是改过迁善,更需勇气与智慧。周处,西晋时期的大臣、将领。年少时纵情任侠,为祸乡里,当地人将其同南山猛虎、江里蛟龙并称为地方“三害”,而周处之恶行尤甚。某日,周处得知自己被列为“三害”之首后,决定痛改前非,他入山射杀猛虎、下河斩杀蛟龙,并拜陆机、陆云为师,励志好学,最终成为忠臣并立下诸多功绩,其事迹被载入《晋书•周处传》。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见坏不收者。北周大将贺若敦,一生英勇,但经常自恃功劳而随意臧否、口无遮拦,得罪权臣宇文护,被迫自杀。临死前,他意识到自己口不择言的坏毛病,用锥子刺破儿子的舌头,告诫他要谨言慎行,别重蹈自己覆辙。饶是如此,其子贺若弼依然未能恪守父训,功成而矜伐,屡次出言冒犯隋炀帝杨广,结果也是死于非命。不因内心怨愤而口不择言,也别因得意忘形而夸夸其谈,人生才能立得稳,走得顺。

当今社会,在反腐高压下,仍有不少官员前“腐”后继,见坏不收,败给的当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贪婪作祟,难以割舍的欲念。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蜷缩在堆满现金的房间里,声泪俱下地喊着“一分都没花……穷怕了”。这恰恰说明了坏的诱惑远超了他的抵抗能力。同样,清朝大贪官和珅在剧中,也常常在收了下属的贿赂后自责,尽管他试图控制自己,但面对金银财宝时仍然难以自持。

见坏就收,有坏的习惯、坏的念头、坏的情绪需要及时收住,不可任其泛滥,要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抵挡诱惑的人。一个朋友任某市财政局“一把手”,在工程项目承揽、采购、招标、工程评审等方面,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看中了他手中权力,总想通过不正当手段在他那儿打开缺口。然而,前任局长就是因为贪腐落马的,警钟声声犹在耳。他坦言,汲取教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切不可等到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故事”才知道后悔。

见坏就收,不是轻易放手,而是审时度势,为自己留一处青山,决不死缠烂打,撞了南墙不回头。《阅微草堂笔记》说:“悬崖勒马,可谓大智。” 是啊,人生若已至悬崖,不如勒马看风景。主动抽身,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将止损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进取,谁说不是大智慧呢?

来源:作家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