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知乎问:你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哪个成员应该被替换?看老外回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2 20:15 2

摘要:Quora上这个话题一抛出来,就跟炸了锅似的,老外们从各种角度开火,聊得热火朝天。联合国安理会那五个常任理事国——美、中、俄、英、法——搁置了快80年,二战那会儿的格局,现在看确实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Quora上这个话题一抛出来,就跟炸了锅似的,老外们从各种角度开火,聊得热火朝天。联合国安理会那五个常任理事国——美、中、俄、英、法——搁置了快80年,二战那会儿的格局,现在看确实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有人直指欧洲那俩老牌子该滚蛋,有人抠否决权这根刺,还有人觉得干脆多拉几个新兴玩家进来。说白了,安理会这摊子事儿,本来就是大国博弈的擂台,替换谁不是小事儿,得掂量全球影响力、军事实力和经济盘子。

老外们一聊替换,首先就把矛头对准了英国和法国,这俩欧洲常任国,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活化石。拿波兰人Tadeusz M来说,他直言不讳,美国和中国铁板钉钉,缺了谁安理会都玩不转,俄罗斯呢,核弹头堆成山,全球第二,谁敢轻易碰?但英国和法国,就有点尴尬了。

法国本来就不该独占一席,尤其欧盟现在这么铁板一块,整个欧洲共同体就该挤一个位子。Tadeusz觉得,德国这缺口更大,经济引擎转得飞起,却没真正扛起维护全球秩序的责任。

要是把法国换成欧盟代表,投票时至少协调点,德国的财力也能注入进来。可话说回来,这么换还是没解决安理会西倾的问题,欧洲声音还是占三成,亚洲非洲拉美那边听着多窝火。

英国这边,Tadeusz也吐槽,要是没脱欧,票权直接跟欧盟合并多好,现在呢,孤家寡人一个。转念一想,安理会毕竟是安全理事会,核三位一体得算进去——核弹、经济、外交影响力三管齐下。以色列在中东外头没啥分量,印度倒合适,人口第一、经济增速猛、南亚代表性强。

替换英国用印度,南美和非洲还是没着落,这话说出口,就戳中了老外们的痛点。Quora上类似观点不少,比如有个英国网友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英国军力现在也就核潜艇和航母勉强撑门面,印度陆军规模全球第二,维和部队派出去上万,经济体量也超英国好几倍,为什么不让位?

法国也挨了不少刀子。Quora上有个法国裔美国人直呼,法国全球影响力缩水到西非和太平洋小岛,军费占GDP才2%,跟印度比,印度军费全球第四,海军舰艇总数超法国。

替换法国用印度或德国,逻辑上站得住:德国是欧盟经济心脏,出口全球第一,要是它有席位,安理会对气候和贸易议题的决议能快半拍。Tadeusz的点子接地气,他没美化谁,就实事求是地说,欧盟统一票权能避开法国单干的弯路,但西方中心主义这毛病还得治。

另一个帖子里,印度网友附和,说英国殖民遗产还在,印度作为英联邦最大继承者,接班天经地义。总的来说,老外们替换欧洲席位的共识是,历史包袱重了,得让新兴力量分杯羹,不然安理会就成博物馆了。

这些看法不是空谈,搁在现实里,G4集团——德、日、印、巴——从2005年起就推这个方案,替换英法两席,扩到九常任。Quora上有个德国人算账:法国常任地位靠丘吉尔和罗斯福的让步,现在欧盟GDP超美国,统一代表多合理。可

反对声也大,美国智库报告里说,替换会稀释西方影响力,俄中乐见其成。Tadeusz的回答就卡在这儿,平衡了各方,接地气地说,核力量是底线,印度上位不伤筋骨,还能拉平南北差距。

老外们替换席位的讨论,绕不开否决权这根刺。英国人Giles Cattermole在Quora上直戳要害,他说问题不在个别成员身上,而在否决权本身。随着国家间依赖加深,决议一牵扯常任国利益,就容易被一票毙命。

最烂的例子就是美国和以色列,从1945年联合国成立,美国投了82张否决票,44张是挡以色列批评或行动的提案,不管多合理。联合国档案里清清楚楚,美国常任地位让中东和平进程屡屡搁浅。俄罗斯也爱用这招,叙利亚内战时投了17票,乌克兰议题上更是一票否决到底。

Giles的观点有数据撑腰,Quora上类似吐槽成堆。一个以色列裔美国人反驳,说否决权是二战遗产,防止大国内斗,但Giles回击,时代变了,现在它成了小国发声的堵墙。

想象下,安理会开会,14票赞成,美国一票否,决议胎死腹中,这不光是中东,朝鲜核问题上也一样,俄中联手挡了多少次。另一个帖子里,法国网友说,法国投否决最少,才18张,但也挡过伊拉克重建提案,证明这权不是谁的都干净。

Giles建议,建个绕过否决的通道,让大多数国家能推决议落地,比如大会多数票触发强制执行。Quora上有个加拿大教授附议,说2022年联大决议就试过这路子,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96票赞成,俄否决无效。

但落实难,常任国死抓不放。美国国会报告显示,否决权是他们全球霸权的保险栓,丢了等于自断臂膀。俄罗斯那边,普京公开说,否决是多极世界的盾牌,没它安理会成橡皮图章。

否决权本意是防大战,现在反倒助长局部冲突。Giles的回答像老江湖,点出依赖联系的危害——以色列 lobby在美国国会花几亿,决议前总有风声。

Quora另一个讨论里,澳洲人说,替换成员前先限否决,比如只用于威胁本国安全。总归,老外们觉得,否决不改,替换谁都白搭,安理会继续当大国吵架的茶馆。

巴西人João Beno Schreiner Junior的看法更务实,他觉得现任五常都行,各有军事实力和全球辐射,现问题不是替换,而是扩大席位,拉日本、印度、德国、巴西进来,公平点。

可麻烦也多:日本为什么不是韩国?印度不是巴基斯坦?德国二战包袱重,巴西凭啥领南美?João说,安理会最大毛病是没共识就瘫痪,否决一拉,啥都黄。加人前,得改机制,不然雪上加霜。法国席位转欧盟不错,英国脱欧后,法国独大欧洲利益,容易偏心。

João的点子有南美味儿,他自学软件开发者,Quora上聊全球治理时总带数据:巴西维和部队全球第三,Amazon雨林管全球碳汇,为什么没常任?印度网友附和,人口14亿,GDP第五,军费全球第四,上位顺理成章。

日本那边,经济第一,联合国预算贡献11%,常任是迟早事儿。Quora上有个土耳其人说,加中东代表如土耳其,军力NATO第二,地缘枢纽。巴西视角接地气,João强调,选择得看区域平衡,南美非洲太弱,决议老忽略拉美毒品和移民危机。

另一个帖子里,阿根廷人说,巴西上位能拉南锥体声音,但得防印巴核对峙传染。João的逻辑是,扩大到11常任,否决限用,轮值两年一换。Quora讨论里,非洲联盟推尼日利亚或南非,人口和资源双强。2023年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重提这事儿,拜登点头,但国会卡壳。

老外们这儿有共识:新兴国上位不是抢饭碗,是补短板。João没粉饰巴西,说领导力还需练,但机会不能总给老面孔。聊到非洲缺席,Quora上有个肯尼亚人吐槽,50国大陆就一个非常任轮值,太亏。

搁到现在2025年10月,这话题更烫手。联合国80周年大会刚过,纽约总部里改革呼声又起。Quora上老外们更新帖,说加勒比共同体提案上桌,限否决期限,设指标评估席位。

秘书长古特雷斯主持辩论,焦点还是扩大常任,印度巴西日本德国名单稳稳的。9月大会上,巴西总统卢拉走上台,强调南美缺席让气候决议空转,印度总理莫迪续腔,人口大国得担责。

但阻力大,美国国务院报告说,扩常任会摊薄影响力,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讽刺,西方想改规则保霸权。Quora上有个俄罗斯裔加拿大人说,替换英法用欧盟和印度,俄中不反对,但得对等,加俄盟友。

2024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提,欧盟统一票权可行,但巴黎不愿松口。João在帖子里跟进,说英国脱欧后,欧盟席位能避法国独断,Tadeusz附议,德国注入经济动力。

Giles的否决痛点,2025年联大决议试水绕过机制,多数票推中东停火,绕了美否决。但落实慢,Quora讨论里,澳洲智库说,宪章修改需五常全票赞成,难如登天。

另一个帖,波兰人说,乌克兰危机让改革急迫,俄罗斯否决19张,暴露老问题。总的,老外回答里,替换不是梦,但得一步步来。欧洲让位给新兴,否决限用,扩大平衡南北。Quora这平台,观点杂但实诚,读着像街头闲聊,却戳中全球治理的疼处。

来源:文史旺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