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相障碍”是一种极易慢性化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会在躁狂和抑郁间反复切换。我国终身患病率为0.6%,全国已有约847万患者。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个病常常导致严重后果,使患者的社会功能退化,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小长假后第一天上班
觉得不开心、脑子卡的小伙伴
请评论区扣个“1”
平日里
会不会刚说过的事转头就忘
刚放下的钥匙转眼找不到
开会时听着听着就走神?
你以为是自己脑子退化了
其实
问题可能出在肚子里
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第二大脑”
能利用迷走神经直接给大脑传递信号
还会调节大脑中的炎症反应
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记忆
最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团队
进一步研究发现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
肠道菌群可能是影响其大脑认知功能的关键
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BMC医学》(BMCMedicine)上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
是怎么关联到一起并发现这个新机制的呢
“双相障碍”是一种极易慢性化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会在躁狂和抑郁间反复切换。我国终身患病率为0.6%,全国已有约847万患者。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个病常常导致严重后果,使患者的社会功能退化,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而且,约50%-70%的抑郁发作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伤,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事、无法沟通等“大脑短路”情况,严重影响生活。
人体的“第二大脑”
过去
医学科学家们多从大脑本身寻找原因
但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
来建波特聘研究员、胡少华教授团队
却将目光投向了“第二大脑”——肠道
他们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早已悄悄“叛变”——与健康人相比,他们肠道中有助于糖代谢的Prevotella(普雷沃菌属)等“有益菌”数量减少,而促发炎症的Bacteroidesz(拟杆菌属)等“有害菌”却在增多。
而这些肠道菌群,竟然是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隐形调节器”,它们能通过改变神经可塑性,调整双相患者的认知状态。
肠道菌群怎么影响患者认知?
研究人员将双相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后,这些小鼠不仅出现了抑郁样行为,还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减退——在物体识别测试中“认不出老朋友”,在迷宫实验中“记不住刚去过的地方”。
更关键的是,这些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树突变得“光秃秃”,而原本能促进突触连接、构建神经元树突的PSD95蛋白减少了近30%,就像运输大脑信息的高速公路被拆了。
他们发现,背后有一套精密机制:
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代谢物紊乱,好比“工厂原料供应出错”。
健康菌群能产生像高香草酸(HVA)这样的“修复工人”,保护神经突触不被过度“自噬清理”。
而菌群失调后,这些“修复工人”减少,突触就会像“年久失修的电线”出现接触不良,最终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还发现
抑郁程度越严重的患者
肠道菌群多样性越低
形成“越抑郁越失衡
越失衡越糊涂”
的恶性循环
通过调菌群来“修大脑”
令人振奋的是
研究团队还发现
肠道菌群的“叛乱”是可逆转的
当给移植了患者菌群的小鼠补充健康菌群后
它们的情绪和记忆能力明显改善
神经元树突也重新长出了“分枝”
突触功能逐渐恢复
“这就像给肠道重塑新的生态环境,‘有益菌’多了,‘有害菌’就闹不起来。”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教授指出,这项研究为益生菌干预等新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双相障碍等患者来说,未来或许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就能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成为双相障碍治疗的新突破口。目前虽然不能替代化学药物,但可以作为药物治疗之外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对普通人来说
这提醒我们“情绪管理可以从肚子抓起”。当你觉得“脑子卡壳”时,不妨先好好“喂养”肠道菌群。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为菌群提供“口粮”;适量摄入发酵食品,如含有长双歧杆菌的饮料、富含罗斯拜瑞氏菌的泡菜,给肠道菌群补充“兵源”;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保护菌群稳定;此外,感冒、拉肚子时别滥用抗生素,如果确实需要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这样才能为菌群创造适宜的环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日中午12:15—13:00,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许珮玮主治医师将在总部一期(余杭)门诊2楼B区候诊区为大家带来科普讲座,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欢迎前来参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2025.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Singh B, Swartz HA, Cuellar-Barboza AB, Schaffer A, Kato T, Dols A, Sperry SH, Vassilev AB, Burdick KE, Frye MA. Bipolar disorder. Lancet. 2025 Aug 30;406(10506):963-978.
3. Sorboni SG, Moghaddam HS, Jafarzadeh-Esfehani R, Soleimanpour 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Huma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Clin Microbiol Rev. 2022 Jan 19;35(1):e0033820. doi: 10.1128/CMR.00338-20. Epub 2022 Jan 5.
本文为浙大一院宣传中心原创
科研资讯:浙大一院图书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本文通讯员: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 汤安英
本文审核专家
来源:浙大一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