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硅化木,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松化石或松石。据说,中国人是最早认识到松化石的人,认为松石乃松化为石,并给松石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永康松石因马自然“指松化石”、陆龟蒙《二遗诗》和杜绾《云林石谱》闻名于世。早在唐朝,永康就有供奉松石的习俗。到了宋朝,永康人更是开创中国赏
在金华永康,发现一座颇为低调的古陶瓷博物馆,就在永康博物馆的斜对面,而且也是免费对外开放,据说这是浙江林炎集团董事长李林炎创办的私人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公立博物馆一样,也是周二到周日对外开放,周一休息,无需预约。
博物馆面积不大,看起来确实很“私人”,展品的摆放颇为随性。
虽然不像公立博物馆那般大,但是这座私人博物馆也有它的独特气质。今天介绍的是这座博物馆里的硅化木展厅。
我发现读这类私人博物馆写的展览介绍文字,还蛮有意思的。比如硅化木展厅的这一段:
【硅化木,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松化石或松石。据说,中国人是最早认识到松化石的人,认为松石乃松化为石,并给松石蒙上了神奇的色彩。永康松石因马自然“指松化石”、陆龟蒙《二遗诗》和杜绾《云林石谱》闻名于世。早在唐朝,永康就有供奉松石的习俗。到了宋朝,永康人更是开创中国赏石历史的先河,建立了专门陈列和保护松石的松石馆。至今,在永康的地名中,还有松石山、松石路、松石桥和松石井等,甚至连永康市所在地也曾被命名为松石镇。松化石在永康人心目中是神奇与不朽的化身,更是防火、避邪与镇宅的“吉祥之石”。】
很明显,这段话里有一些自high和美化的成分(这很正常哈哈),作为参观者,看看就算了,对其中的一些大词,也不必太过当真。
虽然觉得展览文字有些部分略有些夸张,但科普相关的部分,我还是蛮愿意了解的。
比如,什么是硅化木?除去比较悬浮的历史人文视角,从科学出发,可以得到更为明确的信息——硅化木是最常见的一类木化石,在地壳变动的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拨打的自然力量埋在底下,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硅)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并经石化作用行程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被称为“硅化木”。
硅化木的行程需要亿万年,特别是硅化木中的极品——树化玉,生成概率极低,现今世界贮存量极少,是收藏界的珍宝。说起来,硅化木大概就是真正的长期主义吧。
来源:直到时光流尽